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底,離職潮來襲。
工資低招人難、工作不體面留人更不易,現在還要面臨95后、00后一言不合就提離職的新考驗,人才的管理始終是連鎖飲品企業的痛點。
別人家是怎么從零搭建人才梯隊的,煮葉創始人劉芳在2019萬有飲力大會上講了自己的心得。
(PS:內容整理自大會演講內容。全程演講視頻已經剪輯上線了,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觀看,都是無刪減的哦~)
每個企業都是從零開始的,這個品牌從一開始只有你自己,沒有別人,怎么由你變成別人、變成我們、變成大家,這是一個極難的過程。
大家最近可能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小故事,一個朋友準備去開火鍋店,就去海里撈學習了。問他你的火鍋店什么時候開?這個朋友說:“我不開火鍋店了,我就留在海底撈工作了,我不能和我的家人們分開。”這是留住人才非常好的例子。
煮葉創始人:劉芳
用什么吸引對的人?
在我看來,最重要的吸引人的部分,是企業的價值觀。
講講我自己的故事。我在2014年開始創業,3月份我給公司遞了辭呈。遞辭呈前的一周,另外一個合伙人,是星巴克培訓的負責人,他恰巧到我的城市拜訪我的品牌。他說你在干什么?我說我準備離開,他本來想問問我為什么要走,聊完之后的結果是他和我一塊到北京創業了。我說難道你不想未來的二十年、三十年擁有自己的品牌,這個品牌可以盡可能地像星巴克一樣,變成讓自己驕傲的、茶的品牌嗎?
擁有自己的企業愿景,打造自己的品牌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煮葉Teasure)
還有我們的研發,他因為個人的夢想,去年的時候離開了煮葉,去了新西蘭留學。一年多之后回來,因為對煮葉和茶的愛,再次回到煮葉,和我一起推動煮葉茶的研發和推進,這是我覺得企業真正有價值觀的所在。
吸引人才的是你們互相之間對價值觀的認可和信任。基于企業價值觀的文化,是誰也挪不走的財富和護城河。
如何從零到一布局?
都知道人重要、系統重要、流程重要,可如何做流程和系統呢?
從網上很容易搜到星巴克、肯德基的管理流程,但是你拿回來之后不好用。創始人沒有沉下心來想明白,自己需要的體系是什么樣的體系,這個體系在我的團隊應用,它的土壤是不是足夠成熟,以及土壤的實施過程中會不會有阻力?
我想講講煮葉這個部分。2014年做這個品牌到2017年開業,我有三年的時間,未曾賺過一毛錢,三年里面全在花錢,花得最重的部分是打磨管理體系和茶體系。
花三年時間打磨管理體系和茶體系
管理體系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連鎖企業只要做10家以上都會搭這樣的流程。門店管理體系當中最重要的是門店運營管理。運營管理體系中,有很多數據可以看到,包括產品培訓、管理流程、值班管理、庫存管理等等。這些是很必要做的,怎么做呢?基于你最初的產品邏輯。
以煮葉為例,我們以線下體驗為載體的部分,標準流程、產品品質、服務品質都是重點在做的。可能剛開始忽略一些成本管控、庫存管理,后來會在產品調整的過程中再花時間。
再比如,把“一張白紙”的員工變成一個服務員相對容易,比較難的是把一個服務員變成一個管理者。相比肯德基和星巴克,普通的企業沒有那么多部門支撐,所以我們會手把手教。
再比如90后、00后的員工是自我的一群人,他們不太在意你的門店業績,怎么樣讓他塑造出成就感?重點是把他當“人”,當一個有能效和動力、自主能力的人,在這部分的管理、引導發展的構建上做很多調整。
想要留住年輕人就要先平等看待
我曾對好幾個公司做過管理體系的對比,從完善度來講,我非常尊重和崇拜肯德基和麥當勞,他們是極其注重效率和結果的公司,擦桌子都是有步驟的。星巴克更細的部分在人文精神的打造,花大量的時間教會員工如何有趣地面對工作。
所以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做茶體系的部分。茶和咖啡不一樣,咖啡經過工業化、巨頭打造,形成了規范化的體系,茶是不一樣的。我們編輯了《茶資源手冊》,我們通過打造團隊,過去一年里面,員工的進步和熱愛非常大。
如何打造執行的動力引擎?
其實就是來自于樹立典范。當我們的員工出現了好茶分享、茶課堂、茶經驗的時候,我們會大力表揚他。煮葉不能丟下的是文化、現代、品質,我們希望左手咖啡右手茶。
以上內容整理自
《2019萬有飲力年度大會》,
識別下方二維碼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嘉賓大會實錄視頻,
我們為訂閱視頻的伙伴準備了年貨禮包,
添加微信:chen870125進行領取。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