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羅看茶 | 火成現象級的喜茶,是在收獲時代變化的紅利


     


    這篇推送來自茶行業資深人士羅軍。


    從今天起,他將在咖門正式推出全新個人專欄《老羅看茶》,以看得懂的專業視角,和你一起觸摸茶飲未來。  


    第一期,是他在第七屆全國茶產業經濟研討會上的演講。透視“喜茶現象”背后茶飲行業的發展趨勢,并提出未來商業機會的三個增長點。


      一起跟著老羅看看——




    咖門》專欄作者:羅軍

    《中國茶密碼》作者

    資深茶葉品牌顧問策劃

    茶香書香品牌創始人


      1  


    喜茶為什么“熱”?


    首先,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喜茶是什么——


    它專注價值模型,從低端市場顛覆,來促進增值。


    喜茶的創始人聶云宸是90后,他的目標是做“茶飲的年輕化”。


    去年年底的時候喜茶有50多家門店,今年原計劃是再開50家,到100家。到今年9月已開了30家,還有40家將在今年最后一個季度開,所以到今年年底,預計會有120家店。


    ▲喜茶在上海的新門店


    喜茶去年拿到1個億的投資,而且聶云宸還在控股。這就意味著,他的溢價能力非常高,他的估值是5至10個億。


    對于喜茶來說,他未來的挑戰在于供應鏈和團隊管理。我們把這一塊叫做效率模型。


    整個中國茶現代調飲品牌有兩個挑戰:一個是價值模型挑戰,我為消費者提供什么產品;第二個是效率模型挑戰,我怎么把這個事做得更好。


    我把喜茶定義為:專注產品,低成本試錯,從低端小店市場顛覆式創新突圍成功。


    這里有一點要說明:中端模式,一定是世紀之戰。


    所有行業都是,最后都是中端大戰,包括餐飲,包括消費。高端不是,低端也不是,只有中端是大戰。


    ▲中端模式將會形成一場大戰


    高端出不了規模,而低端奶茶店迭代特別快,只有升級到中端才能保持相對穩定優勢和較大規模。


    為什么?很重要的原因是時代變了。曾經,我們的目標是不能和爸爸消費一樣的,現在則是不能和哥哥消費一樣的——迭代特別快。


    所以很多新品牌,在平衡效率和價值模型中謀求生存迭代。但是大部分沒有找到自己的價值模型,仍在不斷嘗試。


    要找到價值模型必須經過時間沉淀,前期創始人心態必須放下來,想一年內就成功,其實是不太可能的。



      2  


    “喜茶現象”背后:積溫與效率

    1

    2015年,20元


    積溫到了。年輕人的茶時代到了。


    這里有兩個數字,一個是2015年,一個是20元。對調飲茶來說,其實是劃時代的兩個數字。


    2015年。意味著90后全面進入主流的活躍消費市場。喜茶整整迭代了3年之后,到2015年踏上了90后的消費市場,這意味著有3年的90后消費人群貢獻給他。


    但即使有3年的消費人群集中貢獻,90后仍然表現的,對這個產品的消費是不夠有信心的。


    20元。過去的奶茶是幾塊錢做起的,一定要做到20元,它里面的兩個成本和成分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意味著可以不用低端碎茶,也可以不用工業奶精了。


    ▲20元是一個產品的臨界點


    喜茶今天開始挑戰30元的產品了,意味著他的品牌溢價上來了,可以測試消費者預期了。


    但是當初,誰先達到20元,誰就先進入這個市場。


    之前我們做的時候,上來就是30元,因為我們太喜歡星巴克了,所以就學星巴克把價格定到30元,但實際上30元的成本構成是有問題的。


    上海市場最嚴酷的地方就在于,會造成成本結構的變形。而喜茶因為是從廣東的小城市發展起來的,所以他即使是20元,原料成本也不輸于30元的店,因為他的人工成本和租金成本大大節省了。


    2

    排隊的店本身就是一種產品


    • 排隊代表了一件事,是年輕人消費權的集中釋放。


    如果年輕人想喝茶,都是在父母邊上,分個小茶杯喝一點,他永遠沒有話語權,因為他不管怎么說怎么做,有話語權的人都會認為他是錯的,他不懂,所以年輕人缺乏消費自信。


    商業就是要讓用戶有自信,用戶沒有自信商業就不會成功。


    • 排隊本身就是一個符號,因為他傳播了一個社交屬性。


    互聯網時代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看這個消費者參加了這個消費活動之后,是否擁有了社交貨幣。


    ▲排隊本身也是一種產品符號


    就像我們很多人都會追劇,如果昨晚看了孫儷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第二天到公司很容易就開始社交了,如果不追劇,別人就沒辦法和你交流,接不上話。


    • 個性化與新媒體傳播,“網紅”本身就自帶流量,所以營銷一旦注意力集中,根本不需要傳統的廣告宣傳。


    聶云宸的特點是很有個性,有人說他產品不好,他可以買500元一斤的茶原料做給別人喝,別人馬上說好喝了。這里就有一個鮮明的屬性,永遠別把用戶當傻瓜,其實原料好不好用戶是喝得出來的。


    一個很有意思的點是,做新式茶飲項目的,對自己的定位普遍是“中國茶的星巴克”。但我和聶云宸聊的時候,他說我從來沒想學星巴克,我不研究星巴克,我只研究產品,我不care星巴克,我只在乎自己的用戶。


    • 回歸茶和后工業文明。


    現在是工業過度時代,工業表現得無所不能,什么都可以模仿出來,什么都可以添加。可是人們一旦試過天然的東西之后,對添加的東西就會非常敏感了。


    茶就滿足了這個屬性,從奶茶到新茶飲,就是從人工合成的口味到相對天然的口味。


    3

    喜茶、星巴克、天福的業績比較


    ▲喜茶、星巴克、天福業績對比


    這里我們看下天福的數字,最新財報:今年上半年營收7.789億,凈利潤一億多,估值32.89億。和我們五年前的判斷一樣,而且還在往下掉。


    但是我們再看喜茶和星巴克。我們說一家好的賣茶葉的店,平均業績大概是100萬/年,星巴克平均業績是單店45~60萬/月,而喜茶單店業績是100萬/月。


    再看客流。普通的項目,正常一天有一百個人,就特別好了。如果是我們傳統的茶館,打電話邀約都很難有人,有二三十人就非常好了,我們主要的矛盾就是客戶不足,因為客戶已經不滿足于你提供的產品了。


    星巴克大概是500人/天,實際是300~600不等。喜茶是1000人/天,最高可以3000~4000人/天。


    喜茶的估值有多少?如果按100家店來測算,一個單店一年是1200萬,100家店就意味著一年是12個億的銷售,算上有些店是下半年開的,打個折也有10億銷售額。這個行業的利潤基本上可以到25%,那他的利潤就有2.5個億。


    現在說喜茶的估值到30個億,我本來還不太相信,今天算算,是有可能的。因為資本只投未來,不投過去。



      3  


    調飲茶市場的未來趨勢


    1

    調飲茶市場空間有多大?


    這里我們先看兩個報告:


    ▲現制現售飲料市場和新茶飲市場規模

    (點擊查看大圖)


    一個是整個現萃調飲市場未來超過千億,其中茶飲占50%左右,大約在400~500億。


    第二是茶飲連鎖行業的發展階段:


    ▲茶飲連鎖行業的發展階段

    (點擊查看大圖)


    這里大家可以看到,80后還是喝奶茶的,但是90后喝的,雖然還叫奶茶,但已經是可以感受到中國茶魅力的飲品了。


    一個重要分水嶺是2015年,即前面說到90后全面進入主流活躍消費市場。如果誰在之前能有3年時間進入市場,那么在2015年的時候就會占據一個非常大的市場。


    小罐茶也是在2015年整體發動市場的。


    新式茶原料市場規模,如果倒推的話,調飲原料茶每年可以消耗掉33.75萬噸茶葉,這個行業增長會非常快。


    ▲新式茶原料的市場規模



    2

    三個增長點,三大增量來源


    • 商業機會三個增長點:


    將成本降到最低——結構;

    將效率提到最高——算法;

    將體驗做到最好——服務。


    第一個是成本降到最低。


    今天講到成本降低,已經不是絕對成本降低,而是結構成本降低。如果我們可以把結構成本降到最低,用戶就會享受到最高效益。


    第二是大家都在做的效率,實際上是一個算法模型,是一個數學問題。


    第三體驗做到最好,大家都在做,包括小罐茶也是體驗上提升。


    ▲體驗上做提升


    如果做調飲茶,舉個例子,之前在上海,一點點排隊非常火,但是做一點點的這個人是個博士,他原來不是做茶的,他是用算法模型設計他的整個菜單、整個管理,最后做到效率取勝。


    • 茶飲市場三大增量來源


    消費人群——從存量到增量;

    消費模型——從純茶到調飲;

    消費屬性——從審美到健康。


    消費人群從存量到增量;消費模型從純茶到調飲,調飲茶是一個最大的增量來源。消費屬性上,從審美到健康。


    我們過去實際上過分關注了審美屬性,而健康屬性關注不足。


    我每次講茶,幾乎所有人都會問我兩個問題,一是喝茶會不會睡不著,二是關于茶的農殘問題。包括方舟子也是挑戰茶的健康問題。那背后的核心是,我們對于茶的科學普及還不夠。


    看整個茶史,其實是消費端一直在左右生產端,并不是哪個神仙憑空發明出來的。


    • 價值模型與效率模型:為什么誰學星巴克誰死?


    在品牌前期,是價值模型優先,在后期,是效率模型優先。


    有一句結論性的話:在調飲茶品牌,誰學星巴克誰死。


    因為整個誕生背景已經不一樣了。星巴克是80年代工業化時代,在過去白領階層發育的情況下,才發育出星巴克來。


    ▲如今星巴克也開出了社區體驗店


    在全國,整個星巴克有2000多家店,但是僅在上海市,星巴克店數幾乎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一。有一個指數是多少人支撐一家店,美國是3萬人一家店,上海是5萬人,覆蓋度非常高。


    再轉過身來看,為什么海鹽茶會火爆?背后主要原理是營養學原理。


    18到30歲之間的消費人群,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轉變。


    18歲之前我們在長身體,我們要關注營養的攝取,需要補充營養。30歲之后,人的代謝功能開始退化,這就是為什么針對這種人群,推純茶推銷的掉,就是因為他們“吃飽了撐的”,需要輔助消化。


    所以茶的其他標簽會有很多,茶是中國人最舒適的飲料。現在生活好了,有那么多東西可以吃,被那么多東西引誘,那我們怎么辦?


    有一個手段是外向型的跑步鍛煉,所以白領的廣場舞是馬拉松。而內向型的,喝茶最天然健康的代謝。


    這就是平衡營養學的范疇,所以純茶是最好、最天然的飲料。因為它不提供熱量營養,但是可以平衡營養。


    但是18~30歲怎么辦?


    ▲“奶蓋茶熱”背后的營養學原理


    這群人是剛剛開始全面接觸世界的人群,他們是最好奇的人,會把世界上所有東西都試一試,年輕人有試錯的成本。如果他們要試試茶,該喝什么?當年我們推導出一個產品——海鹽茶,也就是喜茶的主力產品芝士奶蓋茶。


    • 縱向屬性與橫向屬性


    互聯網時代也好,交通發達也好,造成一個結果,就是我們的縱向屬性越來越弱了。


    以前我們到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說當地方言的,講普通話的少,然后我們只吃這個地方的特產食物,只喝這個地方的茶,這就是縱向屬性。


    但到了80后,特別是90后這個時代,全面進入了橫向屬性。


    在上海,我判斷一個年輕人開放度夠不夠,吃頓飯就知道了,看你吃不吃辣椒。如果不吃辣椒,那這個人基本上還是在縱向屬性,還是一下班就回家的人,因為他沒有與外地朋友的接觸時間,家庭把他封閉了。


    現在基本上都是橫向屬性。這個屬性不僅僅屬于90后。現在有個最新的概念,叫“空間平權”。其實我們在任何空間,比如我們在安溪,也可以享受到全世界最新的東西,這個叫空間平權。


    但不是90后也不要那么危機,不要向90后妥協,擁抱橫向屬性就行。



      4  


    茶行業升級機會:聚焦“第二象限”


    1

    關注第二象限的增長


    我把茶分成三個象限,第一是工業飲料茶,第二是現萃調飲茶,第三是傳統泡飲茶。


    過去很多人是從傳統泡飲茶開始接觸,有一部分是從第一象限開始,像八馬也做了很多第一象限的業務,但是現在第一象限受阻。


    未來增長最快的一定是第二象限,而且第二象限的增長一定會超過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將會提速增長


    我們現在消費者都會問,能泡多少泡?這就等于賣車,人家看到所有車,都問你能不能當跑車當賽車,這很荒謬,因為我們只需要一輛代步工具,沒有必要定義到跑車賽車的級別。


    茶也是一樣的,除了很特殊的茶,所有的茶都可以三道結束、換茶,因為90%的營養物質都在前三泡。


    全世界有超過一半的茶都是添加東西喝的,我們要習慣和接受調飲。


    如果不開店,你可以去做供應鏈。因為互聯網時代,大家講究協作,我可以做這個產業鏈的某一點。


    如果大家能夠按照調飲茶的供應鏈要求去做,也就很好。怎么做?三性原則:安全性、穩定性、可供性。


    2

    茶應該進入全生命周期管理


    過去我們以銷售為英雄,只要茶賣給消費者就結束了,不管用戶喝不喝,其實是有問題的。所有茶,賣給消費者沒喝掉的,就是耍流氓。


    所以我這里有一個三分之一中國茶消費理論模型,基本上全部茶產量有三分之二賣給了消費者,但其中又有一半是沉沒在消費者的各個渠道里沒有消費掉,我自己也有一大堆茶剩在家里和辦公室里,許多茶打開沒喝完已經不新鮮了,實際上是浪費掉了。


    所以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上,要關注和保證茶在各個生命階段的品質,這在本質上是用戶邏輯。


    3

    擁抱未來就是擁抱年輕人


    年輕人追求的是社交功能,復雜的文化可能就要靠邊站了,因為對年輕人無效了。


    ▲社交價值同樣是品牌設計的思考維度


    年輕人壓力過大,沒有時間思考古人是怎么活的,更多的時間是給了互相之間交往的快樂。所以我們還要做什么復雜的品類和枯燥的故事嗎?


    現在我去考察一個茶葉品牌,只要他們三分鐘講不清楚自己產品,我就擔心了。我還是個做茶的專家都記不住了,那么對消費者來說肯定是無效的,本質上還是效率模型。


    喜茶收獲的是整個時代變化的紅利。


    不用擔心年輕人喝調飲茶,因為過了30歲他們還是會進入純飲茶的。大家要抱著開放的心態來發展新的茶業業態。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溪午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69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12日 23:50
    下一篇 2017年10月13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