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年前,一場災難席卷全國,因競爭激烈導致市場下滑的餐飲業再一次被敲了一榔頭,尤其對一些本就搖搖欲墜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更是致命的災難。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化危機為轉機,面對疫情名流餐飲制定破局七板斧:
01
做公益活動 增品牌影響力
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餐企在獲取商業利潤的同時,也需承擔一定回饋社會的責任。而做“公益”是餐飲企業回饋社會的重要手段,也是公認最能被用戶、社會所接受的營銷方式。
包括提供有形的財物、無形的勞務、或對社會做有意義的貢獻等形式,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在產生社會公益效應的同時,使消費者對餐廳的產品或服務產生偏好,從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免費給交警送飯
02
建社區魚塘
打入社區群
疫情讓居民逐漸適應網格化的行動軌跡,有利于餐廳的社群建立。假如社區附近,把周邊1000個家庭建立成小的社群體系,可以在這個體系中經常維護和分發,同步導入線上會員平臺進行定向發送,甚至是一對一的服務。
當這種流量基數變得足夠大的時候,每個門店可以自建配送人員,再結合預定體系,就可以分時段為用戶推送和配送所需要的產品,從而提高門店效率及毛利空間。
自建社群可以不斷維護和累積,甚至存在轉換成付費會員的可能,在黏性不斷加強的同時,就有更多產品銷售的可能,不僅僅是餐飲產品,還會有半成品甚至是食材的銷售。
恢復部分門店外賣
此前,有餐飲人表示,“外賣掙不了幾個錢,還不如不做”。其實,特殊時期下,每一筆“小錢”都可能成為壓死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些從來不做外賣的餐廳酒樓比如老字號陶陶居、米其林餐廳宋等,也首次上線了外賣業務。西貝、眉州東坡、鄉村基、樂凱撒、大龍燚等品牌更是整個疫情期間都始終堅持外賣外送服務……
疫情期間的外賣怎么做?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安全。具體的外賣運營流程體系則可參麥當勞的5大舉措:
03
設計外賣爆品 豐富品類
在疫情的影響下,多數餐飲企業線上線下雙渠道齊發力。如全聚德、廣州酒家等企業均加大了外賣力度,廣州酒家集團甚至還特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推出更多款式的外賣菜式,吸引和鼓勵消費者在外賣平臺點餐。
而之前沒有做過外賣的餐企,首先要先理順線上運營、線下操作等流程,合理優化菜品結構,上線出餐快、適合外賣的菜品。
特殊時期,可以豐富一下外賣的品類,推出家庭套餐,備餐方便,顧客下單也省事。還可以推出一些營養套餐,將菜品進行葷素、咸淡搭配,這樣的產品設計會更加適合宅在家里的人們。
04
培養網紅員工
疫情之后,消費者一般會有為期一到兩個月的陣痛期,不敢點外賣,但如果疫情期間商家通過直播形勢能夠與顧客建立信任,在疫情之后會讓這種陣痛期縮短或消失,徹底復工以后就可以無憂迎接爆發的紅利。
而且,直播的形式靈活,又能與日常需求相結合,非常受時下年輕一族的喜愛。不僅可以通過直播”帶貨”,還可以積攢餐飲品牌自己的私域流量,一舉兩得。
疫情之下,就有不少餐廳轉向線上直播間,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元宵節前夕,眉州東坡就把自己的研發廚房變成了淘寶直播間,大廚變身主播,一邊做湯圓,一邊和網友互動。
05
線上買卡
民眾因為疫情經過一段時期遏制消費,在事件影響變小時,部分領域消費更容易出現“報復性增長”。而一旦疫情過去,餐飲也是最早反彈的產業。
在這之前,餐飲企業可根據自身情況,推出會員優惠卡,既回籠了部分資金,又提前鎖定了消費人群,給恢復營業爭取了先機,可謂“一箭雙雕”。
06
賣好日子 持續保持互動
鎖定5月-12月的特殊假日,利用節日、公益等活動,做品牌海報,吸引顧客參加,讓顧客時時能感覺你的存在和你的溫暖。
做品牌,工夫在平時。要持續和顧客互動,持續保持和顧客的聯系,他們才不會忘記你。
07
“賣文化”
疫情襲來,公司怎么做才符合公眾期待?日前,《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聯名信》視頻火了。
視頻中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表示:
老鄉雞保守估計有5個億的損失,但我們把顧客和員工的安全拿捏地死死的。所以,再多損失都不足為奇,比起國家的損失,又算得上什么呢?這都不是事。
餐飲同行的老板們,還有我們的上千家合作伙伴,別怕,當前最重要的是不給疫情添麻煩,疫情結束以后,有的是生意做!
與此同時,在其他按下暫停鍵的城市,我們還有很多同事堅守在崗位上,為大家提供一頓好飯,保障民生需求!
很多都是95后的孩子,你們為抗擊疫情做出很大貢獻,都是老鄉雞的寶藏男孩, 寶藏女孩!我代表老鄉雞感謝你們,特別要感謝你們家人的支持。
我想對老鄉雞16328名家人們說,前幾天我收到了這封信,你們說疫情期間都不拿工資,而且個個都在上面簽字按手印。
我覺得,這個事,你們糊涂!感謝你們大愛,哪怕是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
他的話不僅溫暖和感動了團隊,也給餐飲業帶來了滿滿的正能量,不少食客評價最多的便是,老板有擔當,有情懷,有格局。這個視頻很快火了,人人紛紛說要去吃老鄉雞。
企業影響力的打造,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在每一次重大話題和重大危機時刻,我們的出發點是:想一想,社會對一個企業的期待是什么?是為底層發聲,為行業發聲,為這個社會做貢獻。
我們要抓住這個出發點,結合自己的特點、自己的業務,做好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公眾也希望看到那些有擔當的、有責任感的企業活下來,做大、做強。
這才是企業、員工、社會三贏的理想結果。
最后來看看北京東方美食研究院院長劉廣偉給餐飲人的建議和思考:
1、疫情過后會有一個小井噴,不僅是恢復經營的好時機,更是升級餐廳形象的好機會。
你未來想做的、想改變的,從現在就開始吧!疫情過后是春天,就看你能給消費者帶來什么樣的驚喜?
2、健康餐飲是未來的大主題,背離這個主題,任何努力都阻擋不了日漸衰敗。如何解決健康產品與經營成本的矛盾,考驗你和團隊的智慧。
3、要在兩個前提下,發展中餐的多樣性。這兩個前提是“生物多樣性”和“消費者健康”。中餐的多樣性是我們的驕傲!34個菜系、92個流派魅力無限,任你在全球揮灑。
4、拒烹、拒售、拒食珍惜野生動植物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01年東方美食發起拒烹倡議以來,在《烹飪藝術家》《餐飲經理人》等媒體的引領下,在數百位綠色廚藝大使的感召下,經過7年的努力與堅守,至2007年6月,得到了全國100萬廚師的支持,在“珍愛自然,拒絕烹飪珍惜野生動植物”條幅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環保理念首次大規模走進餐飲業。
今天,拒烹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許許多多的機構、企業、個人都參與到拒烹的行動中來了。拒烹,將成為每一位中餐廚師的從廚準則。
內容精選
↓↓↓
點擊圖片 即可閱讀
采編 | 是八角呀 霍東
視覺 | 隋隋
合作交流/轉載 | 13331083197
課程/雜志咨詢 | 13331083967
部分文字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2020年一帆風順,趕緊點個“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9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