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經理人》雜志官方微信平臺。這里,不僅僅有商業故事,更有故事背后的管理之道。
泰山豆腐宴文化主題酒店是泰安大紅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旗下,最具本土文化內涵的餐飲品牌。
泰山豆腐宴文化研究院理事長、創始人之一王小剛憑借自己對泰山文化的熱愛和了解,開始組織人員深入挖掘豆腐文化。
本期我們一起來了解,看他們是如何用做文化的視角做餐飲,將泰山豆腐宴由家常菜推向了品牌化餐飲。
泰山豆腐宴走上游客的餐桌
“泰山豆腐宴”是一家以豆腐文化為主題的特色餐廳。與傳統的豆腐宴不同,在這里品嘗到的不僅是豆腐菜品,更是泰山的文化味。
2016年,泰山豆腐宴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它以泰山豆腐為主材料、重現史料記載皇家御膳的菜品,成為可供市民、游客享用的泰山特色飲食。
做旅游出身的王小剛懂文化、有情懷,他認為:“用做文化的視角做餐飲,為餐飲長久的發展找到文化的根基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讓泰山豆腐宴走上游客的餐桌,2009年,還在從事旅游行業的王小剛,憑借自己對泰山文化的熱愛和了解,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啟了泰山飲食非遺探索之路。
“泰山三美里的豆腐,是每次游客都會提及的話題,它真正蘊含了什么泰山文化呢?”帶著這樣的疑問,經過近3年的研究,團隊們深入挖掘泰山豆腐文化,還原泰山帝王封禪御宴,邀請了許多專家學者前來品鑒指導。
他們成立了泰山豆腐宴文化研究院,經過挖掘整理,大膽探索創新,終于形成了既有歷史淵源又有地方特色的泰山豆腐宴。
比如史書中記載的康熙皇帝品嘗過的“吉祥納福”,宋真宗封禪時的“麒麟豆花魚”,在豆腐宴中都有了呈現。
太極福壽羹
王小剛告訴記者:“把文化做成菜,菜就有了文化,而泰山文化又可以用菜的形式展示出來。”泰山豆腐宴所有的菜品都是文化的呈現形式,品的不是菜的味道,是文化的滋味。
例如代表菜品:太極福壽羹,其以菜品的形式展現了上古時代登臨泰山的太昊伏羲氏,其始做太極八卦,恰恰與泰山的地理地貌如此吻合,泰山前有汶水西流,后有黃河東渡,舉頭可見日月同輝,這就是齊魯太極。
用豆腐切丁的工藝制作太極中的動陽,用海苔制作靜陰,再添加泰山四大名藥的靈芝破壁孢子粉,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品嘗時,有專業人士介紹,陰陽魚的眼睛分別給主賓和副主賓以體現民俗中的禮文化,整個過程帶有濃厚的儀式感,讓人在品嘗美食間不知不覺地加深了對泰山文化的了解和齊魯民俗的認識。
“泰山豆腐宴”種類豐富,講究營養與美食、菜品與文化的搭配。選料講究,食材名貴,注重本地特色與豆腐的搭配,體現了豐富的民俗文化及世代相傳的素食文化。
主要由冷菜四美碟、四配碟和九道主菜組成,均以泰山豆腐為主材,配以泰安當地特色食材。
“最有特色的就是這九道主菜。”泰山豆腐宴文化研究院理事長王小剛稱,這九道菜是研究院翻閱了大量史書典籍還原出的歷代皇帝來泰山封禪時所用的御膳,其文化價值是泰山豆腐宴入選山東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關鍵。
泰山豆腐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采用手工石磨工藝配以泰山泉水而成其具有色白如玉,嫩而不散,久煮不老亦不糊的特點,故有“神豆腐”之稱,與泰山的黃芽白菜、泰山泉水并稱為泰山三美。
用其制作的泰山豆腐宴席更是帝王封禪活動中御膳宴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伴隨著帝王的封禪祭祀活動而代代流傳。
在央視鏡頭中向全國人民推介泰安,泰山豆腐宴非遺傳承人吳士國亮相
有了特色,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客源。
旅游團隊、研學團隊慕名而來,最紅火的時候,年接待量達到了50余萬人次,其中,研學團隊就達到了8000余人次。
王小剛說:“泰山豆腐宴是以文化體驗作為吸引點,以品鑒傳播作為營銷點,給最普通的食材賦予文化的價值。”
像豆腐宴一樣,在包羅萬象的各文化層面中找到落腳點,以點切入,深入挖掘,由點及面,精雕細磨,轉化創新,讓隱形文化顯形,打造核心競爭力,才能做出特色,取得市場的認可。
為了做大泰山豆腐文化,他們開辟了600平米的豆腐博物館,將餐館做成了以豆腐為主題的“文化空間”。
如今游客走進這個空間,不但可以品嘗到富有當地特色的泰山豆腐宴,品鑒博物館豐富的館藏,還可以跟著四頁竹板山東評書了解泰山豆腐文化。
泰山豆腐宴依托自身的文化優勢,通過博物館實物、圖片、視頻的展示,讓更多的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在游覽中加深對泰山文化的理解;通過非遺體驗基地活動的開展,讓青少年們在體驗中寓教于樂,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泰山豆腐宴通過餐館+博物館的形式,在一定空間內,將文化、旅游與餐飲、研學等多要素、多業態進行有機融合,再造了一個旅游景點,形成了多樣化的文旅產品。
在多業互動互補中,找到項目的盈利點,探索出了讓游客爬泰山、賞非遺、品豆腐、知文化的高端餐飲經營模式。
創始人、泰山豆腐宴非遺傳承人吳士國講述:“泰山豆腐宴貴在文化價值,通過菜品的形式對泰山文化加以詮釋,能幫助消費者更好地了解這一文化載體。”
如今,登中華泰山,品豆腐國宴,已逐漸成為了泰山飲食的新地標,是泰安地區最具特色的文化新名片。
-E-N-D-
往期精彩內容:
我們是深諳產品精髓、文筆優秀、掌握內容編輯技巧的專業團隊,從用戶認知的角度,踏踏實實寫點通俗性的干貨知識內容,包括分享行業看法和見地等。品牌宣傳合作13331083279
看的不過癮?
不要緊,雜志有更多精彩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