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店日記 | 開咖啡館2年賠600多萬,最后被逼到賣盒飯


     


    開家咖啡館究竟有多難?


    被朋友稱為“生意天才”的阿堅,在快消、建材、家居、娛樂4個行業干得風生水起,卻在咖啡館上2年賠了600多萬。


    從衛生間小細節、到運營管理,“全都在踩坑,幾乎沒做對一件事”。來看看有哪些值得汲取的教訓——



    一:
    高逼格經營,卻敗給裝修細節


    開餐廳之前,阿堅主要精力在開KTV,五六家店的生意都很火爆。因為一直想開個咖啡館,他找了個專門做西餐咖啡的餐飲管理公司,進行籌備。


    咖啡館一共有1000多平,定位為咖餐廳,除了咖啡,還賣輕食和簡單的西餐。


    為了減輕成本壓力、提高坪效,大廳之外,另做了6個包廂。包廂里可以吃東西喝咖啡,也能開會播放PPT,同時還增加了娛樂系統,可以看電影、K歌。

     

    白天時段做咖啡和輕食,晚上大廳變身酒吧的感覺,有樂隊演出,也提供喝酒,營業至凌晨2點。

     

    多業態融合正好切中了潛在消費者的需求,餐廳一開業就很火爆,很多顧客第一次消費完就辦了儲值卡。


    ▲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最初生意十分可觀


    然而到后來,這么美的環境,卻因一個臟兮兮的洗手間掃了興。

     

    餐廳裝修時,為了配合氛圍的打造,洗手間地面使用了水泥自流平材質。而這種地面一旦沾水,就會看起來臟兮兮的,打掃起來特別費水。


    阿堅說,不知是不是巧合,洗手間問題暴露以后,儲值卡會員就逐漸下降,消費完卡內金額的會員也不愿意再充值,增加儲值贈送力度都沒用。


      咖 評  


    洗手間的潔凈程度,是衛生情況的縮影。咖啡館的消費人群,顯然是在意環境衛生的。


    除了美感,裝修也要兼顧實用性,公共區域的裝修材質要易清潔、耐受力強。華而不實的裝修,可能不僅不會加分,反而會成為餐飲運營的負擔。



    二:
    開業一個月遭遇修路攔截


    店開在當地臨近主干道的酒吧街,聚集著不同風格的咖啡館或者酒吧。


    這條酒吧街周邊是一些大型寫字樓和青年社區,白天寫字樓的白領和老板源源不斷,晚上注重情調的時尚人群“慕名而來”,阿堅對選址還是很滿意的。


    可開業不到一個月,門前就開始擴路,雙向六車道要改成八車道。


    ▲剛開業就遭遇修路


    而擴路后又開始修建高架橋,而餐廳所在路口沒有設置高架的上下橋口,上橋的顧客要想到店很不方便。

     

      咖 評  


    修路這事,提前沒考慮到,也沒想到能一修就修了兩年,能讓一個店面從生意火爆迅速變成無人登門,是很多老板的無奈。


    這樣的困局,也并不是完全無計可施,可以通過線下活動吸引、線上直播引流,或是開拓外賣銷售等措施進行積極補救。


    來看幾個案例:


    幾個月前,北京北新橋地鐵站旁邊的一幢樓整修,不僅有圍擋,整棟樓外立面全被圍起來了,肯德基、呷哺呷哺、楊國福麻辣燙等品牌就被圍在里面。


    沒幾天,這3家店在樓面防護網上掛起橫幅,顯示店面正常營業,圍擋上方的LED屏上寫了同樣的話。楊國福麻辣燙還播放起了“正常營業”的廣播。


    成都大龍燚的一家店面,在租賃裝修時也遇到過類似情形,大龍燚就在微博上開啟在線直播,直播每天工程進展,跟粉絲玩互動。線下展示不通暢,就從線上引流,成功完成了消費者引導。


    成都小烽燒風味酒館開業一個月,地鐵圍欄就圍到了店門口,老板說,生意少了至少1/3。沒辦法,除了堂食運營外,老板開始傾注精力在外賣上。而且還針對小烽燒的女性客群,和當地大號做精準的相親活動營銷,來吸引目標消費者。


    其實,遭遇市政圍欄,最主要的就是品牌的宣傳,想方設法吸引目標群體的注意,說不定還可以倒逼自己找到一條新的運營方式。



    三:
    定位不明,最后竟賣起了盒飯


    上面說到,阿堅咖啡館的產品規劃是咖啡、輕食和西餐,但開業之初餐品準備不充分,餐廳的收入主要靠咖啡和飲品。

     

    考慮到周邊的寫字樓白領,為提高客單價,餐廳推出了20元左右的工作日午間套餐。但廚師做輕食出身,盒飯經常出現米飯軟硬度掌握不好、肉菜有腥味等問題賣不動。


    這時又趕上周邊咖啡館推出“1元喝咖啡”活動,打價格戰,原本作為盈利主來源的咖啡銷售也受到影響。


    ▲產品線開始快速地變來變去


    阿堅思慮再三,決定閉店重裝、更換團隊,拋棄咖啡館改做融合菜。


    重裝之后正是烤魚火爆之時,餐廳主打烤魚、烤串和精釀啤酒,請國內一線的燒烤品牌團隊來指導、調整產品口味。店里生意再度火爆。


    但阿堅這時又做了個錯誤決定——烤魚不能涮菜,只配烤串和米飯。隨著能涮菜的烤魚店越來越多,生意再度開始下滑。


    運營團隊病急亂投醫,經常搞一些無效還虧本的營銷。比如朋友圈集滿38個贊可免單“霸王餐”,活動效果立竿見影,店里客流飽滿,卻幾乎沒營收,活動一結束,生意也結束了。


    后來又買了幾臺保溫餐車到各個寫字樓下賣盒飯,每份只賣十幾元,跟其他快餐車搶生意,銷售額連成本都賺不回來,不到一個月也取消了。


    ▲沒有定位和重點,一個跟一個地試

     

    無計可施的時候,小龍蝦火爆期到來。阿堅決定借力火爆品類,主打小龍蝦產品。


    餐廳開始做南京的冰鎮小龍蝦、武漢的清蒸大蝦等等,都是本地小龍蝦產品所沒有的口味。但這些口味的小龍蝦,不麻不辣不香,很不接地氣,很少有顧客上門。


    阿堅也認識到在產品上的“早三暮四”,但之前的成功讓他過度膨脹,跟著熱點走卻沒有真正的競爭力。兩年下來餐廳調整幾次虧損600多萬。阿堅心力憔悴關掉了餐廳。


      咖 評  

     

    產品規劃混亂,其實源自咖啡館的定位不明。沒有清晰定位,沒有明確的目標客群,自然就不知道如何選擇吸引顧客的產品。


    一時興起的新品開發、轉型重裝,沒有定位做“主心骨”,也還是在大海撈針,自然難有顧客上門。



    四:
    徹底放權給運營團隊的隱患


    干餐飲那兩年,阿堅把籌備、裝修、運營全權交給北京某西餐咖啡運營策劃公司。

     

    這家公司遠沒有最初所表現的專業:


    1、餐廳裝修時的問題,運營團隊沒有給出有效建議;


    2、產品規劃時,后廚的設備、廚師的技術,運營團隊也沒能把好關;開業半個多月后,后廚又要增加設備、更換廚師;


    3、在人員培訓方面,店里的員工只會做產品,不會做服務


    ……


    ▲“外包”的情況下,很難形成有效團隊


    即便是生意最火爆的時候,顧客體驗感也很差。有相熟的朋友幾個人在包廂唱歌、喝酒,凌晨2點快打烊時,服務員直接敲門進來問:“你們什么時候走?我們該下班了。”


      咖 評  


    無論店面大小,咖啡館如何招人、育人、用人、留人,是每個老板的必修課,人才是企業的核心。


    團隊靠譜、員工能干,餐廳或企業才有機會指哪打哪,否則等于老板靠自己一個人在開店,要么累死老板、要么拖死餐廳。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文章經授權整理自餐飲老板內參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lu4967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88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7月25日 07:01
    下一篇 2017年7月25日 07:3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