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周,同事在小群里扔了一張古茗的招聘海報。
點開一看,群里炸鍋了,總監年薪80萬,主管年薪40萬,連最普通的平面設計師,也超過了10萬。
聯想到飲品業的普遍薪資水平,讓人不禁好奇:這個一直在三四線城市悶聲發財的品牌,如此高薪大面積招聘,是在布局什么新動向?
我找到古茗的創始人王云安,一探究竟。
作者|國君
編輯|若云
-01-
辦公室人效500萬
全靠用錢收買人心?
“同等崗位,別人發5000,我發7000,有了溢價不僅能找到更優秀的人,員工的歸屬感也強。我一直都希望員工待遇跟上,不符合文化氣息和要求的就淘汰掉,符合的就要給更多薪水,如果錢給夠了,干不好就走人,但前提是我們先把錢給夠。”
王云安說完這段話,瞬間覺得他成為了一個閃著IMAX 3D光環的男子,難道他就是傳說中“沒什么管理能力,只會用錢收買人心”的老板嗎?
是的!
在古茗長達兩屏的招聘海報上,不僅崗位多,而且每一個崗位的薪酬都超出預期。除此之外,還有帶薪年假、股權激勵、年終獎,以及不限量的水果和古茗飲品。
古茗招聘海報部分信息
更讓人心動的是, “古茗總部沒有吃拿卡要、勾心斗角,不管是對我還是其他人,有不滿可以直接提”,王云安說,這是古茗扁平化的管理哲學之一。
“這么大規模招人,是古茗定下了新的發展戰略么?”這是我最好奇的地方。
“年后杭州辦公室已經入職了100多人,我們去年辦公室人效500萬。今年希望通過增加品牌人才和管理人才,提升品牌運營能力和企業管理能力;其次在供應鏈上增加人力投入;第三是增加IT人才,用互聯網手段進一步提高人效。”王云安回答得簡潔質樸。
任正非曾在華為的校招上說“錢給多了,不是人才也變成人才。” 這可能就是對古茗高人效的最好注解。
關于對人才的重視,王云安還談到,因為在臺州總部,有些崗位溢價高,也難以找到非常匹配的人才,所以古茗的一部分部門半年前搬到了杭州。
為團隊更好發展,總部搬到杭州
一到杭州,王云安就帶領員工,數次參訪阿里,并對阿里在管理上對基層員工的自驅力推動深受啟發, “他們真的蠻厲害的,讓每個員工驅動企業向前走。”
而古茗總部能夠留住人才,并保持高人效,王云安正是受到阿里的啟發,希望每個員工都是一截自己能跑能打的車廂,而不是全靠火車頭帶。
在王云安的規劃中,希望總部是一個平臺。讓想創業的員工到分公司“出任總經理,當上CEO”,讓高層管理者能拿到公司分紅權、讓核心員工拿到部門分紅權。這種方法已經在公司施行2年有余,并初見成效。
“讓員工真正為自己拼,并得到體面的收入,在我看來,員工的個人實現重于公司實現,否則他自己的生活和價值都難以保障,還為企業拼搏個毛啊!”王云安有感而發。
都說企業的招聘海報,掩藏著這一年的商業計劃,一點沒錯。在古茗招聘的崗位上,我看到了這個品牌低調氣質下,掩藏的野心與夢想。
-02-
“兩日一配”的供應鏈革命
談到2019年的計劃,王云安表示:“今年的營業額要比去年翻將近一倍。”
能做出這么大口氣的預估,古茗是有底氣的——今年將在供應鏈上進行大幅度調整,從“一周兩配”升級為“兩日一配”的終端門店冷鏈配送,明年實現“一日一配”。
王云安介紹,做供應鏈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要維持在三四線的產品能夠做到高品質,首先要解決最基本的配送問題,冷鏈日配是食材運輸的最基本保障。
有了供應端的支持,我們的產品研發就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不管市場如何變化,好產品永遠是品牌安身立命之本。我們研發部今天計劃是40人的團隊,更多的還是思考在產品研發應用上做足基本功。
逐步增加冷鏈配置
“做這個事情其實成本很高,不管是冷鏈車輛的購置管理、更多分倉的建設,還是人員的投入都非常高,但供應鏈提高配送頻次,降低配送半徑,將會對我們的產品口感和品類帶來巨大改變。”王云安說。
口感提升:兩日一配的新鮮感
水果的配送就是跟時間賽跑的過程,以往很多水果只能用6-7成熟的方法來對付運輸的損耗。
古茗在改成“兩日一配”之后,王云安拿芒果來舉例,要求送到門店都是8.5成熟的,可是實際出品會隨著時間變得不穩定。
現在配送頻率高了,就可以把成熟度合適的送過去,就能保證在口感最好時候讓顧客吃到。
這對古茗的壓力在于,要讓每個產品的銷量能夠支撐得起更高頻的配送成本。
豐富品類:挑戰更多難伺候的水果
“原來我們只能配送常溫品、冷凍品、以及檸檬柚子這些不嬌貴的新鮮水果,今年就能伺候更多像草莓、桑葚之類的嬌貴水果,2019年夏季,我們會上新更多水果茶新品。
冷鏈升級可以帶動產品升級
產品品類將會更豐富,一些之前沒法賣的產品都有了上的條件,還有一些重要配料,比如保質期只有15天的巴氏滅菌鮮奶,也可以運用了。”王云安說。
標準化出品:千店一味才是最高標準
對于連鎖品牌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標準化。但標準化的口感就對原物料的狀態要求極高,像青橘這樣的產品,兩日到店的切開之后清香撲鼻,而時間長了香味就會消散。
而且供應鏈難度還在于,前端上游的管理和終端門店實際操作的管理。
王云安的目的在于“提供配送和采購頻次,降低配送半徑,產品的口味標準化程度就會最大化的實現。 ”
由產定銷:一場高難度“賭局”
從“由銷定產”到“由產定銷”是古茗運營多年后,一場新的“賭局”。古茗把寶押在了自身的銷量和采購計劃的精準預估上。
據王云安介紹:“過去‘由銷定產’情況下,上一個產品主要看門店賣多少,賣得多就再采購。但有時候市場反饋會有假象,受各種因素影響,你追加采購后可能又賣不出去了,諸如此類會造成很多困惑。
現在把策略改為了’由產定銷’,就是我們決定好上一款產品,從各種角度和數據去判定它應該賣出去多少就定多少貨,傾盡公司的精力去達成這個目的。
這樣大家的壓力會更高,但從公司運營效率來看,這樣做是最佳狀態。”
-03-
古茗有成為 “茶飲界BAT”的基因嗎?
2010年,古茗創始于溫嶺大溪鎮,以南方三四線的“小鎮青年”為核心客戶群,通過自建冷鏈物流和配送上門服務,在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市場份額一直保持著成倍的增長。
在被羅振宇點名之前,古茗的年營業額已經超過10億。(點擊藍字,查看古茗品牌專訪:7年1000多家店,這個“小城品牌”想要做奶茶界的優衣庫)
2019年2月突破2000家門店
而這兩年伴隨著新茶飲市場欣欣向榮,憑借自身的產品品控力和供應鏈管控力,古茗的發展也走上了快車道,2019年門店突破2000家,2018年新開門店平均日出杯量500多杯。
體量和基數已經倒逼古茗的發展必須進入一個新階段,古茗面臨的是從街頭小店到品牌標準化門店、從傳統管理模式到現代化的規范管理、從老板到企業家、從奶茶店到飲品企業的轉型。
這是古茗在面臨的考驗,也是很多茶飲品牌面前的難題,只有在“品類認知、品牌化進程、公司化進程、產業化進程”四大戰役中勝出,才有機會蛻變成“茶飲界BAT”級別的品牌。
古茗的新品牌-零氧化
生長于三四線城市的古茗,憑借自身對這一層級消費者痛點的深刻洞察,在南方的三四線城市如火如荼,但放眼更高線的城市,乃至全國市場、全球市場,也許之前的經驗將會是一種束縛。
完善品牌化進程打造古茗的超級符號,通過IT團隊的架構提升人效和管理效率,改革供應鏈加快公司化進程,古茗才會更快的“化繭成蝶”,加大進入“茶飲BAT”梯隊的籌碼。
未來,新茶飲企業在不同的維度和賽道上,都必須用好的品質,好的形象,先進的管理方法,用公司的邏輯去征服消費者。
4月26日,
咖門年度項目創飲Talk全國巡回課
邀請到古茗培訓總監,深度講解
《內部團隊的建設和管理如何緊跟一線門店》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了解巡回課詳情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品牌專訪: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飲領聚變——咖門2019春日飲品峰會::
如何用財務思維開家賺錢的咖啡館:
2019中國茶飲甜品加盟風向標: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8637102212(同微信)| 1325332990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