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總有人為我們的未來操碎了心。
羅振宇洋洋灑灑幾萬言,教你發現一個小趨勢。
吳曉波準備了一整年,告訴你消費到底有沒有降級。
對于剛剛過去紅利期、進入深耕階段的飲品行業來說,這些對于趨勢和未來的判斷,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發?
我從羅振宇和吳曉波的演講記錄中,整理出了一份對飲品人有用的的“金句清單”,如果你是一個準備好要做事的人,我建議你看看。
去年,榨菜熱銷,拼多多上市,讓人大呼“消費降級”趨勢來臨,但在采訪中我看到:
古茗2108年的營業額達到了25億,明年或者后年將會達到40億,古茗創始人王云安說:“中國的三四線市場,還容得下20個古茗。”古茗還開出了高端門店——零氧化。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一直致力于開更大的店,轉型升級的CoCo都可某區域負責人曾告訴我:“我們的生存法則就是錯層,向上和喜茶奈雪錯開,向下和蜜雪冰城錯開,我們的體驗能滿足我們所在層級的客戶就可以了。”
不管是30多塊的星巴克還是15塊的便利店咖啡,不管是20多塊的喜茶奈雪還是6塊錢的蜜雪冰城,不存在消費升級或降級,茶飲品牌要搞清楚的是:自己處在哪個圈層,這個圈層的人是哪些?他們有什么痛點?
從來沒有夕陽西下的產業,只有夕陽西下的人。
——吳曉波
當大家都在抱怨咖啡館難以規模化的時候,2018年瑞幸咖啡開出了2000家店,僅雙十一一周就賣掉近2000萬杯。
網紅品牌鹿角巷,18年5月份的時候有5家店,到12月底已經開了121家店。
當大家都在說中國人沒有咖啡消費習慣的時候,連咖啡則利用社交裂變邏輯撕開一道口子:讓不喝咖啡的人一年買100杯咖啡。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正如馬云所說:不是實體店不行了,是你的實體店不行了!如何把最新的思潮用到傳統的茶飲系統中,需要每一個茶飲品牌永不能懈怠地探索。
消滅你的那個人,今天還沒有出現在你的敵人名單上。
——吳曉波
2018年,全家的湃客咖啡賣掉了5000萬杯。
湊湊在北京上海同開兩家茶米茶,小龍坎則開出了國風茶飲龍小茶。
全國門店超萬家的正新雞排啟動了正新手搖茶項目,10平米的小店日均出杯量600杯。
正新雞排也入局茶飲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正新雞排官方號)
“降維打擊”已經成為飲品行業的常態,飲品店的競爭對手再不只是“隔壁老王”,而是便利店、雞排店、甚至火鍋店。
2019年不要只盯著競爭對手在哪里開店,做了什么營銷動作,而要看你的用戶發生了什么變化,你的體驗提升趕不趕得上他們的需求。
定制化會成為一個重要趨勢。
——吳曉波
在消費者端,表面上看,“定制化”是杯子上印上特有的文案、照片,深一點來說,是與用戶產生私域化的交互。
上一年不管是瑞幸與One Show金鉛筆獎合作,讓用戶來創造杯套;還是把現金藏在杯子里的奶茶店營銷活動;亦或是喝一杯奶茶,送一個故事的杯歡制茶,都是在和用戶發生一種獨特的情感羈絆。
定制化被越來越多的品牌運用
(圖片來源:瑞幸咖啡公眾號)
在供應鏈端,定制還體現在對上游原物料的定制,獨特的拼配茶包、定制化的茶葉、出于門店標準化需要的機器等等,這是品牌建立護城河的重要一環。
會員制會成為最流行的消費者關系模式。
——吳曉波
在去年的文章中,有一個詞曾被我們多次提及:超級用戶。會員制就是把超級用戶篩選出來并定期維護的重要手段。一度很火的“流量池思維”,其實就是會員制的互聯網化表達。
星巴克在中國有上千萬的會員,根據星巴克之前的財報顯示,來自會員的消費額是非會員的 3 倍。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2019年,“深耕”是下半場的關鍵詞。如何深耕,除了在運營管理環節精益求精之外,將流量思維轉換成超級用戶思維,將大把大把的用戶數據轉變成一個一個活生生的人去對待,個性化、精細化地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最高效的驅動用戶轉化和活躍。
比起普通人無法把控的大趨勢,真正能給所有人帶來機會,從細微處引發大變化的,恰恰是我們身邊的各種 “小趨勢”。
——羅振宇
在茶飲領域,不管是奶蓋茶、水果茶還是火爆至今的黑糖飲品,從椰子水到益生菌到芋泥,不管是產品形式還是內加小料,并沒有什么顛覆性的創新,有的總是“經典產品的微創新”、“網紅產品的地域改良”。
如芋泥產品的爆紅(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比起把眼光放在創造出一款舉世矚目的新產品,持續關注用戶的變化,洞察產品研發的“小趨勢”更靠譜。
那些會導致變化的力量,往往都是來自其他領域。
——羅振宇
有人說,2018年餐飲界最大的變化來自于:移動支付的大面積覆蓋,使得交易透明、數據清晰,讓資本看上了這塊蛋糕。
還有人說,茶飲的發展來自于供應鏈端的變革,從封口機、果醬機、切片機、泡茶機,甚至機器人手臂的發明,供應鏈端的每一點進步都推動了行業的變革。
一個例子是,曾讓鹿角巷一舉成名的“光飲系列”,靈感來自雞尾酒的漸層理論、創意來自北極光、包裝來自瓶裝飲料。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保有多元化思維,跳出行業的框架來看遇到的問題,也許會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任何創新在它誕生的那一刻,先會被當作“異端邪說”,然后成為“偉大革命”,最后還原為“稀松平常”。
——羅振宇
發現沒有,現在喝一杯喜茶的奶蓋,已經沒有當初的驚艷。吃一口奈雪的歐包已經沒有曾經的欣喜了。并不是喜茶奈雪的品質下降了,而是消費者已經對這個新產品有了合理的期望值。
但在新茶飲剛剛誕生的年頭,在中國茶行業看來,新茶飲就不是茶,是糖水是果汁,是糟蹋了茶。小罐茶誕生的時候,也曾遭到了整個行業的極大質疑。
(點擊藍字,了解更多內容)
資本的加持、媒體的曝光,消費者的追捧,新茶飲在大規模的市場認可下,才逐漸開啟了屬于中國茶的新時代。
消費者變得太快了,下一波新茶飲的革命是什么?不要輕易用今天的思維去扼殺掉屬于明天的創意。
人和人的感知一旦疊加,會形成一股漩渦般強大的力量,不斷地卷入更多的人、更多的外部資源,推動一個東西飛速旋轉,我稱它為“信用飛輪”。
——羅振宇
“信用飛輪”是羅振宇演講中提到的一個重要方法論,他從順豐快遞和拼多多舉例,提出所謂轉發和分享,其實并不是算法的勝利,底層是人的邏輯,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為推動的生意。
在行業內,不管是3D打印的技術革新,或者抖音上抖火的占卜答案茶,亦或是小紅書上流行的隱藏菜單攻略,本質上都是品牌期望在營銷上啟動一個“信用飛輪”,從而在社交平臺上實現裂變。但這個飛輪運轉下去的關鍵在于產品和服務的過硬,否則一個環節的掉鏈子都會讓這個飛輪垮掉。
其實除了在營銷渠道,“信任飛輪”在門店運營上、在服務終端上都可以啟動。
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信息
2019萬有飲力年度大會實錄視頻: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