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店真的是位置決定一切?這位咖啡店主道出了6個真相

    “6賠3平1賺。”對開咖啡館的來說,這個說法不新鮮了。


    但擺在今天來講,情況似乎也并未好轉多少。據《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飲品生態發展報告》——


    2017年咖啡館全年關店數達到了近6萬,呈負增長。


    今天的推文,來自一個有開店經歷的店主,他用這些年踩過的坑,告訴你咖啡館難賺錢的6個真相。



    很多想開咖啡館的人找到我,通常是看到一個他認為好的物業(地方)不知道做什么,然后向我詢問一些細節,于是會產生這樣的對話——  


    我:“開咖啡館招到好員工很難。”

    他們:“有什么難的,我有很多個XXX朋友,都能當靠譜的店長。” 

    我:“這個地方做推廣會有難度。”

    他們:“不會的,我朋友多,到時候每個人來一次就可以了。”


    然后他還會列舉他和那些朋友常常去哪家店,服務特不好,好像他們做這件事,就是為了提升行業標準。


    遺憾的是,他們后來又會找我:“你身邊有沒有好的咖啡師啊?”“我想做個營銷,你幫我寫個文案唄。” 


    如果一個人打算做生意/創業,以賺錢為目的,不建議先選具體事情,而是先選對一個行業。  


    我問很多生意人的第一桶金怎么賺到的時候,他們的回答通常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賺到了這些錢。”這不是他們謙虛,事實的確如此,說他們比同起步的人天資聰穎,我看未必。


    咖啡廳如果算行業,起碼一線城市3年以內,二線城市5年以內并不適合成為第一桶金的選擇,尤其是新手。  


    咖啡店大多數不賺錢,但每個城市都有賺錢的咖啡店,至于究竟要不要開店,下面這幾條你可以當作貼士,也可以當作“攔路虎”。



    真相1:不得不承認,選址決定一切。


    顧客為什么要去你的咖啡店?


    這應該是一家店的賣點,但并不是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賣點。


    有人說:我的咖啡店有咖啡,說出這種話的不在少數,我真的無力反駁。


    有人說:我這附近沒有咖啡店。那么為什么沒有呢?是大家都沒看到商機還是以前開過倒閉了?


    有人說:我的店飲品種類繁多,服務周到,這不是任何店的基本要求嗎?


    ▲我的店里有咖啡,這個理由竟讓我無言以對


    我很難說服這些人,見過這么多店,我看到賺錢的只有這一個理由。


    “我的店交通方便,潛在客戶/周圍的人選這家店決策成本最低”


    商業/服務行業,有句話說的好:位置(選址)決定一切。


    不同的地段租金差距巨大,從經營上理解,今天你多付出來的這部分房租,是為客戶每次來節省出來的路費加時間成本,你是在替客戶考慮,而客戶只在乎自己能不能花最少的錢滿足自己的要求。


    星巴克也寧愿在高地價的地方租3~7個店面,而不會在不方便的地方安插一個孤島,他們想的清楚:有名如星巴克,也不會有人大老遠的去體驗。


    基于這個觀點,我認為一些偏僻的網紅店,無論把噱頭搞得多么足,持續下去都會是非常困難的。



    真相2:能撐得住3年,店倒掉也難


    帶小店情懷創業的,多數是想自創品牌的人,我建議在選對一個地址的前提下,做好至少兩年的心理準備,這兩年養客。


    服務行業還有一個經驗:一家店如果能撐得住3年,那么這家店倒掉也很難。


    這3年能幫助你調整好經營類目,訓練好你的行業嗅覺,培養你客戶的消費習慣,即使之后你想另起爐灶,也可以快速把一家店做到現有程度。


    ▲兩年養店,要耐得住寂寞


    我認識很多天使投資人的投資理念是:看這個人之前把生意鋪開到什么程度,他就會認為下一個生意大概率能做到這個程度,而且速度會很快,對天花板看得也清楚。



    真相三:錢,永遠比你想象中花得快


    不管做什么生意,先要準備好啟動資金,開一個咖啡館要準備多少啟動資金才夠呢?


    我的建議是(一年房租+裝修費用)X2~2.5倍。


    一年房租35萬,裝修軟裝硬裝55萬;你準備的錢最好是180萬以上。錢準備的不足,在接下來經營過程中會有點聽天由命的感覺。


    很多服務標準會因錢少降低,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本來2年能積累起來的客流,可能會被延長到3年。而且店一旦經營起來,錢的消耗速度遠超過預期。


    ▲設備、裝修都是燒錢的地兒


    很多有經驗的投資人用數學模型核算公司經營數據,在體量足夠大,模型足夠精細的情況下或許可以滿足。


    但是你開一家小店,市場、客戶是不跟你算賬的,砸壞你一個機器就是3000的現金,停業你一周就是10000的房租。動不動就要采購,每次采購的東西號稱固定資產,會計記賬的時候看著欣慰,但轉讓的時候沒人認可它的價值。



    真相四:空間才是一家咖啡廳的“產品”


    咖啡廳和咖啡的關系沒想象中那樣大。


    很多準備開咖啡廳的人,理由很奇怪,比如一個人說他之前面包做的很好吃,朋友圈賣的都很多,他想開個線下咖啡廳,這也是他線上客戶的線下據點,我反問他為什么不做個面包坊呢?


    ▲烘焙和咖啡都不是關鍵,空間才是


    還有個人說他家附近咖啡廳人很多,尤其是晚上,但是去過的人其實都是去喝酒的,那里的酒并不算好,他想去那里開一下,畢竟他做過酒吧,我反問他為什么不直接開個酒吧?


    在人們眼里,咖啡廳可以囊括一切,比如甜品,酒水,面包,甚至餐飲。其實專門做一家以上述名字為特色的店,運營起來遠比咖啡廳要簡單。


    現在我去咖啡廳約朋友聊天,一定會在這家店點至少一杯咖啡,因為點單是我對這家店起碼的尊重。很多人對咖啡廳不理解,為什么必須要點單,為什么要茶位費,其實人們對這個行業最大的誤解是,以為咖啡廳的產品應該是咖啡,其實咖啡廳的產品是空間。



    真相5:別幻想你的朋友圈,能撐起一家店


    開好一個店,有一個必要但不充分條件——付出辛苦,付出了不一定能成,沒付出必定失敗,這道理也適用于很多事。


    一旦你有了一家店,每天待在這里是最起碼的要求,只有這樣你才看得到形形色色的顧客,他們需要什么,來你店的目的是什么,你要怎樣做出調整。


    只有坐店你才能讓常來的客戶有歸屬感,他們認識這里的老板,會讓他們相對愿意來這里。一旦客人來的這天你恰巧不營業,你的印象分會直接變成負數。


    ▲有朋自遠方來,卻不一定會買單


    開店(任何店),你身邊大多數的朋友一定會過分承諾,比如“我到時候一定光顧”,“我到時候帶朋友來你的店“。開店的人可要記住,你面向的客戶是那些覺得你環境舒服,來去方便,價格合理的人群,如果你的朋友恰好在其中,那他理所應當成為更忠實地客戶。


    但是如果你的朋友不在其中,也不要勉強。而且開店初期,沒靠著身邊的資源就把生意做起來,對這樁生意是個利好,因為這是生意本身的價值,而不是創始人的個人魅力賦予它的光環。



    真相6:星巴克是星巴克,你是你


    有個前星巴克員工曾這樣和我說:“你們是咖啡廳,而我們是星巴克。”口氣狂妄,但是事實。


    很多人去一個城市會先找星巴克落腳,很多人午飯后愿意去星巴克排隊,還有很多人愿意拍星巴克的杯子表示自己在喝。而這些并不是一個小品牌,或者談不上品牌的小店可以相提并論的。


    ▲噱頭別出現的太早,做好服務是基礎


    你說你家杯子好看,每個人來都會拍照,以此帶來傳播,我信,但是以后生意就很火爆,我不信。做好服務是基礎,噱頭出現的太早,會讓人們忽略了你的核心賣點。而且剛開始做生意,盡量不用巨頭的模式比對自己的模式。


    雖然說現在有不少大資本在布局咖啡行業,但風口還沒來,多數的人做事情還是要考慮現有的生存。


    至于風口,人們說有了這個,豬都能飛起來,我是相信的,尤其是順著趨勢做事情會遠比逆著趨勢簡單,如果以賺錢為目的,那我會建議人們別做某些事,但是我還是想和那些在一些行業摸索很久的創業者說:


    如果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就應該堅持,哪怕很累,哪怕短期內看到很少的現金回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個人能力素質的提升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看了以上6個真相,你還有哪些補充嗎?歡迎留言分享~




    點下面藍字,了解更多新茶飲大賽信息:

    50萬現金,尋找“新茶大師” | 2018新茶飲大賽

    權威機構加持,2018新茶飲大賽正式開啟!

    報名開啟!讓新茶大師,在這里誕生 | 中國首屆新茶飲大賽

    點擊下方對應賽區的圖片,長按二維碼識別;

    報名新茶飲大賽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文章經授權轉載于公眾號早上工作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34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19日 07:29
    下一篇 2018年3月19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