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李二鮮魚聊城總代理?張富海
李二鮮魚門店:14家
平均面積:350-400平方米
平均員工數:25人
客單價:60元
純利潤:每年100萬/店
單店投入:120萬左右
回本周期:12個月左右
2014年4月,張富海的第一家李二鮮魚加盟店落戶聊城。5個月后,張富海再次來到李二鮮魚總部湖北十堰,一舉拿下山東聊城代理權。
經過5年多的發展,他擁有了14家李二鮮魚火鍋店,其中直營店10家,加盟店4家,開一家火一家,家家爆滿。
眾多加盟品牌,張富海緣何選擇李二鮮魚?李二鮮魚又和張富海碰撞出了什么樣的火花?一起來看看張富海的李二鮮魚經營之道。
期待而來 滿意而歸
自2014年張富海加盟李二鮮魚至今,旗下已有14家李二鮮魚門店。為了保證旗下李二鮮魚門店用上最新鮮的食材,張富海斥資400多萬元,親自選址蔬菜基地,建起7個蔬菜大棚,專注種植李二鮮魚番茄鍋所需的新鮮番茄和火鍋涮品鮮蔬。
張富海為何要耗費如此大的精力種植番茄呢?
這就不得不提聊城當地的飲食特點了,在李二鮮魚的幾個特色鍋底中,番茄鍋底最受當地人喜愛,作為番茄鍋底的主咖,番茄的甜、沙程度,決定了鍋底好吃與否。
番茄的品種、是否自然成熟都對番茄的口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再加之季節性因素影響,為了能夠保證番茄的穩定品質,張富海才決定自己種植番茄。
最初為保證自己餐廳番茄的供應到現在的成規模種植,讓張富海的番茄銷往江蘇、湖北等地。張富海驕傲地說,市面5元/斤的番茄,我僅需要3元/斤,并且品質過硬。
除番茄外,另一個主要原料就是鮮魚了,據張富海介紹,鮮魚是在當地市場采購的,每天大約用量能達到2000斤左右,由于需求量大,他從鮮魚的采購商變成了經銷商。
無論是鮮魚還是番茄,張富海都能在把控品質的同時降低成本。
在山東各店的管理中一直堅持“品質必須堅持,標準必須把控”的原則,也正是由于他對菜品品質的不懈追求,他旗下李二鮮魚門店收獲了爆滿的人氣。
經過多年的努力,張富海對于產品品質的追求越發堅定,李二鮮魚總部對產品的標準和要求也更加嚴格,這一切都是希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地保障,讓消費者有更好地體驗,努力做到“期待而來,滿意而歸”。
選址正確 餐廳爆滿
聊城市場飽和后,張富海在濟寧開了兩家店,一家現在已經關門了,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選址有問題,另一方面是與其他人合伙,僅有股權,卻沒有參與管理。
張富海深知選址和親自管理經營的重要性,于是又在衡水的一家馬上要開業的綜合百貨內選定了新店的位置,目前該家店面正在火速裝修中,預計今年“十一”開業。
據張富海介紹,新店面大概300多平方米的面積,成本投入控制在120萬元以內。據以往的經驗預測,應該在一年左右收回成本。
張富海說,以往每個店的成本回收平均一年左右,經營非常好的店面不到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他舉了聊城振興店的例子,該店開在餐飲一條街中,店面370平方米,投入70多萬元,一開業就爆滿,5個月內就拿回了成本。曾經火爆全國的“大巴車等位”,就是這家店發生的,緣由是因為當時就餐等位的顧客太多,為了讓顧客有更舒適的等位環境,聊城店購置一輛大巴車,將其內部重新設計,改造成了特有的等位巴士,讓食客們在等位時便可感受李二鮮魚的獨特餐飲環境。
在張富海看來,350~400平方米的店面最適宜,店面設置單層、節省空間;制冷或制熱成本低,能耗易控制;36張桌子,160個餐位,前廳和后廚的員工僅需要25人,桌位與服務人員匹配。
張富海說,如果店面過大就需要增派人手,如果餐廳生意不佳,又不能減員,就不好管理了。
傳統中餐需要具有較高技術的廚師,成本支出高,而李二鮮魚僅要求廚師能夠殺魚、片魚,然而片魚這項技術已經有機器可以取代。殺魚本身技術含量不高,僅僅區別于師傅處理魚的速度,因此,李二鮮魚的經營模式緩解了用工壓力。
談及下一步的發展,張富海打算開拓河北衡水市場,采用直營模式。張富海表示,河北地區店面的管理人員會從聊城調派,為了給擴張做準備,現階段聊城的每家店面都有店長培訓的硬性任務。從內部提拔和外部招聘兩方面為新店輸送人才。
對于選址方面,張富海考慮集中在縣城和地區級市,這些地區的房租、人力等成本都會相對低廉,成本可控、經營穩妥。當然,張富海也表示,有機會省會城市也要考慮。
前人種樹 后人乘涼
自2014年開始經營李二鮮魚,張富海已經擁有自營店10家,加盟店4家,談及這4家加盟店,張富海坦言有些“后悔”,他說:“李二鮮魚這種業態太好了,經營簡便、利潤高,現在的區域不夠用,只能向聊城之外的地區擴張了”。
他算了一筆賬,在當地加盟一家李二鮮魚的店面大約需要20~30萬的加盟費用費,一次性收入最多也就30萬元,可自己的直營店一個店每年的平均利潤在80萬左右,長久來看,自己經營確實利潤更加可觀。
張富海表示,初期加盟李二鮮魚時沒有足夠重視,想著開個兩三家店就可以了,但經營過程中發現,在自己所有的餐飲門店中,最掙錢的竟然是李二鮮魚店。
于是,現在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李二鮮魚的經營上,加之總部給予了大力支持,以后在品牌的拓展方面還有很多實實在在的優惠政策,所以更想把李二鮮魚這個業態做好。
張富海坦言,經營傳統中餐太難、太累了,一般的傳統中餐需要一套菜系來支撐,需要經營人付出大量心血,如果再加之店面過多,就更需要牽扯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因此經營傳統中餐廳,無法大面積擴張,3~5家店面足以。
張富海認為李二鮮魚模式簡單、較好復制、容易擴張,為企業做大,快速擴張提供了必要條件。
張富海說,雖然李二鮮魚不是自己一手培育出來的品牌,但基于和總部多年的磨合,他愿意將品牌做大做強。
作為經營出自己特色的加盟商,張富海建議新加盟的企業,要一如既往的信任總部、無論是原料品質的要求、調料比列的要求還是管理的要求,因為這些標準都是李二鮮魚經過多年反復試驗得出來的,尤其是現階段李二鮮魚成套的管理系統,對于加盟商而言,盡量導入這套既定的管理系統,緊跟總部腳步,以保證自己的店面運營更加穩健。
-E-N-D-
往期精彩內容: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掃碼二維碼關注我們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伙伴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