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餐飲解讀掌握最新餐飲動態
目前100000+餐飲人加入關注【餐飲解讀】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出生于河北,號覺公。齋號為一如堂。書畫家、詩人、學者、太極拳家、教授、研究員。中醫影響世界論壇副秘書長,中國武術七段,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武當山武當拳法研究會顧問。
網上對于“養生”爭論有三派,第一派的論調是基因決定壽命,其他徒勞;第二派的意思是生死無常,反正都會死,折騰吧,愛咋咋地;第三派是我的觀點,怕死不是養生,惜命才是養生。
在這用梅先生假設,并無冒犯之意,只是舉例說明。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顯示40歲時腸癌爆發,結果梅先生自己養生得當,多活19年,直到59歲才因腸癌逝世,算不算養生的功勞?
假如,梅先生的基因里顯示到80歲出現腸癌,結果梅先生過度養生,長期過度服用保健品,長期反自然規律的對待身體,減少了21年壽命,這是不是養生的害處?
以上兩個假如說明了養生利弊難料,那些養生專家和養生達人是如何很堅定的認為養生只有好處?站在反方的人,拿出了很多例子說明胡吃海喝抽煙喝酒活到99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張學良,過百歲。
今天往前推算100年,1919年前后出生的百歲老人,從1919年到1980年,長達半個多世紀都生活在饑寒交迫窮困潦倒之中,他們活到60歲才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之前哪有功夫養生?怎么解釋又活了40年?甚至未來更長壽。
大家都是躺著來到世界,別想站著回去。能多睡就多睡,睡覺降低新陳代謝,身體損耗自然減少。也別睡的昏天黑地,困了就補充睡眠,醒了就起床該干什么干什么。養生如果要查黃歷看星辰,想想就可笑,你的生理狀態和別人的不同,怎么照搬執行?違背自己的身體,身體會有不良反應,只是積累到哪個時間點爆發而已。
世間除了生死,哪件不是小事?你計較了,它就存在;你不計較,它就是個泡泡。心情舒暢,減少條條框框,沒煩惱,身體好,這是古話,千百年來的智慧。養生人士給自己制定的條條框框,看似對自己有益,為了維持框框,卻要違背生理需要、違背自然規律、違背人性、違背各種本該隨意的狀態。你不想早逝?身體會自己早逝。
說了這么多廢話,養生就是放飛自我,順應自我。高矮胖瘦喜怒哀樂,別繃著自己,開心就好。人,生來可能不平等,但是,死是人人平等的,別作死,適可而止。
下一篇解讀:2019年餐飲,給品牌一個突破的機會(點擊文章查看)
學習更多的餐飲咨訊
可以關注餐飲解讀
定期給你帶來
更多餐飲干貨及案例分析!
關注餐飲解讀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解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