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近期關于“人造肉”的話題頻頻搶鏡。
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Ventures)入股的“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Foods14日公布,最新一輪融資籌得3億美元。
ImpossibleFoods號稱以制作起司的發酵方式,萃取出大豆中天然存在的血紅蛋白,主打用“植物蛋白”做成的牛絞肉產品,以織紋小麥蛋白、椰子油、土豆和大豆血紅蛋白制成。
他們稱自己的植物牛絞肉經過炙烤后的質地、口感和香氣都跟真牛肉沒有什么區別。
圖片來源:漢堡王官網
早前,漢堡王在美國推出了人造肉新品ImpossibleWhopper,外觀看不出任何區別,只是真的一點牛肉都沒放。
不僅如此,多家快餐企業都在競相生產人造肉食物,食品巨頭雀巢公布在歐洲和美國推出基于大豆蛋白質的人造肉漢堡包的計劃。
肯德基正在英國的一些地方嘗試用素食炸雞取代傳統炸雞。如果一切順利,這款新產品將于2019年在英國上市。
然而,在國內,人造肉還僅僅只是個概念,甚至在大多數人的認知里,人造肉等于不健康。
但是這家公司敢于做廣告是由于他們的產品是安全衛生無害,不過人造肉在解決了口感的問題之后,卻沒法解決大家的心理恐慌,畢竟這些科技的進步帶來的弊端我們現在是無法預估的。
小編翻看公開資料了解到,人造肉指的就是人工制造的“肉”。
人造肉分為兩種,一種人造肉又稱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其富含大量的蛋白質和少量的脂肪,另一種是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
大豆蛋白肉是一種對肉類形色和味道進行模仿的豆制品。而利用動物干細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員利用糖、氨基酸、油脂、礦物質和多種營養物質“喂養”干細胞,讓其不斷“長大”。
其實,利用植物蛋白來做“肉”,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實踐了,中國宋代陶谷在《清異記》記載了豆腐作為素肉的現象。我們常吃的素雞、素鴨,四喜烤麩也是這一類食物。
人造肉的好處顯而易見——健康、可持續發展和動物福利。通過大豆、小麥面筋等植物蛋白來源取材,替代傳統的動物肉類,可以減少動物宰殺。所以,人造肉有一個極具潛力的市場。但替代真肉,在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人造肉,各位餐飲界人士們你們會使用嗎?你們是支持還是反對人造肉的出現?不妨來討論下。
閱讀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大動作!禁止“刪差評”新規擬定 | 餐飲商家遇到差評,該如何補救?
這家館子“超級吸金”能力如何練成?又如何在幾年內成為米線界龍頭品牌?
商務合作轉載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想看更多實用指南 請購買 東方美食《餐飲經理人》月刊
雜志訂閱聯系:13331083197(同微信)
也可長按二維碼付款訂閱,僅僅2步即可完成,當天支付隔天快遞
2019年雜志全面升級
各類火爆餐廳案例、營業額倍增技巧、人才管理思維
看趨勢,看風口,培養跨界整合的能力
探討營銷、模式、技術、組織力、供應鏈,幫助你跳出固有餐飲經營思維
為各類餐飲企業和創業者提供多元化賦能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