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第3家了。
2月26日,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下稱Tims),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落地第1家門店。20天后,第2家店開業;50天后,又開了第3家。對于一個新面孔來說,這個速度略顯生猛。
“還會加速,今年要在上海開出30家店。”Tims中國市場CEO盧永臣說。
快速拓店背后,透露了Tims的什么野心?國外咖啡品牌紛紛到國內開店,境況究竟如何? 我和盧永臣聊了聊。
作者|政雨
Tim Hortons中國市場CEO 盧永臣
-01-
野心:開1500家,做規模
“2012年我加入漢堡王的時候,漢堡王只有五十幾家店,現在已經有1000多家了。所以,10年開1500家Tims,為什么不可能呢?”
說這話時,語氣謙和的盧永臣,明顯提高了聲調,流露出自信。他曾在漢堡王擔任CFO,后通過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把加拿大咖啡品牌Tim Hortons引進中國。
在盧永臣的規劃里,要在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先從上海等咖啡市場成熟的一線城市開始,瞄準寫字樓、商圈等咖啡消費人群密集的位置,快速滲透。
Tims在上海的第1家店,就選在人民廣場商圈的寫字樓中區廣場。采訪的那天是個工作日早上,到的時候才8點鐘,上海的春天還很清冷,顯得店外有幾分凄涼。
第一家店門外
沒想到,店內顧客絡繹不絕,開了兩個收銀臺還會有7、8個人在排隊。空間整體以加拿大紅為主色調,一面墻上的楓葉,一個房間里形似壁爐的圖案,透露著溫暖和品牌印記。
250多平的面積里,分布著小圓桌、長條桌、沙發坐,還有一個獨立的房間,可以同時滿足個人辦公、多人聊天、聚會的功能,類似星巴克的座位設置卻是不同的氛圍。
以紅色為主色調的環境
產品上,可以客制化選擇單份糖雙份糖的招牌現磨占了一整個菜單版。除拿鐵、卡布奇諾等常規產品外,還有加享楓味瑪奇朵等風味咖啡;以及號稱為中國胃打造的“暖食”,在店內廚房現做沙拉、三明治、天趣球等食物。據盧永臣介紹,這些都是目前銷量靠前的產品。
圖片源于流浪的喵(上)、懶洋洋(下)
整體銷售中,Tims會員營業額占比80%以上,體現了較高的復購率。但在盧永臣看來,蜜月期數字不是特別典型,并且做好了短期內不盈利的心理準備。
“餐飲連鎖都需要規模,有一定規模,完善的供應鏈,才能攤薄整個成本,逐步實現盈利。”他說。
在價格上,現磨咖啡售價17元,介于星巴克和便利店、麥當勞提供的咖啡之間,風味咖啡在20~30元不等。
兩人兩份早餐推薦套餐,注冊會員首單優惠10元,消費37元,在上海是個有競爭力的價位。
點單結束,我收到一個咖啡館里很少出現的叫號器;旁邊座位的客人用餐結束剛離開,就有店員過來快速收拾干凈;以及吧臺員工有條不紊的操作中,都透露了一個信號——這是一個追求效率、且有經驗的團隊,超出了一般咖啡館帶來的消費體驗范疇。
據了解,做好供應體系和品牌支持后,在挑選合適合作伙伴基礎上,Tims有開放加盟的意向。
-02-
定位:比星巴克便宜,比麥咖啡貴
在加拿大,Tims是國民咖啡,得此稱號源于其親民的價格;加油站、公路邊隨處可見的密集分布,觸手可得,即買即走;以及融入了民族價值觀的情感因素(一個加拿大冰球運動員,在商海中不屈不撓拼命工作,實現理想的勵志故事)。(傳送門:加拿大國民咖啡掘金中國,它有比低價更有效的殺手锏)
從目前的開店規劃來看,Tims在國內保留了同樣的思路。這首先體現在名字上,在國內叫TimsCoffeeHouse,更容易讀懂。
“我們品牌的初心里,創始人歡迎任何人在任何時段,隨時拜訪都有家一般的感覺。好的產品,價位合適、進來不會讓人有壓力,還能根據你的口味進行定制,把好咖啡變成日常的產品。”盧永臣說。
把好咖啡變成日常,圖片源于流浪的喵
但從價格的角度比較,麥當勞提供的麥咖啡、全家便利店推出的湃客咖啡、甚至茶飲品牌CoCo都可的咖啡產品線,都在10元左右,并且已經有足夠多的門店支撐開店密度。Tims的處境是比星巴克便宜,比麥咖啡貴。
在盧永臣看來,Tims和便利型咖啡有著不盡相同的思路。“這些模式售賣的是便利性,它提供的是一杯產品,滿足的是對咖啡有剛性需求的消費者。Tims要做的是在好產品以外,提供好的環境附加值,以及和消費者的情感鏈接。我們認為咖啡需要好的環境、專業度和品牌力量的結合。”他說。
然而,在中國這個大多數消費者不習慣喝、不需要喝咖啡的市場,“國民咖啡”的普適性標簽,是不是個偽命題呢?
盧永臣認為:“國民咖啡究竟是不是個偽命題,還是要看執行本身。消費者是不是認可,是不是每天走進來,不需要去宣傳。所謂國民咖啡就是能不能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03-
模式:國外品牌進中國,靠光環難長久
即便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已經有了絕對的規模化優勢,但近一兩年,依舊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咖啡品牌開始進駐,比如Tims、peets、日本的Doutor等等。
在盧永臣看來,雖然中國的咖啡市場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但龐大的消費基數讓很多人對前景充滿期待。
“最新的數據里,上海一個城市已經有7000多家咖啡館,容量是很大的。但能不能成,取決于你的定位、產品、品牌是否對用戶有吸引力。”盧永臣說。
看好中國咖啡市場的前景
但對國外咖啡品牌來講,即使Tims在國外已經開出4800多家店,即使很多品牌進來之初就帶著“XX版星巴克”的明星光環,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它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品牌,都需要從零開始培養認知。
盧永臣說:“根據我從事餐飲行業的經驗,一個品牌的成功需要滿足幾個因素——國際知名的、有文化傳承和價值觀的品牌;好的團隊,本土化的、有創業精神的;足夠的資本做這個事情,可能需要幾百家店才能盈利,需要耐心去投入和摸索。這一切只靠光環是難以長久的。”
據了解,Tims在中國市場都是本地團隊在運作。“國際大品牌越來越知道要在中國做好,必須要當地的團隊,會更了解當地市場,反應速度、支持能力會更有優勢。”盧永臣說。
但在產品的供應鏈上,Tims的咖啡豆全部由北美市場進口,由加拿大烘焙工廠統一供應。“Tims作為全球前幾位的咖啡連鎖品牌,有專業的咖啡供應鏈,從種植、種植農培訓、采摘、到自己的烘焙廠等等環節獨立完成,配方只有3個人知道。”盧永臣表示。
-04-
結語
“您對瑞幸怎么看?”最近一年的采訪里,這個問題總不能免俗地被提到。
“目前的階段,玩家越多,對市場越有利。”盧永臣真誠地說。“很多咖啡品牌不完全是競爭關系,是在共同培育市場。”
對中國咖啡市場來說,增長是個趨勢,各方勢力也都看上了這個趨勢。但這是個消費者理性的時代,還是要回歸自身,將產品、服務、清潔做好。
能不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從顧客的角度出發去改變,決定了消費者在需要的時候會不會走進你家門店。
了解行業更多硬核分享
關注咖門年度項目,創飲Talk全國巡回課
上海站報名已經截止,
識別下圖二維碼,6月5日參與深圳站
統籌|政雨 編輯|若云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新茶飲研發必修課第四期:
關于黑糖飲品,你不知道的研發邏輯: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8637102212(同微信)| 1325332990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