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餐飲界"立馬關注!
先介紹一下背景:這是一家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的一個農貿市場的小餐館,餐館面積50多平米,年營業額120萬左右。
用互聯網思維做餐飲,以下這5個秘籍,讓他的餐廳年入百萬:
①限量品類供應;
②免費;
③快速響應;
④兜售體驗;
⑤提供增值服務。
1少即是多——“我只賣25種菜”
在他那個農貿市場,類似的小餐館有十幾家,每一家的小炒也即菜品都在50樣以上,多的甚至達到百八十種,而他家,只有25樣。
為什么只做25個菜?其中的緣由是:
原材料的“規模采購”讓他的店每一樣菜都能比周邊的店便宜一兩塊錢,因此翻臺次數也遠遠高出周邊的小店。
2免費——“只是誘餌,有舍才有得”
在菜品比其它小店更便宜的同時,店內還有其它店沒有的免費食品——一小碟腌蘿卜、一小碟炸花生米、以及可以免費盛用的小米粥、雞蛋湯。
這些免費的食品每天下來只要30多塊錢,但是給顧客帶來的感覺卻異常的好:一份錢還沒花,桌上就已經擺上兩小碟、兩大碗,好像占了天大的便宜似的,而實際上,這30多塊錢,只要多來三四個用餐者,就足夠撈回本了。
3兜售體驗—“面子一定要給足”
雖然經營的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但是走進飯店的每一個顧客都是上帝。“我不僅要給他們便宜可口的飯菜、免費的食品,更重要的是要給他們足夠的面子。”
是怎么給面子的呢?除了熱情嘴甜、眼疾手快之外,還有兩大法寶:
一種情況是,在過了飯點、進店人員稀稀拉拉的時候給他們發煙。他的大口袋里通常會裝3種煙——5塊錢左右的白沙丶10塊錢左右的紅雙喜丶以及15塊錢左右的利群。他已經練成了只要瞄一眼,就能夠判斷該給眼前的人哪個檔次的煙,而且動作極為自然。
另外一種情況是,每當有熟人請客吃飯時,都會要么送上兩瓶啤酒,要么送一碟涼菜或者一份炒菜,花的錢不多,但是卻給了做東的顧客足夠的面子,這些請客者以后每每請客,店都成為了重要的選擇。
4快速響應—數字化管理客戶
5增值服務——“做生意更是做人情”
餐館旁邊有兩個不小的小區和一個幼兒園,幼兒園一般下午4點就放學了,但是小縣城的人一般要5點才下班,這中間一個多小時的斷檔,成為不少家長的煩惱。
為此,特意在飯店二層客廳開辟出一塊地方來,布置得像“翻斗樂”似的,可以讓那些小朋友在里面玩鬧,但是又不會摔傷,只要時不時去樓上看一眼就行。
店長的熱情,受到了許多家長的歡迎,如今不少周邊的居民,有事時經常會把小孩擱在店里一小時兩小時的。
“這些小孩都白看么,收不收費?”
“不收費,都是舉手之勞,而且很多家長來接孩子的時候就順便把晚飯也吃了,或者直接打包,有的即使不想在外吃飯,但是時間久了,都會多多少少消費一點。”
一直以來暢談互聯網思維的大有人在,可是真正能運用到實踐當中幫企業創造出收益的簡直是“鳳毛麟角”,像他那種小地方,像他那樣的小店,經營好的一般一年營業額四五十萬,少數的能達到七八十萬,不過像他那樣子能超過100萬的,還是寥寥無幾。
或許這個實踐案例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但是,為什么小餐廳反而能把這些創新思維運用到實踐當中,反而是越大得傳統餐飲企業望而止步?這其中的緣由,不禁讓人深思…..
來源:餐飲新聞
餐飲界新媒體-專注餐飲創新研究
▼ 點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