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企業又迎大考:門店越開越多,員工住哪兒?

    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近段時間的北京群租房整改,餐飲恐怕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最近,一大波餐飲老板,為給員工找宿舍跑斷了腿……



    1

    為租房,老板們焦頭爛額


    包吃包住,是不少城市餐飲企業服務員的標配。然而,最近,北京的餐飲老板卻為了員工住宿傷透了腦筋。


    前幾日,采訪淮揚府總經理洛揚。一見面,洛揚就說:“這幾天為了多租些房子做員工宿舍,每天都在到處跑。”


    起因在于11月中旬的北京群租房火災事件。之后,相關部門就加強了對群租房的整改力度。新政規定:出租房屋的人均面積不能小于5平方米,一個單間不能超過2個人居住。


    由于整改措施嚴格,房東也不得不對租客下了逐客令,限期搬走。


    “現在只能先多租些房子,讓員工分開住。可是這時候很多人都在找房子,我們還需要離店比較近的房子,就更難找了。”洛揚和幾個管理層人員不得不分頭找房。


    ▲為員工住宿傷透腦筋


    聯系了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蘇州等多個城市的十幾位餐企老板,了解到:大多數餐企的員工宿舍其實都是群租房形式,在餐廳周邊租房作為員工宿舍,設置上下鋪以節省空間。這樣一來,每個員工的住宿成本在400~800元之間(不同城市略有差異)。


    目前,其他城市雖然沒有北京整改嚴格,但對各家餐企來說,也是一次提醒。同時,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擺在各位老板面前:員工宿舍究竟該怎么管理?


    2

    員工住宿問題的解決方案


    其實,今年上半年關于群租房的政策就已經出臺。但真正讓老板們想不到的是北京這場大火,也讓老板們措手不及。


    渝是乎酸菜魚創始人王勇說:“這幾天,天天開會都在強調員工宿舍的管理問題,想找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聽說有些餐企都給員工放假了,讓他們自己找房子去。”


    除了發動員工,更多餐企仍傾向于統一管理,或者干脆拿出一個解決方案。


     1 

    租賃更多商品房


    根據北京人均不能小于5平米的政策,很多老板最直接的辦法是:租賃多套商品套房。


    據了解,喜茶給員工的標準就是三室一廳,住6-8人,宿舍距離里門店大約20分鐘的路程。由于喜茶的門店多位于市中心,在員工宿舍上支付的成本也多高于同行業。


     2 

    與第三方公寓合作


    除了北京,上海也在大力度嚴查群租房。“讓員工住得舒適一點,同時也要考慮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彩泥創始人王文淵說。


    彩泥制定了兩個方案調整員工宿舍,其中一條就是與第三方公寓機構合作,把全國各地的員工宿舍打包進行合作。


    ▲與專業的連鎖公寓合作


    喜茶也和國內最大的企業員工連鎖公寓服務商簽訂了全國戰略合作,“一站式”解決員工住宿問題。喜茶人力總監Frank說,在員工住宿問題上,公司不做太多的成本管理要求,更多以員工舒適為主,“他們平時都很辛苦了,所以希望能休息得好一點。”


     3 

    提高住房補貼


    “或者取消員工宿舍,員工可以自己租房。”王文淵介紹,目前,讓員工自己租房和與第三方公寓合作,這兩個方案都在進一步的研究和細化。


    渝是乎酸菜魚也計劃提高員工住房補貼。過去的住房補貼在每人500-600元;大面積清查后,房租成本上漲,補貼預計提升至800-1000元左右。


     4 

    改員工宿舍為公寓


    品牌主陣地在江浙滬地區的有家酸菜魚,打算由公司出面,“把員工宿舍改成員工公寓”。


    有家酸菜魚創始人張小平介紹,現在有很多中小型酒店式公寓,他們計劃按照租房新政的標準租下足夠的公寓,公司統一配備公寓設施,讓員工可以“拎包入住”。


    ▲把員工宿舍改為公寓,讓員工更有歸屬感


    張小平說,“員工住宿成本會提高,但新方案落實后對企業管理和品牌形象都是有好處的,這部分成本也是企業應該承擔的。”大多基層員工都是孤身在外,這樣能讓員工更有歸屬感,有利于員工忠誠度的培養。


     5 

    去宿舍化,增加小時工


    渝是乎酸菜魚采取了更大膽的做法:去宿舍。


    王勇提到,其實在去年公司就計劃走“去宿舍化”這條路,從調整用工結構入手,增加小時工的用工人數。


    “今年企業有1/3是小時工,計劃到明年年中,將這個數字升至1/2,把吃住的錢補貼在員工工資中。”在王勇看來,“去宿舍”是一個趨勢,也是中國餐企必須走的路。


    3

    關于員工宿舍,老板們還有這些難題


     1 

    用工成本越來越高,錢要怎么賺?


    “這幾年餐飲是風口,很多新餐飲出現,在沖擊市場。”王文淵說,新餐飲沒有品牌力,開店時會用高薪吸引員工,無形地拉高了餐飲業的員工薪資標準。“今年上海餐廳的基層員工薪資已經破了4000元。”


    據他預估,群租房的單人住宿成本在400~500元之間,如果采用第三方公寓合作或提供住房補貼,每個員工的住宿成本要提高到七八百元,“這對餐企運營成本是一個很大的壓力。”


    ▲住宿需要考慮到營運成本中


    張小平也計算了調整員工宿舍后的成本,改成員工公寓后,以每個店增加4000元住宿費用來算,一年單店增加近5萬元成本。


    而在王勇看來,餐飲用工成本上升,是一件“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目前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餐飲成本將會有整體上漲,包括房租成本、食材成本。干苦力的人沒了,運輸費用也會大幅上揚。”


     2 

    沒了宿舍,員工還愿意來工作嗎?


    王勇提出,麥肯并沒有提供員工宿舍,所以才考慮自己企業“去宿舍化”。


    從管理角度來說,這能有效降低員工宿舍的管理風險和管理難度;更長遠來說,采用“小時工占較大比例”的用工結構,能將一份復雜工作拆解,這樣,任何一名普通員工都能勝任,這對企業來說是長期利好。


    但也有觀點認為,去宿舍化對于大部分企業并不適用。


    張小平表示,現在基層員工薪資有限,租房最低也要500元以上,而且可能租房距離門店距離較遠,“員工的資金和時間成本較高,所以他們可能更愿意選擇到有宿舍、生活成本更低的企業去工作”。


    ▲妥善解決員工住宿問題是企業留人的加分項


    井格重慶火鍋人力資源總經理高敏也說,無論別家如何調整,短期內他們不會取消宿舍。


    “員工來了就是一家人,一旦取消宿舍,他們將獨自面對自己找房子的問題,生活壓力變大,工作成本提高,也會對企業失去情感鏈接。”高敏說。


    4

    結語


    “讓員工把公司當家,就要把員工當家里人對待。”在餐飲企業,大多基層員工都是孤身在外,企業對員工宿舍的重視與否,直接與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相關聯。


    以海底撈為例,不僅給所有員工租住配有空調的小區住宅,而且距離店面走路不能超過20分鐘。夫妻兩人都在海底撈的,還必須考慮讓他們單獨一個房間。不僅如此,還配備了保潔阿姨和可以上網的電腦。


    在王品,新人到門店報到的第一天,他的老師會給他盛第一碗飯,到宿舍幫他鋪床,帶他去買生活用品。這種細化到每個流程的“新人關懷機制”,也讓王品的員工流失率控制在5%。


    說到底,員工宿舍不僅關乎安全,更關乎組織力——做好后勤保障,才能讓員工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狀態。


    餐飲企業要不要“去宿舍”化?對于員工的住房問題,你是如何管理的?歡迎留言分享~




    報名方式

    普通席位報名已滿額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END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文章經授權源于餐飲老板內參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553.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12日 07:34
    下一篇 2017年12月12日 08: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