疫情期間,半成品菜正在成為“香餑餑”,這也加速了整個半成品市場的發展。
半成品菜+線上銷售是餐飲新零售的方式之一,也是餐飲業與食品業的融合,餐飲業與零售業的火力交鋒,未來發展會如何?
01
海底撈提前3年做準備 只為賣中餐
“新鮮現做的半成品,24小時內送到家,簡單翻炒三五分鐘就能吃!”這是海底撈最新推出的開飯了系列產品。
近日,海底撈官方宣布,海底撈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在海底撈各大外賣點餐平臺上線了,目前僅限北京地區。海底撈方面表示,后續隨著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其他城市也將陸續上線。
其實,海底撈做開飯了系列產品是早有“預謀”的。
海底撈賣中餐并非突發奇想
開飯了是海底撈早前做的一檔視頻節目。這個節目是海底撈微信公眾號上的一個欄目,第一期節目最早可追溯到2016年12月5號。
開飯了節目為消費者提供各個餐品的烹飪手法,涵蓋廣泛。2月3日,創始人張勇還化身“張大哥”在《開飯了》露了一次身手——西紅柿雞蛋面。
目前開飯了系列方便菜肴共有16個品種,其中包括12 款經典好菜,4 款精選靚湯。川味熱辣的宮保蝦球、新派辣子雞丁,粵式清淡的番茄土豆燒牛肉、山藥青筍木耳,還有人氣午餐酸菜魚、大盤雞等等。
海底撈抓住時機適時推出方便菜肴,打出的標語是,“無論在哪兒都要好好吃飯,拯救烹飪小白,還原大廚級美味,在家盡享大餐!”
2018年初,海底撈蜀海供應鏈旗下品牌“菜嘟美”重新上線后,在經營策略上就從原來的食材應景轉變為經營半成品菜。菜嘟美官方微信最近的一條推文停留在2018年6月。
此次再次推出開飯了半成品菜,也算是海底撈半成品的又一次迭代了。
因此,海底撈推出方便菜肴是水到渠成的結果,不打無準備之戰。
效率與美味可以兼得
外賣和速凍菜肴固然方便,但很多人的概念中,效率與美味好像不可兼得。
做好的菜肴經過半小時到1小時的外賣配送,口感大打折扣;速凍菜肴是冷凍食品,人們又覺得不新鮮、不健康。
而海底撈抓住了顧客的痛點,解決了顧客普遍擔心的效率和美味不可兼得的問題。
海底撈的方便菜肴則是新鮮現做的,由中央廚房工廠直發,出產后24小時內送達顧客手里,采用冷藏配送,0-4℃冷藏貯存,保質期只有4天。
無疑這種形式的方便菜肴既方便,又使得其保證了健康和美味,再配上海底撈的品牌,瞬間就有了高端的感覺。
02
開啟家庭用餐新場景
相對于出去吃,其實我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吃飯,出去吃的頻次頻次有限,因此,家庭市場要比堂食市場大得多。
而海底撈在堂食、外賣之外,挖掘了一個在家吃飯的新市場,不論成功與否,持續多久,都是一種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商業模式。
把家里平時喜歡炒的一道菜,用正餐的標準去加工成半成品,翻炒交給顧客自己,出來的口感依然很好。
正餐火鍋可以這么做,那餐飲的其他業態呢?也是可以借鑒的。
背靠海底撈蜀海供應鏈,在半成品市場,海底撈無疑具備先天優勢。
疫情之下,外出就餐不安全,“吃什么”成了網友們每天最頭疼的問題。憋著沒事干的他們,掀起了在家做飯的熱潮。電飯煲蛋糕、涼皮、舒芙蕾、麻辣香鍋等等,大家各施才華。
可是,廚神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對于有些人來說,從打蛋清開始,進軍美食界的大門就關上了。而海底撈開飯了的出現為“手殘黨”帶來了希望。
半成品制作簡單,上手容易,對于各個年齡階層的人都非常友好。海底撈卡在這個時間點上推行開飯了,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嘗試。
想要在半成品菜市場,再現“海底撈”在火鍋界的地位,需要企業從品質、品牌、服務體系、用戶黏性四大板塊深入研究,在品質保證的同時,打造有特色且接受度高的產品,精準服務對象,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
任何一次機遇的到來,都必將經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四個階段。先知先覺經營者,后知后覺跟隨者。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采編 | 是八角呀 霍東
視覺 | 隋隋
合作交流/轉載 | 13331083197
課程/雜志咨詢 | 13331083967
部分文字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