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昔日恩愛的明星夫妻,轉眼分手互撕,已經不算是新鮮事。但像李國慶和俞渝這樣不給對方留一絲體面的情況,還真是少見。
作為夫妻店+合伙人的互撕,更是少見。
俞渝此番手撕李國慶,就是一場現實版的《致命女人》。
當我們餐飲人缺乏資金、無法兼顧所有工作、或者有短板時,自然會想去找”幫手“,這是合伙人的好處。但合伙干餐飲,一直都是一個老大難!
豪蝦傳的創始人蔣毅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個合伙人內耗的事情。
“我一個朋友去年做了一個串串店,在當地莫名其妙的爆火了,他們乘熱打鐵又開了10多家串串店,結果每一家都持續火爆,日流水全都好幾萬,成為所在城市(省會)的現象級品牌,月總營收接近1000萬,其他所有知名的串串品牌全被他們干得沒有生意,半年時間內逆襲成為城市頭牌!”
但最近卻內憂外患,內有股東問題,外部跟風者挨著他們開,甚至門對門地開盜版店。
于是蔣毅給其朋友建議,按照股比各自認領幾家店分家,如果股東之間繼續把精力用在內斗,很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其他麻煩,既然大家互相不服,那就在門店全都很賺錢的情況下,分家各自賺各自的錢,也算是沒有選擇的選擇。結果,他朋友說這恰好也是他們股東都能接受的結果,正打算這么做。
從情感角度來看,沒人愿意分家,但有時候,分家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最起碼能讓品牌繼續運轉下去!
海底撈也曾面臨的股權恩怨
海底撈火鍋創建于1994年,其背后藏著四位主要的老板,兩對夫妻。
企查查顯示,他們各自占股為:張勇25.5%、舒萍(張勇妻子)8%、施永宏8%、李海燕(施永宏妻子)8%。而在24年前,他們四人均分股權,每人持股25%。
海底撈的股權機構變遷史,也可以說是張勇的“集權史”。這其中,張勇可能需要感謝他的“佛系”合伙人施永宏夫婦。
張勇“鐵腕”奪股權
在創建海底撈時候,舒萍和施永宏、李海燕三人共同籌資8000元,每人25%的股份。
2004年,張勇提出讓自己的妻子舒萍和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離開公司,只做股東。張勇隨后又在2007年讓施永宏也離開海底撈,并以原始出資額的價格從施永宏夫妻手中購買了18%的股權。2007年,張勇夫婦成了海底撈68%絕對控股的股東。
現如今,張勇的“資本帝國”已經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海底撈建立了一系列產業鏈關聯公司,帝國雛形基本形成。
隨著海底撈赴港上市,張勇夫婦的個人財富也將快速增長,目前張勇、舒萍夫婦持有海底撈62.7%股份。根據2017年胡潤百富榜榜單,張勇、舒萍夫婦以5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825位。
真功夫
真功夫的糾紛大家應該比較了解,現在對它的生意還不影響,但是很遺憾它還沒IPO。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股權架構:
后來隨著事業做大,潘宇海解決了中式快餐沒辦法標準化的難題,真功夫開始擴張。
但到了后期,負責門店擴張的蔡達標作用更大,雙方因此產生了很多紛爭。蔡達標就把潘玉海趕出核心層。
心有不甘的潘玉海搬出舊賬,控訴蔡達標侵占,把姐夫送了進去,蔡達標因此被判了14年的有期徒刑。
好利來品牌烘焙大王“散伙”分家,近50%店改名
高峰期近1000家直營店,年銷售額超20億元,每天能賣出30噸生日蛋糕和面包,一個中秋節還能搭上20萬噸月餅!
但這樣一家企業,最近卻傳出要“四分五裂”了,340家門店要改名,中國烘焙大王好利來,就要這樣散伙了?
反觀李國慶和俞渝這一對,是典型的沒有方向的組織
夫妻創業第一步是分工。其實也沒啥好分,就領導和管理兩件事。絕大部分投資人沒實業經驗,拎不清領導和管理。
領導的責任:應對變化。提出愿景確定前進方向,再把愿景灌輸給員工,并鼓舞員工克服障礙,齊心協力實現愿景。
管理的責任:應對復雜性。優秀的管理者制定正式計劃,設計嚴謹的組織結構,督促計劃實施,實現秩序和一致性。
僅從俞渝在李國慶朋友圈的回復看,她顯然一肩挑了管理。A輪融資、做業務、B輪融資、做業務、C輪融資、上市、抵御電商價格戰。工作之外兼顧家庭,送老人,照看孩子生活學業。以結果論,俞渝的管理做得不錯。
李國慶呢,“管理”顯然沒承擔,所以只能看看“領導”。李國慶的領導力,即應對變化的存在感很弱。
優秀的企業總是那么多相似之處:
01
馬云和張瑛:早出局早發財
家庭矛盾毀掉夫妻檔公司很常見,很大的問題是員工要被迫站隊。一方勝利,一次洗牌,元氣大傷。這有法子避免嗎?有的,一方退出!
當年馬云搞翻譯社沒成,北京政府項目沒成,集結同事、學生和朋友湊50萬做電子商務倒是成了,其中妻子張瑛也是合伙人。馬老師忽悠張老師說,“如果我們是一支軍隊,那你就是政委,有你在大家才覺得穩妥”。
于是,張瑛為馬云辭職放棄老師職業,當起政委,實際上就是做飯阿姨。后來阿里巴巴火了,日進斗金了,每天利潤100萬了,馬老師把張老師給“踢了”。
原因是那時候,家里沒人照看的兒子成了網癮少年,馬老師說“你辭職吧,我們家現在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你離開阿里巴巴,少的只是一份薪水;可你不回家,兒子將來變壞了,多少錢都拉不回來。兒子跟錢,挑一樣,你要哪個?”
就這樣,已經是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總經理的張瑛,回家當起了家庭主婦。
我敢說,戰略大師馬云從一開始創業時,就洞悉了妻子會做什么選擇,就看到這個結尾。
而且他還有極強的說服力,那句“因為相信所以看見”,頗有尤達大師的感覺。《帝國反擊戰》中,盧克:“我不相信它。”尤達大師:“這就是你失敗的原因。”
有人應該還一頭霧水,不明白內里的門道,聽我仔細說。
公司即組織,一個組織由不同群體構成,群體的基礎是個人,驅動個人的是動機!
研究動機的理論有很多,最著名的當屬亞拉伯罕·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下到上是生理、安全、社會、尊重和自我實現。
但關于動機理論得到最有力研究支持的,還得說麥克萊蘭的需求理論:
成就需求:追求卓越、達到標準、爭取成功的內驅力;
權利需求:使他人以某種方式行事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事的需求;
歸屬需求: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系的愿望。
馬云屬于典型的成就需求,創業連續失敗堅持不懈,最終打造了45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
即使退休后,還想搞農業,把每畝產值從1000人民幣搞到1000美元;還想在企業家群體里做大慈善事業;還堅持教育夢。
張瑛呢?典型的歸屬需求,她歸屬于家庭。剛結婚的時候她準備做賢妻良母,馬云要創業她辭職來協助老公,兒子沉迷游戲了她馬上就回歸家庭。
典型的成就需求,配合典型的歸屬需求,醞釀的是典型的“麥克萊蘭式”浪漫。
夫妻創業之初,其實就可以看看動機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少不了李國慶俞渝這樣的對撕。當然,這也不是一定,潘石屹和張欣那些年就不怎么撕。
02
潘石屹和張欣:專制夢想的幻滅
高盛出來的張欣,簡直是女版“孫宏斌”,她在2007年一次部門中層會議上鄭重聲稱,SOHO要在五年內銷售額過千億、超萬科。
我們知道2011年9月soho中國股價暴跌,金九銀十銷量不見多大起色,當年1月-11月,只實現108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一半。
五年千億銷售額超萬科的目標,從上面財務數據上看達不到,從軍心不穩的團隊上看也達不到。那兩年蘇鑫、李虹、王少劍、許洋和賀亞楠5位高管連續出走!
問題出在哪?很明顯,一人獨大,沒有制衡的股權結構是問題的核心。
2005年,上市之前,老潘把自己在soho中國的全部股權給了張欣。
11天后,張欣把股權轉給自己新成立的信托,她自個是授予人、保護人及全權受益人。同時還是信托控制的兩家公司Boyce及Capevale(BVI)的唯一董事。信托具有不可撤銷性,張欣獨斷的地位不可動搖。
有趣的是,2018年潘石屹在發布會上就“中產階級販賣焦慮”問題回應:我不是中產階級,所以我沒有這種焦慮,我是無產階級。
簡而言之,從公司法角度來說,soho中國張欣一個人說了算。
一家獨大的股權結構,讓張欣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但這種股權架構的公司,可以說治理上沒有合格的,極容易快速垮掉。
你知道,大多數惡果都不是來自惡人,而是好人不切實際的幻想。曾有一位跟隨過張欣的人向記者表示,“她總是希望創新與變革,有時候主觀地想去改變客觀邏輯與規律,非常不實際。”
于是,后來房地產開發的業務不出意料黃了。2019年中報顯示,soho中國絕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物業投資,即租金。也因此,soho中國2011年至今股價一直萎靡——中間賣邊緣物業大幅分紅,倒是漲了一波,然后又跌回去了。
如今的soho中國,收收租子,也就這樣了。
03
孫飄揚和鐘慧娟:最高級的組織結構
傳統的組織結構,必須考慮六個關鍵要素:工作專門化,部門化,指揮鏈,控制跨度,集權與分權,以及正規化。
你能看到,很多很多夫妻店都是栽倒在:
工作不夠專門化,歸你的我想插手,歸我的你也想插一手;
指揮鏈的干擾,你不知道向老板還是老板娘匯報,即使職權歸屬明確;
部門墻阻礙運轉,夫妻控制的部門,有時難免各行其是,導致運轉效率低下。
這些問題,放在孫飄揚和鐘慧娟這里都不是問題。知道嗎,恒瑞醫藥的老板孫飄揚的老婆鐘慧娟,就是翰森制藥老板。中國市值TOP4醫藥公司如下:
恒瑞醫藥3658億元;
藥明康德1354億元;
翰森制藥1272億元;
中國生物制藥1241億元。
除了一開始有扶持,現在是完全分離(雖然一部分投資人猜測還有研發上的瓜葛),這可以說是夫妻店里最高級的組織結構,你是你我是我哈哈。翰森制藥港股上市后,以前兩家企業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變得更少。(來源:阿爾法工場)
創業過程中,無非就幾個資源:資金、專利、創意、技術、運營、個人品牌。一定要充分評估在創業的不同階段——初創,發展,成熟,出現的變化。
在創業的不同階段,不同人的貢獻是有變化的,需要綜合考量,不能一下子覺得,這個人運營好像挺不錯的,就把那15%給他。等到項目的運行過程中發現他的能力也是一般般,想把其到手的肉再重新分配,基本上就非常難了。
所以在創業初期,不建議把股權分足,應該給股權調整預留空間。比如說,COO本來應該拿15%,CTO是20%的,可以把每個人的股比都先降5%下來,放在股權池里。
Happy Halloween
部分資料為“阿爾法工場”圖片來源于網絡
《餐飲經理人》11月刊已經出版,歡迎大家訂購,電話微信:13331083279.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