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選址不及格的店,是怎么火起來的?


     


    “選址決定了一家店一半的命運”——這是很多人的共同認知。


    但是,最近在某二線城市新開的購物中心內,甲醛味都還沒散盡,到周末依舊冷清的情況下,一個才開一家店,并不是連鎖的茶飲品牌卻一天到晚排隊,根本停不下來。


    按說,購物中心養店期碰上茶飲店養店期,這并不是很好的選址,為啥還能人氣火爆、流水可觀呢?


    原來,影響生意好壞的,還有一些“隱性”因素。


      1  


    有粘性的促銷,分階段推進


    判斷一家餐廳是否成功,選址、產品、管理、營銷是四大標準。除了選址,其他三項因素也缺一不可。


    餐廳的促銷,是分階段的。

     

    一家餐廳的養成,會經歷養店期、盈利期、老化期三個階段。階段不同,促銷方式不同。


    ▲在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促銷方式


    養店期:需要明顯、大力度的促銷來拉動客戶,比如折扣、贈送產品、試吃、互動活動等。


    西少爺聯合創始人袁澤陸就表示,西少爺五道口店開業時,就曾發起過免費試吃的活動。不過,免費試吃招來的都是占便宜的消費者;最后,西少爺改成掃碼付款試吃,這才找到了精準客戶,又獲取了一手的消費者信息。

     

    在顧客對品牌不熟悉的初級階段,餐廳的打折促銷活動通過什么樣的策略、方式執行,需要考量品牌的精準定位、消費客群的接受度等。 


    盈利期:需要對客戶進行有規則的喚醒和刺激。


    在餐廳客戶有了一定積累之后,要想保持餐廳的盈利期穩定,只需要對客戶進行有規則的喚醒和刺激,如設置會員日、會員菜品等。如果一家餐廳按照5比1的客戶轉化,開店一年之久,其客戶積累程度就會非常驚人。

     

    老化期:針對性的促銷刺激、餐廳重裝,來喚醒品牌的影響力。


    一般一家餐廳開5~8年,就會進入老化期。這個時候,餐廳就需要進行針對性的促銷刺激、餐廳重裝、大力度品牌推廣,來喚醒品牌的影響力。


    ▲“熟悉的配方”久了,會讓顧客缺少新鮮感

     

    另外,從消費者對促銷的敏感度來看,不同城市,大家的敏感閾值也不同。從城市屬性來看,越往下垂直,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就越強,消費者對這種打折力度的接受度也就越強。



      2  


    口碑傳播,占領消費者心智


    美國著名推銷員喬·吉拉德在商戰中總結出了“250定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顧客,也就意味著得罪了250名顧客。


    餐飲行業人情味很濃,顧客在某個店吃到什么特色菜品、感受到什么服務,就會成為它的義務宣傳員。


    ▲可以說是最有效,并且最穩固的廣告


    在各種信息傳播中,顧客對周圍人群,如家庭成員、朋友、同事提供信息的重視程度,要遠遠高于廣告和推銷人員提供的信息。他們特別容易認可周圍人群提供的信息,并愿意繼續把信息傳播給別人,讓信息加上人們的主觀評價不斷傳播下去。


    很多情況下,“口碑”的滲透效果要遠遠大于小店本身的促銷活動。



      3  


    品牌先行,通過規模放大品牌影響力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它的本質就是降低成本——降低營銷成本、降低顧客選擇的成本、降低社會監督的成本。


    品牌最重要的效能之一,就是規模產生安全感。

     

    比如餐飲行業,像海底撈,上百家直營店,品牌勢能具有競爭優勢。在北京,海底撈即使是開到商場負一層的角落里,也照樣排隊。

     

    小品類中,比如康二姐串串香,即使是在北京三里屯一個很偏的位置,生意也照樣火爆,就是靠當時登上《天天向上》帶來的品牌效應。


    ▲品牌背書的力量是不可忽視的,但也要客觀對待,太爛的選址,品牌也救不了

     

    所以,當產品本身具有品牌基因的時候,一定要通過規模發展放大品牌的影響力。隨著品牌勢能的加強,消費者對其的認可度就會越來越高,也就更容易形成品牌對客流的虹吸效應。



      4  


    利用人性弱點,制造羊群效應


    前不久,關于網紅店排隊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姑且不論排隊的真假,營銷方式的對錯,單純以商業的眼光來看,“雇人排隊”這種手段本身,無非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羊群效應的從眾心理,這和在媒體上打廣告沒有區別。

     

    像北京的胡大,其負責人就曾表示,自己店里的蝦其實并非最好,川菜產品優于小龍蝦。但來胡大,大家就是來吃蝦的。因為,胡大已經成了簋街景區的小龍蝦排隊代表,大家只需要跟隨排隊大軍一起吃蝦就好了,無所謂區別餐廳中哪個產品最優。


    ▲“排隊”對消費者心理的誘惑自然不小,但其弊端也不可忽視


    還有,喜茶的火爆,最先進入消費者視線的,就是排隊(傳送門:喜茶進京在即,創始人媒體首秀:我們不是網紅店,也不是奶茶升級版)。這種情況下,只要產品能夠符合消費者的標準需求,就可以形成持續、長久的傳播口碑。

     

    這一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傳播策劃能力。比如,西少爺的《我為什么辭職去賣肉夾饃》,就是先在線上引爆品牌傳播,再通過線下的免費試吃等集聚人群,很快便形成了排隊效應。



      5  


    人脈嫁接,迅速積累人氣


    當一家店有資源型股東時,也能在短時間內讓店面火爆起來。因為股東的人脈客戶群,都可以轉化為餐廳的消費群體。

     

    胡桃里總經理詹宗德曾分享過一個案例,有一個廣州的老板找到他想要加盟,但是經過他們的分析認為那個地方并不適合開店。然而,老板非常堅持,說他在那兒有大量的人脈資源。結果,這家店成為當地很有名的餐廳,門口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羽泉為本宮的茶站臺

    這樣的資源必須是能引起連鎖效應的強資源


    其實,這種強人脈資源,大多源于老板的跨界操作,像很多原來做媒體、廣告、餐飲供應鏈的商家,跨界做餐廳的話,都會攜帶原有行業的資源,這種跨界的人脈嫁接可以短時間內為餐廳聚攏人氣。


    如果本身沒有這些跨界人脈,也可以通過開業之前,線上、線下積累美食達人、分享達人的社群,建立試吃群,讓活躍的意見領袖帶動試吃、分享和傳播,來帶人脈效應。



      6  


    結語


    一家餐廳能夠運營火爆,原因多元,甚至具有巧合性。因此,在看到火爆餐廳時,可以通過4種方式探究原因:


    1.觀察法:觀察前來消費的顧客特征,比如是開車還是步行,是家庭還是情侶,是三三兩兩還是成群結隊;觀察店里的促銷陳設、服務、宣傳人員等;


    2.線上調研法:去查看餐廳在美團點評等平臺上的評論情況;


    3.參與法:親自試吃幾頓,感受平時、周末、節假日就餐體驗的不同;


    4.做詳細的門店選址分析:比如可以開車環繞店面方圓300—500米的范圍,查看車流動線、人流動線,廣告露出度;店面的消費群體分層、位置的可接近性、到達性、便利性等。又或者店面選址并不特別繁華,但因為品牌定位和商圈定位、人群定位的契合度很高,那么店面也可以火起來。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或點擊“閱讀原文”訂閱

    聽咖sir講更多飲品圈兒的經營和變革~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政雨 

    文章經授權轉載資餐飲老板內參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yantairan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930.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8日 07:23
    下一篇 2017年6月28日 07: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