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來自《咖門》的一位新伙伴,他96年的身體里住著一顆“老靈魂”,史學知識淵博。
比如,了解很多冷飲的歷史知識:原來,古代就有種類豐富的冰淇淋,清明上河圖里竟有飲品店,宋朝還有研發師、茶飲比賽。
這篇看完,有必要轉到朋友圈一起漲姿勢。
-01-
吃冰、冷飲源于商代
夏日炎炎,悶熱難耐的天氣總想來杯冷飲,清涼消夏,止渴解暑。當時官方設立了專門的職位——“凌人”掌管取冰用冰。《周禮?天官》記載:“凌人掌冰正。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意思是凌人管控取冰用冰,天冷的時候,就讓凌人帶人斬伐冰塊,要采三倍于冰窖的冰。這里交代了商朝的掌冰官員“凌人”,但有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采三倍于冰窖的冰?”
這是因為,古代藏冰雖然會采用稻草覆蓋、草木灰封洞等方法進行保溫,但是冰窖里面的冰到取用的時候仍然會融化,化掉三分之二,所以鑿取三倍的冰才是合適的量。古代的冰早期由于存放、獲取困難,主要是官方使用,用于肉類防腐、酒飲冰鎮和飲食消暑。《楚辭?招魂》中有“挫糙凍飲,酹清涼些”,說明冰鎮糯米酒的清涼醇香。
-02-
宋朝就有飲品店了?
宋人避暑十分講究,朝廷十分重視避暑防暑,為夏天防暑專門成立了“冰井務”研制降溫解暑的冷食品。據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二十五引《皇朝歲時雜記》載:“政府及要局修史修書之類,人日供冰二匣。”意思是:重要官員、文史工作者,每人每天發兩盒冰。
宋時,皇帝還會給屬臣賜“冰麨”和“炒面”,農歷六月初六因此演變成了“天貺節”,意思是天賜之節。宋朝的福利讓我十分眼紅了。(一人血書向老板申請日發2杯奶茶!)
商業發達的宋朝,百姓富庶,“公務員”有朝廷發福利,那老百姓咋辦?
其實,宋朝的飲品、冰品種類紛繁,對比今天茶飲店的菜單也毫不遜色。
最直觀的就是那副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真可謂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張擇端的畫上反映了宋朝的不少民俗生態,其中有一家掛著“飲子”招牌的小鋪,就是宋朝的“飲品店”。
詩人楊萬里也有詩提到賣冰小販:“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單只是聽見吆喝,就讓揮汗如雨的行人喜笑顏開,可見當時大家對冷飲的接受度和普及率還是蠻高的。
此外,據史載,當年最繁華“汴京商圈”有三家大型冷飲店。曹家從食位于朱雀門外,“從食”就是零食、輔食點心的意思。另外兩家位于舊宋門外,店名已難以考證。三家店都賣冰雪、涼漿、甘草湯、藥木瓜、水木瓜、冰水荔枝膏等冷飲品種。
帝城六月賣冰圖,圖片來自百度
另有南宋周密的《武林舊事》、吳自牧的《夢粱錄》及西湖老人的《西湖老人繁盛錄》記載了一些宋朝的解暑冷飲料,有雪泡豆兒水、漉梨漿、姜蜜水、木瓜汁、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團、雪泡縮啤飲、香薷飲、紫蘇飲、白醪涼水、皂兒水、甘豆糖、綠豆水、縮啤飲、鹵梅水、江茶水、五苓散、大順散、荔枝膏、雪泡梅花酒、富家散暑藥冰水等等。
-03-
中國古代也有冰淇淋
有了冷飲,不得不說現在不少飲品店都在夏季上新的各種冰淇淋產品。冰淇淋這種聽名字就像是外語直譯的東西,古人肯定沒有?(來自現代人的莫名優越感)
據《唐摭言》載,盛夏蒯地人在市集上賣冰,過路的行人熱不可耐,人人都想吃冰。不料賣冰者自以為奇貨可居,故意把冰價抬高,路人一氣之下都忍熱走開了。不一會,冰都融化了,蒯地人弄巧成拙,賠了本。當時的冰,其實可以稱為古代硬冰冰棍了,到了晚唐時期,商人在冰中加糖用以招徠生意,有甜味的冰,不就是“老冰棍”嘛?
宋朝就更高級了,商人們在街市上放上桌椅支起大傘,人們吃冰時還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添加到冰里攪拌食用,這不就是現在的“鮮果炒酸奶”?宋朝時候人們還會把果汁、牛奶、藥茶、冰塊等混合制成冰飲,叫做“冰酪”。詩人楊萬里就很喜歡,賦詩對“冰酪”大加贊賞:“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不得不說,楊萬里這詩作為“冰酪”的廣告文案非常優秀了,把整個產品體驗和視覺、口感完全表達出來,毫不拖沓。飲品品牌也可以借鑒一下古人的文案哦。
南宋的西湖老人在《西湖老人繁勝錄》中還記載有一種解暑的冷食品“乳糖真雪”。雖然沒有過多的描述,單從字面來說:“乳”,牛奶;“糖”,甜的;“真雪”,冰的。有奶和冰的甜味食品,很難想它不是冰淇淋啊。
元代,冰淇淋等冷飲進一步發展,元好問《續夷堅志》中記載:“冰水冬日結冰,小于芡實、圓結如珠… …盛行以蜜水調之,加珍珠粉”。聽起來就很高級,調蜜加珍珠粉的冷飲,美容美食?
同時,元代還出現了一種在牛奶中加入冰、蜜餞和果醬做成的叫做“凍奶”的冷飲。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錄》中記載,他在大都為官時,最喜歡這種叫做“凍奶”的食物。凍奶不像冰塊那樣堅硬,而是凝結成冰沙一樣,入口即化。凍奶經馬可波羅傳入西方之后慢慢演變,在現代工業的幫助下,最終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冰淇淋。
-04-
古代就有飲品研發師和飲品大賽?
最近,微博上有個叫“宋朝也有肥宅快樂水”的投票,我果斷選擇了雪泡豆水兒。“雪泡”就是冰鎮的這種制作方法,豆水兒說的其實就是綠豆湯。其實在現在的開封,我們也把這個叫冰鎮綠豆水。取少量綠豆加水煮沸放涼,紅色半透明的湯水配了煮開的綠豆花,著個人口味調入糖,放冰塊或冰箱冷藏之后,消夏解暑必備,甘涼舒爽。
再看這個得票最高的“涼水荔枝膏”,聽起來很像是夏季不少品牌上新的荔枝產品,但是古代冷鏈技術發展還沒那么好,荔枝還是很金貴的東西。這個“涼水荔枝膏”,是古代“飲品研發師”的杰作:烏梅、砂仁、肉桂、生姜、丁香幾味常見食材湊在一起,沒有荔枝,喝起來卻有滿滿的荔枝味兒。
排名第二的紫蘇飲也有點兒意思,做法是用紫蘇、陳皮、甘草和人參等藥材熬制成水,是用來解暑的一種藥茶。紫蘇飲在宋代獲得很高的榮譽,宋仁宗曾專門組織御廚、御醫對各種口味和功效的湯飲進行品評、排名。陳元靚《事林廣記》中載“仁宗敕翰林定熟水,以紫蘇為上,沉香次之,麥門冬又次之。”(注:熟水是宋朝將稻葉、竹葉等有香氣的葉子淘洗干凈晾曬,在鍋中稍微翻炒,然后用這種特制“茶葉”煮熟燜制的飲品。撈出葉子放入瓦罐吊入深井,天然而且涼爽。)
這應該算得上是最早的飲品比賽了吧,還是官方蓋戳認證的。
近些年來新茶飲經歷了種種創新和變化,說不定能從古代的飲品、冰品中找到什么靈感。這么多宋朝茶飲,你的門店有沒有想上新一款呢?
8月28日,創飲Talk第4站將在成都舉行,書亦燒仙草、茶百道、小龍坎龍小茶等負責人,將現場分享其品牌的發展邏輯。
統籌|政雨 編輯|孫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新手開奶茶店,你需要避開的7個大坑:
以養生茶飲為例,教你打造暢銷的差異化產品:
“引爆”門店的水果茶產品,你也能做: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7744612803(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
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7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