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師兄有了替代品,你認嗎?


    吃不起的豬肉有了替代品,人造肉真的能替代嗎?


    豬肉價格下降,肉類市場回暖,與此同時有一批新的“肉”開始出現在消費者的選擇當中。



    據商務部監測,全國有36個大中城市的豬肉平均批發價格已下降到43.66元,比11月下降了將近16.5%。



    豬肉價格已經連續三周環比下降,深究原因還是生豬存欄環比回升、凍豬肉上市量增加和豬肉進口增長等因素。


    為了緩解豬肉市場的價格高峰,商務部發言人稱,還將繼續采取各種措施以便平穩市場價格。在豬頭價格逐漸回落的同時,等不及想找到“替代品”的商家已經把目光轉移到了“人造肉”上。



    據36氪獲悉,天貓國際“黑五”的數據顯示,有品牌為“Omnipork新豬肉”的人造肉商品開售僅僅兩天,就賣出了4000件,相當于1噸豬肉的重量。而人造肉雞塊在上線首日就將1500袋的備貨全賣光了!


    就天貓國際數據的顯示,54%的人造肉購買者為90后人群,其中95后占比高達26%,在這些購買人群中有超過一半數量是來自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


    01

    人造肉是什么來路?


    在電商領域打得火熱的人造肉從何而來?


    在天貓賣出1噸量的“Omnipork新豬肉”是香港RightTreat公司在內地推出的植物蛋白肉類產品,產品特性就是主打零膽固醇、高蛋白、高纖維、低脂肪,口味可以和真豬肉相媲美,讓消費者“吃肉而不長肉”。


    在市面上出現的這些人造肉,主要分為“植物蛋白肉”和“細胞培養肉”兩類,前一種是用豆制品來模仿肉類的形色味道,而后者是動物干細胞培養的,更近似與真正的肉類。



    人造肉在產品研發到推出市場其實已經經過了近百年的打磨,而近兩年也因為社會上環保意識的增強和資源的大量消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素食”,拒絕食用動物肉。


    于是“人造肉”被造了出來,最終就是希望能在口味和形態上能取代養殖動物肉類。


    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目標還是不容易實現的。


    02

    人造肉上餐桌現實嗎?


    對于人造肉面世,很多網友認為其“沒營養,口味也不好”、“價格也不便宜,還不如吃真肉”,雖然很多意見比較片面,但是也能代表市面上較為普遍的聲音。


    盡管現在人造肉的出現,或大或小給了消費者另一種選擇,但是在餐廳中卻很少能見到人造肉。


    除了之前奈雪工廠打造了一款“人造肉漢堡”進行了嘗鮮之外,幾乎看不到到更多的人造肉進餐廳的案例。



    對此,筆者認為人造肉在走進餐廳的路上,還是有些難度的:



    烹飪技法有局限:


    中餐文化博大精深,專業技法多達幾十種,相當講究,而人造肉是否能適應中餐多變的烹飪技法,也決定了其在餐飲業的生存前景。


    食客味覺習慣:


    不論人造肉在外形上有多么逼真,其口味上的差異其實是“致命傷”,食客的嘴都很嚴格,盡管人造肉已經盡力去仿造出類似肉類的味道和質感,但是很難騙過人的味覺。


    食品安全相關:


    人造肉盡管在理論上可以替代人造蛋白,但是其是否真的對人體無害,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


    而且在人造肉生產制造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食品安全類相關問題,這些都是需要更嚴苛把控的。



    這也就意味著成本將更高。


    市場能否盡快接受人造肉,還是個未知,嘗鮮對于人類來說很正常,但誰又能保證這個“鮮”不會變質呢?



    今日話題:


    對于人造肉,餐飲人們你怎么看?

    歡迎留言分享!


    精彩內容推薦:



    喜歡就點個在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08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下一篇 2019年12月12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