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瘋狂又美好。
隨著新一代消費者話語權逐漸增大,飲品業迎來了狂瀾迭起、競相生長的生態圖景。
一方面,品牌不斷地冒出、更新、迭代——
消費者的選擇前所未有的豐富,捕獲其芳心的方式更加難以琢磨。
“拔草打卡”的心態,讓各種新餐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誕生。今天你一成不變,明天他們就會被更新鮮、更有趣的門店“截胡”;
另一方面,“降維打擊”成為常態——
方便面的最大對手竟然是美團外賣和餓了么。飲品店的競爭對手再不只是“隔壁老王”,而是便利店、雞排店、甚至火鍋店。
異業創新、跨界合作、互聯網化、快閃體驗……你熟悉的陌生的、預料中的想不到的、擦邊的八竿子打不著的,突然間,都開起了自己的飲品店。
慘烈的拼殺下,你會發現,經常逛的那個購物中心B1或6層上的飲品區,不足半年品牌就能換一茬。
山雨欲來。
星巴克、瑞幸、連咖啡開啟外賣“肉搏”;
太平洋咖啡、Costa銳意不減,躍入鏖戰;
喜茶、奈雪的茶進入深耕時代,沉淀勢能走向海外;
CoCo都可、快樂檸檬等老牌勁旅積極進化;
鹿角巷、有茶等新鮮力量,次第浮出海面……
行業的準入門檻,在進一步升高。你還在猶豫細分品類的行業天花板突破,市場已經到了拼供應鏈、拼團隊組織力、拼戰略延展性的階段。
2018飲品大數據顯示:在店面總量上,截至2017年底,飲品以44萬家的店面數,躍居餐飲品類第四名。無論從門店數還是在餐飲總盤中的占比,都成為“大賽道”。
從營業額上看:2017年,在31個重要餐飲品類中,飲品訂單量增幅達到234%、訂單金額增幅達到255%,雙雙躋身餐飲品類第三名,是名副其實的市場“吸金王”。
作為飲品行業媒體,《咖門》一直在記錄中國飲品生長趨勢,描繪中國飲品的創變方向,揭示中國飲品的進化路徑。每年的“萬有飲力”峰會,成為飲品行業和產業的大集合(點擊報名參與2019萬有飲力峰會)。
這一次,我們決定——在開啟2019“萬有飲力”大會的同時,一并開啟2018中國飲品“創變力”TOP50評選,描畫在豹變進化過程中的飲品行業生態和個體畫像。
為什么是“創變力”?
在能看到的眾多榜單中,衡量維度和標準,往往用的是“影響”,是“價值”,是“大”。
而飲品,這個宏觀上符合商業世界規則、細節處又滲透著個體細碎美好的行業,并不那么適用
——大樹成林,綠草如茵,百花齊放,小蟲唧唧。每個用創造與變化引發行業向上的品牌,都應該被記錄,與資歷和規模無關。
創變,是“敢想敢為”
并非不著邊際的幻想,而是思考過程的呈現;
不是閉門造車的蠻干,而是浸透智慧的執行。
《咖門》這份以“創變”為指標的Top50榜單,不對品牌論資排輩,不分企業新老大小,根據飲品業的特性,從“商業模式”“品牌”“產品”“營銷”“場景設計”“服務”六大維度系統評價,聯合權威專家評委團、媒體平臺和網絡投票共同選出。
身處這個鮮活、有力量的行業,
別當一個旁觀者。
如何參與?
掃碼或點擊閱讀原文進行投票/查看最新排名
— END —
統籌:啡姐 | 編輯:啡姐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8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