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有獨特的風格、又能突出品牌的調性,是一家咖啡館對設計的基本追求,而這往往很難達到。
這里有10個空間設計師的理念,建議收藏起來,一邊研究一邊找靈感~
”
利用線條,打造形式感
布拉格“proti proudu bistro”咖啡吧采用了“電流與連接”的主題,主墻面由白色穿孔膠合板制成,形成了網格,從電線到帶有每日菜單的卷筒紙,所有的元素都可以連接上去。
電線網從開關延伸到柜臺的后面再到餐桌之上的燈具,增強了員工與顧客之間連接的主題。
▲所有擺放整齊的線路,形成一種藝術感
模塊化,用植物凸顯特點
建筑設計公司槃達在北京完成了當地一所咖啡廳的室內設計,設計采用回收舊鋼筋作為模塊的分隔物。
將綠色植物引入設計,也在試圖成為鼓勵國內其他城市,實行相應綠色舉措的先例。
▲用植物打造的模塊
可以變化的空間,滿足不同需求
Underline是零壹城市建筑設計事務所設計并投資的一家具有多重功能的咖啡廳,項目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東部軟件園內,園區內外匯集了大量的創業公司,周邊租金不菲卻幾乎沒有適合洽談的場所。
為了滿足這些公司對于辦公、會議和交流的需求,Underline通過空間的自由組合,可瞬間將單一功能的咖啡廳變身為Cafe+會議室或Cafe+辦公室。
▲可以變化的空間,滿足更多場景
利用自然風光,與樹木共生
建筑事務所在考艾國家公園邊上建造了一間奢華的咖啡店,考艾國家公園是泰國必去人氣景點之一。
自然之景為咖啡店提供了優美的氛圍,讓顧客在一個簡約低調的居所中休憩放松。
▲將咖啡館與自然融為一體
巧妙選址,鬧中取靜,自由呼吸
韓國大邱市市中心就像是一個混凝土建筑森林,那里道路狹窄,小巷密布,INEX設計事務所在這里設計了一個名叫“mu-a”的咖啡咖啡廳。
這個小餐館使用了懸臂結構,其二層體量懸空架設在人行道上方。建筑的大門被設計為街道和建筑之間的緩沖空間,將安靜懸在空中的店鋪和熱鬧的大街隔開。
▲別出心裁的取景
保留傳統,打造文化感
項目位于京城知名的琉璃廠古文化街街口,原本是一家經營中國書畫出版物與古籍圖書的書店。店面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政府統一興建的鋼混仿古建筑,總面積約300平米,地上二層,地下一層。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以往書店的單一模式已經無法吸引讀者,如何對傳統書店進行升級,是每一個書店經營者考慮的難題。榮寶齋咖啡書屋就是嘗試將書屋與咖啡廳進行業態混合,以復合的經營模式和多樣的體驗來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
▲現代的藝術感和傳統文化感結合
與當地環境結合,自帶美景光環
機張郡以優美的海岸景觀聞名,清澈的海水拍打在形狀奇特的巖石上,和岸邊約30英尺高的松樹林一起形成獨具特色的風光。
俯瞰海岸便是waveon咖啡館,一個500平方米的建筑,由IDMM建筑師hee soo kwak設計,在那里可以隨時享受沙灘和巖石海灘。
▲將自然景觀打造成“賣點”
懷舊主題
琳瑯滿目的單車行,香氣氤氳的咖啡味,一群東南西北過來的騎友,從每天十點開始,構成了魔都這家永久騎行CAFE的日常。
▲這樣的自行車可以說很有特色了
有趣
由overtreders W設計的一間咖啡吧“hangop”有著“掛起”的意思,同時它也是源自荷蘭的一種餐后甜品。
咖啡吧的名字作為設計理念既應用到了建筑內部,也相應的為其上空所架設的起到內外室視覺連接效果的欄桿,提供了一個素雅的背景環境。
▲圍繞“掛起”,理念很有意思
藝術
在雅典的基克拉迪藝術博物館,坐落在商店旁邊的咖啡廳的室內設計,受到整個博物館展出的藝術收藏品的影響。
▲藝術氣息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lu4967
文章經授權整理自工業設計俱樂部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