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丨 彭 景
轉 載&商務 VX 丨 181 3739 5180
—
“低糖、低脂,烹飪方式清淡,富含魚肉和蔬菜”;
“量少、生冷,不適合中國口味”。
這是關于日料,在中國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不可否認的是,日料餐廳在中國已有超過四萬家門店,超過了80%的餐飲品類,成為國內餐飲業的一匹黑馬。
那么,如何在中國做一家受歡迎的日料店?
新餐飲洞察記者采訪了輝料亭創始人王輝先生,從他的經營中,我們也許能得到一些啟示。
從學徒到主廚,積淀23年
1993年,17歲的王輝進入了中日青年交流中心,開始學習日餐,正式步入日料廚師這一行。
直到2003年,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招聘日料廚師長,65人選1人,僅試菜就試了1個月。最終王輝得到了這個職位,一干就是13年。
十三年間,王輝服務過的國內外政要名錄可以列出長長一串:布什總統、布萊爾首相、賴斯國務卿、沙特王儲、澳洲總理……
五星級酒店的從業經驗,除了讓王輝技藝更加精湛,也讓他在系統管理運營上受益良多。
輝料亭、和彩放題創始人兼主廚-王輝
日料漸成餐飲行業黑馬,
五星級酒店主廚辭職下海
隨著時代發展,日料成了全球公認的“最健康的飲食”。《福布斯》雜志曾刊文稱,在世界飲食健康榜上,日本料理排名第一,食物導致肥胖率僅為1.5%。
日料在中國也迎來了爆發性的增長。門店超過4萬家,總營收超8000億。
百度指數顯示,日料的消費者關注度在2015年之前一直小幅平穩上漲,但2015年之后漲幅陡升,并且熱度持續上升。反觀同樣是外來美食的韓餐,關注度卻一直不溫不火。
(日料與韓餐百度指數對比)
同時,日料獨有的儀式感——尊時令、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滿足了當代年輕人胃口和心靈的雙重需要,成為文藝里的棲息地。
一方面看到日料在中國漸火的趨勢,另一方面,王輝不再滿足于市場現有日料餐廳對日料的生硬照搬和缺乏創意,他想試著做出屬于中國人的日本料理。
于是,2015年王輝放棄了安逸而穩定的酒店工作,選擇了自主創業,與3位股東一起開設了和彩放題日料主題餐廳。初戰告捷之后,又于2019年4月開設了會席料理主題餐廳——輝料亭。
五大改良,做更適合中國胃的日料
由于中日文化和飲食習慣的差異,很多所謂正宗的日料其實中國人是不喜歡的。王輝通過五大改良,做中國人喜歡的日料!
1 裝修上:改局促為大氣,突出傳統中式風格
輝料亭選址在北京國貿SK大廈內,由于是會席主題,散座并不多,重頭戲在8個角度各異的包間內。在包間內可以俯瞰整個長安街,并且能看到北京最高的三座大樓,在流光溢彩和車水馬龍中,盡顯尊貴。
不同于傳統日料店的逼仄局促,輝料亭表現出的更像是中式唐風的沉穩大氣。
同時,輝料亭又融合了日料的儀式感,特別設立了兩人的包間,無論是情侶約會還是商務宴請,私密性和高級感都足夠。
2 食材上:平衡文化差異,更本土化
在中國,一種食材的貴賤,往往跟稀缺性直接相關。直觀的反映就是,當季的食材價格低,反季的食材價格高。
而在日本的文化中,對“旬”(季節性)極致講究,最注重食材的新鮮、應季性。
“白魚是一種很便宜的魚,在日本應季的白魚會成為最高檔料理。但在中國,如果我做出一份最正宗而應季的白魚,卻收很高的價格,顧客就會覺得我在騙錢,因為在大家的心里,這種魚價值感就不高。
于是我只能平衡中日文化上的差異,多用鯛魚和比目魚等這些比較大眾化的高價值感食材,以滿足中國人的價值觀,也更容易讓顧客接受。”
3 菜品上:出現“雙刺身”,并追求“熱食”
在日本高級料理店中,刺身只有一份,根據時令的變化,有所調整。
而在中國食客的心中,刺身,就是日本料理的代名詞。在輝料亭的菜單里,會出現“雙刺身”的設計,前后各上一次,一是可以保持整餐的平衡,二是能讓顧客迎來第二次驚喜。
同時,中國食客的胃,向來喜熱不喜涼。如果照搬傳統日式,整餐飯吃下來會很不舒服,輝料亭在餐點上改用滑蛋粥、茶泡飯代替了米飯,喝完酒后,來上一碗熱熱的主食,胃與心情都會被照顧到。
4 擺盤上:定制餐具,幫顧客做好食用順序
輝料亭的一道“向付”讓人印象深刻,九宮格的盤子是獨家定制的。
即使不熟悉日餐的食客,在輝料亭用餐也不會出錯,因為餐廳已經幫顧客搭配好了順序,只要從左上角開始,一列一列地往下吃,就對了。
這樣的周到設計,不但能減少顧客的疑慮,更能突出食物跌宕起伏的豐富層次感,體現出食物最好的口感。
5 搭配上:先墊肚,后喝酒,下酒菜貫穿始終
輝料亭上菜的順序也與傳統會席料理不同,傳統的會席壽司會在一餐偏后的位置,而在輝料亭,顧客在一開始便能品嘗到一小份壽司。
這是因為中國食客不喜歡空腹喝酒,習慣在喝酒前,先吃一些碳水和脂肪類的食物,墊墊肚子,然后邊吃菜邊喝酒,下酒菜也不能少。
“中國人吃會席料理,大多是商務宴請,免不了觥籌交錯。傳統日料只有一道下酒菜,根本滿足不了中國酒文化下宴請的需求。所以在輝料亭,下酒菜是貫穿始終的。”
餐飲,就是不斷在尋找平衡點
究竟是該堅持“正宗”,還是追尋“好吃”,在餐飲行業的爭論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在王輝看來,需要尋找的,不過是“平衡點”——食材之間的平衡,口味之間的平衡,還有日本料理與中國人口味的平衡。
就像輝料亭的吉祥物竹蜻蜓,看起來蜻蜓全身在空中,但因為找到了平衡點——蜻蜓的嘴尖,無論外界的支點是一個平面,還是一根手指,甚至一個尖角,竹蜻蜓都能穩穩立住,不掉下來。
時代在變,餐飲的風向也在左右飄忽,你找到屬于自己的平衡點了嗎?
E N D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