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咖啡不如送外賣?那些入行10年的咖啡人都在干什么?


    美團小哥在咖啡館里拉花、手沖咖啡的視頻,前幾天又刷屏了。

    一入咖啡深似海,作息不規律、工作瑣碎、發展前途不明朗……“寧做騎手不做咖啡”的玩笑,扎了很多咖啡人的心。

    那么,入行10年以上的咖啡人,都在做什么?
    作者 | 羅志嘉

    小咖啡館單打獨斗,習得十八般武藝

     
    前幾天我去了汕頭潮南區的雅小館,這家咖啡館開在市井間,背后是居民樓,隔壁是雜貨店。
     
    剛進門就有種走進TVB港片的感覺,昏暗陳舊,堆滿了各種物品,店里只有老板一人,看起來很有故事感。
     
    看起來就很有故事感,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在這慢節奏、傳統的小地方,雅小館已經開了10年。老板陳灝煬(我叫他老陳)入行的時候,周圍除了上島咖啡,沒有其他咖啡館。
     
    老陳的入行理由,幾乎是一代咖啡人的代表:首先是自己喜歡,對咖啡有興趣;其次是地方太小,理想的工作不好找,就想開個飲品店,因為不想賣珍珠奶茶就開了咖啡館。
     
    許多咖啡館老板,都經歷過從愛好者到經營者的轉變歷程,老陳也是從沙龍、貼吧這些咖啡交流平臺玩起,他還是國內第一批自己改裝小型設備的那撥咖啡迷。
     
    采購不到自己理想風格的咖啡熟豆,老陳開始嘗試自己烘焙。因為窮,買不了好的設備,只能從手網烘焙開始,然后是鋼桶,再把鋼桶改裝成熱風機,最后才有了完整的烘焙機。就這么一步一個腳印,老陳完成了自烘焙的探索。
     
    沒有資金和團隊,老陳只能參加小型的咖啡比賽,跟同行交流,也驗證自己的想法。
     
    修機器、調配咖啡的沖煮用水,自學蛋糕烘焙……老陳在這個小店里修煉了十八般武藝,親力親為,也節約成本。

     
    有時他會早點關門,為了晚上烘豆子;有時等客人走了,他會關起門來彈吉他。“當我有錢就先把機器換了。”老陳總愛這么說。
     
    為什么不去大一點的地方開店?
     
    老陳說,開店太久了,客人不開口,都能猜出他們要喝什么,他不會去想如何做營銷,也不知道如何組團隊。在大城市開店除了產品,更看重綜合能力,而他自己更適合單打獨斗。
     
    下沉市場里,有許多像老陳這樣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資深玩家,有的在不溫不火地堅持,有人慢慢改去開餐吧、賣精釀,但也有人在經營咖啡館這條路上深入發展。
     

    從整條街第一臺意式機,到外賣月銷1800單
     
    南寧的熊加咖啡,現在美團上的月銷量是1800多單,半年前還開了新店,這個成績放在一線城市也拿得出手。
     
    熊加咖啡

    前幾天,我跟主理人杜姐聊天,才知道她開咖啡館已經14年了。之前的咖啡館名字叫泰迪,因為注冊了8年都不成功,才改了名字。
     
    杜姐回憶,在2005、2006年的時候,南寧就有了第一批“做咖啡的”。其實連咖啡館都稱不上,不少咖啡館還兼營棋牌室,幾乎所有客人都不懂咖啡。每一家都是用咖啡粉兌一桶水放在那里,18元無限續杯,隨意喝。
     
    當時,杜姐的店就開在這些店之間,獨樹一幟,唯獨她一家有意式咖啡機,也有一些單品豆,賣36塊錢一杯,不可以續杯。
     
    店鋪內的鮮奶提純設備

    堅持14年,熊加咖啡一直在改變。比如現在主打社區咖啡店,一直努力緊跟精品化的步伐,牛奶旋蒸提純機、冰博克牛奶這些新理念產品,都開始在店里推廣。

    外賣也不例外。南寧的城市規劃比較守舊,特別是老城區小路多,跑腿小哥一輛電驢走天下。配送效率高是南寧的優勢,外賣的基礎給了熊加逐步優化產品的空間。
     
    現在的熊加擁有兩家店,單店日均80單+,在河池也有了第一家加盟店,團隊會定期過去考核和業務技能培訓。
     
    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先”,一個老品牌要保持活力,靠的是10多年的實戰經驗,還有一直緊跟行業資訊,不斷更新產品的決心和努力。
     

    年輕人流失,“中年咖啡師”卻在堅守?

     
    老陳和杜姐,代表了兩類堅持10年以上的咖啡人:一類日復一日,堅守穩定的下沉市場,把小店做精;一類緊跟行業新的發展潮流,商業化日趨成熟。

    前段時間,咖啡沙龍年度調查發布了一組數據:
     
    • 19~25歲所占比例最大,三年依次為58.19%、54.45%、53.62%,呈現遞減的趨勢。

    • 26~35歲的青年咖啡師所占比例三年依次為37.68%、41.04%、41.55%,呈現遞增的趨勢。

    • 36~50歲的咖啡師所占比例逐年有所遞增,依次為2.84%、3.41%、3.89%。

      
    可以發現:咖啡館經營者和咖啡師中36~50歲的比例在增加,19-25歲年齡層卻在逐步下降。年輕人流失,“中年咖啡師”卻在堅守?
     
    年輕人流失,“中年咖啡師”卻在堅守

    這或許和國內咖啡產業的發展有很大關系。
     
    精品咖啡在國內掀起的熱潮,帶動咖啡培訓業務發展,專業培訓體機構增多,促進教育體系走向成熟;設備技術也突飛猛進,大型烘焙機、色選機、掛耳制作設備讓大品牌的成本優勢愈發明顯;食品安全監管的政策也在變嚴格,生產資質要求更規范。
     
    諸多外部因素都讓沒有資金、團隊的從業者望而止步。行業發展越快,競爭就更加殘酷。

    不少咖啡從業者改行到保險、美容、汽修等服務性質的行業,許多人在情懷和生活之間重新做了選擇。
     
    當入局咖啡的思路越來越商業,留給盲目從業者的機會卻就越來越少。

    情懷入局者黯然離場,那些遵守商業本質的,或堅守開好店,或開展培訓業務、從事咖啡貿易等等,總能從整個產業鏈上找到一席之地。



    統籌|妮可  編輯|金語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5736701356(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6566.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6日 08:10
    下一篇 2020年5月16日 17: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