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一粒灰,落到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最近,餐飲圈流傳著一個令人唏噓的新聞,鄭州一個42歲的餐飲老板寫了三封遺書燒炭自殺了!原因可能有多種,但根據生前好友的還原,以及抖音作品的觀察,可能跟生意艱難有關,連續的疫情和720洪水造成關門,沒有生意。
呦呦鹿鳴
“實在放心不下孩子,不然也走了”
圖片來自網絡
工作人員在餐廳做清潔消毒
哪怕去開出租還債,只要活著就好
為中年餐飲人的極端選擇感到惋惜的同時,大多數中小餐飲人表示,確實很難,但是心理上能接受,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1、調整心態,大家都難,該認慫就認慫
蔣毅說,遇到極端情況,當然選擇放棄餐廳,不能放棄生命!面臨兩難,能堅持就堅持,看不到后續希望,就放棄,前期投入的上百萬就當打水漂了。
即使負債,無論是打工還是開出租,一點點還便是。
“2020疫情,手里6家餐飲店關門,負債120多萬,背負著巨大壓力還款,今年好不容易有點希望,又遇到洪水、疫情,本來還剩26萬負債,滿心希望年底上岸,看來又是遙遙無期!這收入在鄭州還算可以的,也會有比我更差的,想想真是勉強活著。”一個鄭州餐飲老板留言道。 “我朋友的店,試營業—倒閉—離婚……現在暫時開出租了。” “去年疫情兩個鋪子關店5個月,員工工資和房租照付,純損失17萬,平時賺的都交給加盟商了,所以也沒啥積蓄,最后全家吃喝拉撒用錢都是支付寶貸款21萬,今年也不好做,但我家緩過來了,帳也補上了,現在也學會精打細算存點小錢了。” “同路人,坐標青島,因為疫情賠光了僅有積蓄,現在打工糊口,窮開心中。”
實在熬不過去了,就及時認慫和認栽。一定要記住不要干傻事放棄自己。“老張投資筆記”的老張說,他認識一個朋友創業失敗后基本上“消失”了,可大概10年后出現了,簡直“王者歸來”,人家現在生意還做到海外去了。
就算不創業,也有很多謀生之道,就像上述有開出租的,也有打工的,用咱“餐飲老板”的智慧混口飯吃,滿足基本溫飽都是沒問題的。
2、及時止損,縮減一切能減少的開支
及時止損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關掉不盈利的店面,在這方面海底撈、呷哺呷哺、茶顏悅色等這些大佬都已經做出正確示范。
海底撈作為中餐老大,人家都能放下面子,不顧“自曝家丑”有可能對品牌造成的二次傷害,毅然而然地認慫,承認激進擴張的錯誤以及管理的不善,我們廣大的中小餐企真的沒必要死撐。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混跡餐飲圈,內參君見多了一些餐企把閉店看做是失敗、是羞辱,從來只說自己開了多少家店,準備開多少家,總是避而不談關店。
事實上,閉店早已不是面子問題,而是生存智慧。就像此次“海底撈關店300家”就贏得了很多“深表欽佩”的聲音,尤其是來自一些資深餐飲經營者,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比堅持更難的,是懂得及時止損,比入場更難的,是懂得何時退出。合理的斷舍離,才能擁有更多機會和可能性。
所以,《曾暉策餐飲》的曾暉才會說,“及時止損”是一種能力,考驗決策層對自我能否放下虛榮,對行業能否預判趨勢,對市場能否精準定位,對團隊能否自信承擔,尤其對于今天的餐飲實體業。
而且,小馬宋也強調,關閉有問題的門店,就像人嘔出有毒的食物一樣,很正常,不用大驚小怪。
關店之外,還要盡可能降低經營成本,這個時候老板的臉皮可以厚點,該賣慘就賣慘,比如可根據自身情況跟房東協商,看能否降低一些房租,或者延遲交租等;梳理自己門店的人工,是否有不飽和的勞動力,想辦法遣散或者介紹到其他渠道。除了菜品品質不能減,其它能壓縮就壓縮。
3、習慣“緩慢前行”,優化經營效率
其實經歷了疫情不斷反復,很多餐飲經營者的心態已經調整好了,已經習慣低速增長,接受把“活著”當成眼下最大目標了。
事實上,2020年之后,整體餐飲業的高速增長戛然而止。根據窄門餐眼的數據,2020年全年新開店數2514978家(約250萬家),關店門店數3559501家(約355萬家),一年減少了100萬家門店,這是這么多年來的首次。火鍋店2020年的凈關店數是3萬家。
在這種大的時代環境下,要想活下去、活得久,最主要考驗的就是組織能力和經營效率。
而優化經營效率方面,對于中小經營者來說,就是從小事做起。比如知名營銷專家小馬宋親身經歷后,他就發現,發傳單這件小事,穿著公仔服去發,就比穿著飯店工作服去發的轉化率高。
而這種小事其實很多,一句喊賓話術、一張傳單、一個菜單、一個包裝內頁,其實都可以找到可以提升的空間,而這恰恰是很多人做了很多年,一直也沒有認真思考過的問題。
他看日本一些店鋪經營的書籍中,作者講了非常具體的經營細節,比如當店鋪里沒有客人的時候,營業員應該做什么才會讓店鋪顯得不那么冷清?
小馬宋說古茗的老板王云安,會摳每個經營細節,比如門店的燈光、柜臺的尺寸、收銀員的話術、杯子的材質、員工的工服、90后服務員應該怎么溝通管理、配送司機的問題、怎么卸貨等等。正是因為聚焦到小事上,也就洞察到很多改進的點。
蔣毅說,餐廳生意的艱難,主要是艱難在客流量的獲取上面,那怎么破?他的經驗是從獲客渠道和方法上下功夫,當下餐飲的營銷渠道主要是短視頻(大眾點評和抖音),兩者雖然也都很艱難,但他們是唯二的選擇。
所以,餐飲老板們,多想一想店鋪有哪些方面還可改進,還可以增加轉化率,還可以讓生意更好。你只有在經營的每個環節中提升效率,比對手做得更好,你才有可能活得下去。
也許在生命的逝去面前,談再多方法論都沒意義。
內參小秘書 neicanmishu(微信號)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