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冰淇淋的季節。
從冰柜里幾元一支的可愛多、小神童,到蜜雪冰城3元一支的魔天脆脆,吃不起水果,喝不起奶茶的人們,實現“冰淇淋自由”卻毫無壓力。
在飲品店里,從喜茶到蜜雪冰城,冰淇淋毫無意外成了這個季節的“當紅小生”。想在冰淇淋上求突破,還有什么新創意嗎?
作者|國君
-01-
一年1.2億支,冰淇淋在飲品店崛起
喜茶最近鐘愛冰淇淋。
前幾天,喜茶上海首家LAB旗艦店開業,首次引進“制冰實驗室”,一口氣上了10種口味的冰淇淋,搭配手工甜筒,用中式硬冰和甜筒碰撞出新的靈感。
喜茶制冰實驗室產品圖
盤點喜茶這段時間的新品,款款離不開冰淇淋:愚人節的芥末冰淇淋、清明節青團冰淇淋;4月底推出桃桃系列,有桃桃冰淇淋;奶糖系列推出奶糖冰淇淋,520的時候出了玫瑰冰淇淋;上周配合阿華田波波冰,又推阿華田冰淇淋。
喜茶冰淇淋上新頻率,感受一下
冰淇淋作為國人的“肥宅快樂冰”,可謂是夏季不可抗拒的美食。國內以冰淇淋為代表產品的蜜雪冰城,依靠一款魔天脆脆,一年銷售1.2億支。
KFC從日本引進的北海道之神冰淇淋,一支25元。最早在7個城市上線,一個城市備貨7萬支,結果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便售罄了。
KFC北海道之神冰淇淋,圖片來自網絡。
在冰淇淋的大潮之下,飲品品牌們今年也對冰淇淋很上心,星巴克、奈雪的茶、樂樂茶、有茶等都紛紛上新冰淇淋產品。
有趣的玩法也層出不窮,桂源鋪創始人在冰淇淋里淋上老干媽吃,奈雪的茶在歐包里加冰淇淋球。
冰淇淋到底有多暢銷呢?供應端的數據是驗證一個產品火爆的晴雨表。
哥潤食品是冰淇淋脆筒生產企業,生產脆筒12年,為聯合利華(和路雪、可愛多)、伊利、全家、蜜雪冰城、天冰等企業供應脆筒,年銷售近4億支。
國內知名的硬冰脆筒,圖片來源:哥潤食品官網
據哥潤食品創始人吳宏林透露:“茶飲品牌上冰淇淋這兩年是熱門,我們工廠2018年用于茶飲品牌的脆筒銷量比2017年增長了18%。”(傳送門:星巴克、喜茶、1點點都在推的“冰淇淋+茶”,你要不要試試?)
談到今年的冰淇淋趨勢,吳宏林表示:“冰淇淋為什么這么熱,從制作角度來看,冰淇淋上新要比茶飲容易,換一款冰淇淋粉或者脆筒就是一個新品。KFC爆紅的北海道之神除了冰淇淋本身的味道,脆筒采用了白色戀人的材質,口感和造型都有質感,是其火起來不可或缺的因素。”
對于消費者來說,天天吃冰淇淋;對于茶飲店老板來說,天天賣冰淇淋。冰淇淋受歡迎不是新近興起的,被消費者追捧由來已久。
-02-
采用脆筒盛裝,讓冰淇淋快速流行
冰淇淋是最早的冰制冷飲,起源于中國。
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加上糖、牛奶等享用。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發現硝石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清明上河圖上賣冷飲的店,圖片來自百度。
1533年,馬可波羅將這種冰淇淋的配方帶回意大利,歐洲宮廷貴族才有機會嘗到冰淇淋。很長一段時間,冰淇淋作為奢侈品盛放在精致的杯盤里,和平民百姓無緣。
1951年,牛奶商人雅各布?富賽爾開始在美國建廠大量生產冰淇淋,實現了冰淇淋的工業化,他也被認為是美國批發冰淇淋之父。
而冰淇淋真正流行起來是在1904年,只因一個小改變。
在圣路易斯的世界博覽會上,賣冰淇淋的商人阿諾德由于杯碟用光了,他就用隔壁友商的薄脆餅卷著自己的冰淇淋叫賣,于是這種雞蛋、奶和面粉烘制的薄餅,搖身變成了冰淇淋筒。
由于裝冰淇淋的蛋筒可食,人們可以邊走邊吃,吃完也不必歸還什么,甚至不用費心尋找垃圾桶。不久,這種蛋筒冰淇淋風靡全球。
毫不夸張的說,脆筒的發明激發了整個冰淇淋工業的發展活力。沒有脆筒,可能大街小巷也難以隨手買到冰淇淋。
而冰淇淋在國內的發展并不久遠。
據哥潤食品創始人吳宏林回憶:“十幾年前,國內的脆筒冰淇淋還停留在街頭販售的形式,有3個痛點,一是運輸損耗大;二是沒有品牌壁壘;三是脆筒容易受潮,失去脆感,口感欠佳。”
由于物流損耗的限制,當時冰淇淋終端售賣者,小散戶居多,且價格并不美麗。
“木頭龍骨和泡沫板外包裝的發明是個轉折點。”吳宏林表示:“哥潤發明的這種創新的物流形式,將冰淇淋脆筒的物流損耗降低到了一個可控的范圍。從而使連鎖品牌遍布全國的幾千家店都能及時、穩定的供貨,為冰淇淋的規模化復制打下基礎。”
時至今日,消費者已經被層出不窮的創意冰淇淋“慣壞了”,脆筒雖然一直是作為“綠葉”存在,卻直接影響著脆筒冰淇淋的檔次和品質。飲品店的冰淇淋創意,已經從冰淇淋口味過渡到了脆筒的創意。
脆筒為冰淇淋創意帶來更多可能
-03-
冰淇淋從網紅到成為品牌標簽
這些年火爆的冰淇淋玩法
去年大火的椰子灰冰淇淋,用燒焦的椰子殼灰混合椰子片、椰汁以及奶油制成。整個冰淇淋從脆筒到冰淇淋都是灰黑色,吃完后嘴唇、舌頭和手指都會染成‘朋克范’的灰黑色。
依靠獨特的視覺外觀以及用食體驗風靡網絡,椰子灰冰淇淋在北上廣等地相繼流行。
繼去年的椰子灰之后,今年在小紅書、抖音爆紅的女神紅冰淇淋,同樣是在脆筒的顏色和造型上獨樹一幟,被廣為種草。
椰子灰&女神紅冰淇淋,圖片來自騰訊·大豫網
還有曾風靡一時的拐杖冰淇淋,“拐杖”和中國街頭的米棒口感相似,是由米、馬鈴薯或玉米由高溫壓成的”米花糖”。把香脆的米花糖與順滑的冰淇淋組合在一起,造型奇特,還可以依照不同的折法,變成不同的樣子,拍出各種有趣的照片。
拐杖冰淇淋,圖片來自網絡。
成都的Emack&Bolio’s堆疊冰淇淋,光脆筒就有10種,基本采用麥片制作,水果圈、奧利奧、巧克力、棉花糖……并且有三種甜度可選,非常貼心。
Emack&Bolio’s堆疊冰淇淋,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脆筒的口感和外形的創意已經成為冰淇淋創新的新陣地。
消費端需求推動供應鏈發展,哥潤食品今年就研發了綠色的芥末味脆筒和紅色的辣椒味脆筒。同時從脆筒的花邊、紋路等方面提升品質感,希望能夠輔助茶飲品牌打造網紅爆款。
在冰淇淋上打品牌標簽
隨著新茶飲行業的日趨深耕,品牌化意識凸顯。茶飲品牌都在從定位、空間、產品、營銷等方面入手,打造品牌感。從供應端打造品牌壁壘,也是這幾年關注度很高的話題。
意識到這個趨勢之后,哥潤食品也在積極創新。比如在與蜜雪冰城的合作上,在脆筒筒身上印制品牌LOGO。彼時吳宏林找到設備制造企業,直接拿出30萬要求在設備上改良印制LOGO的技術,但是所有的設備制造商都表示做不了。
他說“所有人都做不了,你就按照我的方法做,失敗了這30萬我就不要了。”
蜜雪冰城“魔天脆脆”蛋筒上有蜜雪冰城的logo,圖片來自哥潤食品官網
就這樣第一臺帶LOGO的設備就誕生了。供應鏈的發力,助力冰淇淋品牌打造品牌壁壘,同時也提升產品價值感。
供應鏈端助力冰淇淋規模化
對連鎖企業而言,除了品牌價值,更多的關注點在于穩定——口感穩定、供貨穩定。冰淇淋是季節性單品,如果不能在夏季穩定供貨,直接影響生意。
脆筒的原料并不復雜,主要是面粉、糖、植物油三種原料,但冰淇淋脆筒的保脆性、口感穩定性、出貨穩定性和設備密不可分。
KFC北海道之神的火爆,快速引起茶飲品牌的關注,供應端也是早早感知到品牌方的需求。哥潤食品從日本找到設備供貨商,定制研發了能生產同款北海道之神脆筒的機器。
哥潤食品生產的北海道之神同款脆筒:春雪之戀
同時在德國引進了全球最先進的冰淇淋生產設備,不僅冰淇淋的保脆性更高,而且每小時產量達到1.8萬支。
在運輸上除了木龍骨和泡沫板降低損耗之外,吳宏林還在服務上推出了“碎必賠”的項目,只要是驗貨發現有破碎,就可以得到賠付。
吳宏林有一個小愿望,他希望國內的品牌都能夠用上高質低價的脆筒,降低冰淇淋的成本,使人人都能吃上物美平價的脆筒冰淇淋。
統籌|政雨 編輯|孫超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創飲Talk咖門2019飲力學院全國巡回課:
咖門飲力學院培訓平臺:
6.27-29上海王牌店長特訓營: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8637102212(同微信)| 1325332990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