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定價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誤解:價格必須由成本決定。主要的因素是符合很多人的線性思維。一件東西通過勞動被創造出來,它應該賣多少錢,當然應該由創造它的成本所決定。但實際上,真的不是這樣。
比如,一套餐飲培訓課程,售價1萬,有些人可能立馬就愿意付錢,有些可能就只愿意拿出1千塊來買這門課,有些人甚至免費都不要。這里面,有成本什么事嗎?完全沒有。這里面的差距就在于,這門課程對兩個人的效用價值,不同。前者認為,他學會這門課,能夠創造出超過1萬塊的收益,而后者卻不這么認為。消費者是為價值買單,而不是成本。消費者不會關注你的租金多少,工人工資多少,物料成本多少,他只關注我掏錢能得到什么價值。
比如,一瓶礦泉水在超市賣2塊錢,但是如果是在沙漠里可能賣到100塊你都會來搶,水還是這瓶水,價值并沒有變,變的是供需關系。
人在不同場景下會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場景下所愿意支付的價格也是不同。比如,一瓶啤酒在小賣店賣3塊,在大排檔可以賣5塊,在酒店可以賣8塊,在酒吧可以賣到20塊。啤酒還是這瓶啤酒,只是場景不同而已。比如,一個包包成本可能500塊錢,打上一個lv就能賣五萬。這跟成本有關嗎?和價值有關嗎?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心理欲望則是無窮的。這個要解釋就很復雜了,要從人性七宗罪。馬斯洛需求說起了,暫且不表。人類是群居動物,一個人接觸的圈子不同,眼界就不同。格局不同,價值觀就不同。同時認知邊界也就不同了。比如。身邊的朋友都開保時捷了,你就會覺得自己這輛廣本可能就不好意思開了,就有換車的需求了。如果身邊的朋友都背愛馬仕,你就覺得自己這幾百塊的包包就拿不出手了。
認知受到影響,就形成了新的價值觀。同時就驅動了內心的虛榮心和欲望,而欲望就驅動了需求。這就是為什么以前很多鄉下的小姑娘到了大城市,接觸一下燈紅酒綠后,就不要前男友的原因。因為環境變了,認知也跟著變了。而認知發生變化,價值觀就發生變化了。從而欲望也發生了變化,而欲望一旦變化,有些事就永遠都回不去了。同時,一個人的欲望減去自身的實力,就等于痛苦程度。所以,認知決定欲望,欲望決定需求,需求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
本質上都是在通過媒介來操縱表述,改變消費者的認知,放大消費者的欲望,刺激消費者購買。因為,一樣東西值多少錢,可以賣出多少錢,永遠取決于消費者,取決于他的“消費者認知價值”,而不是銷售者。答案有很多。比如個人的消費觀、心理賬戶、心理感知、情感、理念、認同感,等等等等,這個后面再說。但從實用功能,理性層面分析,消費者的認知價值就和兩個字有關:對比。
人們對于一個產品價值的認知高低就是對比。對于消費者來說,每天穿梭在琳瑯滿目的商品海洋里,他真的不知道每個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到底該值多少錢。他都是通過對比得出結論。任何陌生產品的價格在消費者心理都會先找個對比物,這個對比物就叫做“錨”。錨可以是一個產品,也可以是跟產品具有相似性的其他事物。比如,當第一個平板電腦推出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它值多少錢,但是我們可以想象:它應該在普通手機之上、筆記本電腦之下。
也就是說,當我們在定價的時候,必須先知道,這個市場里有哪些相似產品,這些產品賣多少錢,然后再把自己的產品,跟其他產品進行對比,才能推斷出這款產品的價格高低。(餐飲的產品是整個門店,包括產品+體驗+品牌。)什么意思?就是,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綜合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的定價方法。所以,很多老司機定價第一件事是根據市場競爭格局,和目標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來先定人均。
再根據人均來制定產品結構,再根據產品結構來制定價格結構,最后再來制定整條價值鏈。再根據整條價值鏈來配置資源和成本,以及配置相關傳播資源來操縱消費者的價格認知。簡單解釋,就是先定人均,再圍繞這個價格來想一切辦法來配置資源,讓消費者覺得值。
一個企業面向的消費者數量極其龐大,企業不可能逐一去接觸所有消費者,這就會產生一個新問題:制定人均就是在劃分客群和市場,如何劃分消費者的界限呢?劃得低了,消費者增加,單價下降。可能辛苦一年算下來沒利潤。所以,別小看這條線的位置,后面是極其復雜的分析和洞察。很多企業失敗就敗在沒劃好這條線。
很多人即使知道這個邏輯,也沒有能力去組合配置整條價值鏈。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都知道外婆家之所以能異軍突起,就是靠高性價比,但依然學不會的原因。所以,很多人在定價上只能是算好總成本加上基本的毛利,再使用一個統一的公開價格,來公開面向市場,期望通過良心經營來促使交易的達成。
定價,就是基于自身資源,和市場競爭格局的判斷,以及操縱消費者的價格認知,來制定整體價格,根據價格來配置整條價值鏈和成本結構。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