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考分數出來了。由咖門主辦、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立頓冠名的“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華南區域賽,也圓滿落幕。
激烈程度堪比高考,選手分數追得非常緊,0.02分便可拉出一個名次。
快來看下這場區域賽的晉級選手都有誰!
1
華四強誕生:
“真正出彩的選手,都是基本功很扎實的”
經過預選賽、半決賽、決賽的三輪選拔,“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華南區域賽的前4強昨日決出!
在籌備比賽時,我們便判斷,華南賽區將會是一場高水準的區域賽。我們相信激烈、正向的市場競爭環境,會催生更多優秀的人才。
不出所料!
根據賽制規則,每位選手在限定25分鐘時間內制作3款產品,包括:原葉茶沖泡,奶+茶組合,創意茶飲等,主要從對原葉茶的理解,對奶和茶2個大品類的突破和飲品創意3個方面,考驗選手的綜合素質。
1.第一名譚偉善
▲選手譚偉善
原葉茶沖泡金牡丹
以1:30茶水比例沖泡,分三段式的萃取,以及點狀、環狀的方式注水,以達到前味有濃厚的梔子花香、后味有蘭花香的效果。
選手憑借過硬的茶葉基本知識和沖泡水平,坐穩了第一名的位置。
“茶+奶“調飲作品《紅玉》
基底茶由緬甸大葉種和臺灣野生山茶嫁接育成,茶湯明亮艷紅,具天然肉桂及淡淡的薄荷香。
創意點在于,選用了芋泥打底,食材間協調性很好,評委羅軍驚喜地給出了幾乎滿分的分值。
▲《春枝》和《紅玉》
創意茶飲作品《春枝》
這款作品最大的亮點是,茶底選用完成精制后再度烘焙的四季春茶,使茶葉苦澀青味消失,還有略微的橘子味,一款很清新的水果茶。
2.第二名許旭帆
▲選手許旭帆
原葉茶沖泡:選擇了一款8窨茉莉綠茶進行手沖。
▲原葉茶沖泡
“茶+奶“調飲作品《咸蛋超人》
▲《咸蛋超人》
茶底選用大紅袍,奶基底采用牛奶和淡奶復配,底部加入咸蛋黃,被評委羅軍點評:這是個可行的創意,讓人喝完第一口有喝第二口的欲望。
創意茶飲作品《lucky》
▲《lucky》
茶底選用蜜香紅茶,搭配去皮巨峰葡萄制成冰沙狀,底部加入蘆薈丁和少量草莓丁裝設。
茶顏悅色產品研發總監評委楊洪廣點評:這三款產品最可貴的地方是都體現出了茶的味道。許旭帆也因其亮眼的表現,成為總決賽下半場涌出的黑馬。
3.第三名陳學金
▲選手陳學金
這位選手的3款產品具有很強的系統性,表達了“新疆風味”的主題。
原葉茶沖泡選取了一款蜜香針芽純茶:
▲原葉茶沖泡
1:30的茶水比例沖泡8分鐘,用了兩種不同的沖泡方法展現茶的屬性,一杯把濃度降下來,一杯濃度很高。
“茶+奶”調飲作品《新姜茶與奶》
▲《新姜茶與奶》
依據新疆氣候制作,加入米酒和生姜,喝到嘴里給味蕾很強的沖擊感。
創意茶飲作品《新疆果味》
▲《新疆果味》
原材料包括青提罐頭果肉、紅提等,評委點評:這是唯一一款被喝完的產品,主要是杯子容量太小,反而產品本身的記憶點不足。
4.第四名郝悅
▲選手郝悅
原葉茶沖泡:選用一款輕發酵的綠茶,采用手沖咖啡的方式進行沖泡。
“茶+奶”調飲作品《四季》
▲《四季》
以芒果、沙棘汁為主要原料,產品擺盤顏色豐富,指代四個季節。
創意飲品作品《后來》
▲《后來》
以白茶、梔子花為基底,加入仙人掌果、雪梨等原料,表達濃情蜜意后的平淡真實。但評委評價稱,作品濃度不夠。
除了晉級的四強,決賽的每位選手都有自己的精彩:
有趣的是,5號選手廖庭豐將蔥花加入茶里,做飲品像在煮湯;
▲加了蔥的茶飲
4號選手周樹彬用面包盛裝飲品,既抓住評委的心也抓住了評委的胃;
▲以面包作容器
7號選手龍果十分用心,不惜延長比賽的準備時間,做好原葉茶沖泡前的溫杯工作;
▲十分用心的選手代表
8號選手林灶添,從預選賽、到半決賽再到決賽,每場都壓線通過,每場比賽都能看到成長。
▲這個舞臺,最希望看到的是成長
這也是這場賽事的意義之一。如華南賽區承辦方深圳市向日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豐所說:比賽的一個重要意義在于,通過賽制、流程、評委的專業化,促進行業人才、產品的競爭與發展。
▲現場簽到處
▲選手簽到及觀賽現場
▲展示區的飲品被一搶而光
▲每一次的專注
▲現場觀展
2
評委語錄:
產品研發,自嗨是沒用的
華南賽區的比賽,除了選手的表現,評委的點評環節也成了令人期待的時刻。
特意總結出這場的《評委語錄》,對產品研發者來講,很是受用了——
喜茶產品研發總監林子芳
▲評委林子芳
專注可以穿透一切。
每一杯產品,要每一口都有重點。如果一喝,有太多東西出來,什么都想表現,最后會模糊了焦點。做一款產品要有主角配角,不能加分的東西要舍棄,茶是核心體現的部分。
產品創新要站在普適性上,不要為創新而創新,回歸到原點還是食材。
做產品研發,自嗨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滿足消費者的口感。
國茶實驗室創始人羅軍
▲評委羅軍
2個原則:
簡單專注原則:不制造驚喜的東西不要給。
層次原則:每一款產品在口感上,都需要表現出不同的口感層次。水果茶里不僅要有果香、還要有茶香。
要和茶談戀愛,不要和茶搞曖昧。在拿到一款茶的時候,一定要體會到這款茶的甜蜜點,只有充分了解才能更好發揮茶的內涵。
奈雪的茶產品研發總監張勝斌
▲評委張勝斌
真正出彩的選手,都是基本功很扎實的。
比賽就是比產品,裝飾是不加分的。
作創意的前提是足夠了解食材。選取不同品種、產地、品牌的食材,不斷進行排列組合,找出他們之間最恰當的協調感。創意不是空穴來風的靈感,是將研發融入生活,進行的不斷嘗試。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茶拼配大師朱俊:
一款產品要回歸茶的本質,茶產地、生長環境沒有人在意,重要的是到底好不好喝。讓一個不熟悉茶的人覺得好喝,勝于一切。
▲評委朱俊
茶顏悅色產品研發總監楊洪廣
要注重食材的協調性、融合性。
▲評委楊洪廣
有茶產品研發總監陳都
產品既要有創意度,也要有喝起來的舒適度。可以通過和朋友一起嘗試,找到最大的廣譜性。
▲評委陳都
四云奶蓋貢茶顧問孟祥仁:
不要浪費食材,要尊重食材,尊重茶。
▲評委孟祥仁
通過華東、華南的比賽,《咖門》也為后來的選手總結出一個高分秘籍。做好下面幾點的,分數都不會差:
1. 做好協調性:包括產品中食材口感、顏值上的協調和融合;也包括產品和其盛裝器材的匹配度,甚至一個吸管的搭配。
2. 做好產品操作的基本功:張勝斌老師不斷強調,對于能夠進入決賽的選手,是不應該犯基本功錯誤的。這個直接反應了日常操作規范。
3. 擁有布局全局的觀念:在設計參賽的產品時,需考慮到每一款食材、原料的搭配是否合適;幾種原料組合在一起,會不會造成口感上的缺點;有沒有一些能為產品加分的小設計等等。
▲細致專業的點評
3
一個新議題:
由“新”到“茶”,新茶飲重心要轉移了!
華南賽區比賽后,《咖門》提出一個新議題:
2年前,《咖門》提出“新式茶飲”一詞。那時,行業都在強調“新”、強調“創意”。但我們覺得,行業的“新”做得已經很好了,真正帶動、支撐這個行業走向世界和未來的,“茶”是核心元素,“茶”是下一輪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評委羅軍在華東區比賽中已經指出:從部分參賽者出品可以看出,茶葉知識水平的欠缺已經嚴重影響了選手對產品創新的想象。
▲新茶飲的重心要放到“茶”上了
可見,茶有多重要。
如何提升對茶葉的掌握程度呢?
評委羅軍表示要多喝好茶、多了解茶的體系,通過對中國茶美感的表達體驗,和對中國茶體系的掌握上,提高對茶的理解。
具體來講,可以從四個方面來學習:傳統名優茶的認識和體驗,代表性樣品的審評和體驗,茶香的演繹,和茶互動進行互動,比如茶的沖泡、萃取法等。
4
總 結
產品大賽之外,華南區總決賽后,圍繞《新茶飲的上半場:顛覆與堅守》,還進行了主題分享。
▲主題分享環節
▲咖門創始人路文兵分析了行業趨勢
▲評委羅軍很有預見性地講解了新茶飲下場的升維方向
▲煮葉創始人劉芳分享了品牌對茶的科學化管理方法
▲答案茶創始人從跨界角度,為新茶飲帶來了一個互聯網思維的新解讀
至此,華南賽區比賽正式結束,晉級的4位選手將參與到上海總決賽的選拔。
▲深圳市向日葵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立頓
▲恒天然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安佳專業乳品
▲更多現場展位
華東、華南賽區的比賽已經結束了,想參與的同學,可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參與西南、華中賽區的比賽。
<<<點下面藍字,了解更多新茶飲大賽信息:
50萬獎金,立頓冠名,湖南衛視支持:“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開賽在即!
END
內容管理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 視覺:JIRFEI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商務合作(任一即可)
微信1:mengmeng478469
微信2:15038337010
微信3:Taylor0802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