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翻臺13次,兩年開出27家直營店,手工現做的春天來了?


    作 者  曾 莉

       轉 載&商務 VX 丨 181 3739 5180

       核 心 看 點  





    1. 手工現做就等于低效、高人工、難標準復制?

    2. 新生代餐飲品牌如何傳承匠心老手藝?

    3. 2年內連開近30家直營店,且家家爆紅的秘訣是什么?

    近年來,“匠心”二字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而“手工現做”是很多餐飲人在匠心傳承道路上的實踐。但往往與之伴隨的是低效、高人工以及難以標準復制的困境。

    面對這些痛點,魔都的一個新銳品牌似乎找到了解決辦法。這個創建于2017年年底的年輕品牌,因為“現磨米漿、現蒸粉”,成為當地炙手可熱的網紅店。目前已開出27家直營店,不少分店日均翻臺13次。

    手工現做產品的模式是如何實現高效快復制的?帶著疑問,小新來到小滿手工粉(后文簡稱“小滿”)環球港店一探究竟。



    探店初印象

    現磨現做,營造匠心場景


    晚上7點半,小新來到小滿門店。第一眼就看到了玻璃房里的那口大石磨,墻上寫著“早稻粳米,每日三磨”。很遺憾錯過了當天現磨時刻,但服務員告訴小新每天現磨米漿時都有不少顧客圍觀拍照。

    抬頭看,門頭是木質框架搭配白色燈飾標牌,前面帶著一個石磨形狀logo,品牌主打賣點清晰明了。

    走進店內,小新目測店內有100余平,左邊與石磨房相通的是開放式廚房。微微低頭,就看到后廚手工現做的狀態:一員工正手拿蒸板鋪米漿準備放入蒸箱,另一員工正切著熱氣騰騰的米粉。

    轉頭來到就餐區,入眼是一片色調統一的清新淺木色。大概40余張兩人式小方桌擺得滿滿當當,可以靈活拼桌,實用性強。

    屋頂滿是木質框架裝飾,像是傳統的紡織工具,墻上掛有制作傳統米粉的黑白老照片以及工具。店內員工全都身穿棉麻質地的米色工服,系圍裙,戴帽子。

    每一物、每一景、每一人、每一個動作……小新可以感受到小滿在由內到外、全方位地傳達匠心態度


    手工魔咒破除

    三招解決低效難復制問題


    從坐下點單到拿到餐品,整個過程不過6分鐘,這個效率讓小新有些小驚訝。怎么做到的,小新通過觀察認為小滿至少用了這三招。


     1   自助用餐,提高點餐效率


    小滿倡導自助式服務,門口雖有收銀點餐臺,但員工會引導顧客到店內自助點餐。

    每張桌上有點餐二維碼,顧客掃碼點餐下單,后廚出餐叫號,然后自助取餐。無需排隊點單,無需重復咨詢菜品,大大節省點餐時間。

    另外,桌上還有小提示:送回餐具,即送手搖冰棍。用低成本驚喜禮品鼓勵顧客動起來,大大減輕人員壓力。因此,小新看到前廳僅2個員工就能掌控80余人的用餐空間。


     2  產品結構精簡,減少選擇時間


    仔細研究小滿的菜單,發現十分精簡,主打“粉+小吃+糖水”的結構。門口一張產品招牌就攬括店內全部產品,致使后廚備貨、制作壓力減小。

    10款手工粉,對不同辣度也做了標明,覆蓋各類人群喜好。10款小菜都是好吃又方便的單品。比如酥肉、糍粑、炸藕盒子等都是中央廚房可以提前做好,門店簡單復熱的,在高峰期也不會影響出餐效率。

    而點餐頁面置頂的也是三款套餐,套餐以“主打手工粉+小菜+糖水”的形式。能減少顧客的選擇時間,快速下單。


     3   現代設備做粉,制作精確到秒


    據店內員工介紹,店內總共有16人左右輪值排班,門店高峰期基本全員都在。后廚大約有近10人,1人磨米漿,2人蒸粉,2人煮粉,2人做小吃,1人出餐叫號,1人收餐洗碗。

    而據小新觀察,低峰期的后廚只需5人左右,前廳2人基本足夠。從高峰期的后廚人員配置來看,小滿幾乎是普通粉面店的2倍,現磨手工粉的代價——高人工還是不可避免。

    但小滿通過現代化設備解決效率問題。

    門口的大石磨是電石磨,不需員工手動費力磨石磨,只需倒入泡好的粳米,石磨自動轉動,高效快速產出米漿。蒸粉環節借鑒廣東腸粉制作工藝,米漿鋪好蒸板,放入蒸箱,用表精準時間,30秒一張很快出品。

    而煮粉環節更加高效。因為有提前蒸熟的米粉,所以只需在煮沸高湯里燙涮不到一分鐘,加上央廚提前備好的各類澆頭即可。


    四個細節設計

    打造“手工現做”差異化


    仔細觀察門店后,小新發現小滿對“手工現做”這一主題的踐行不僅僅是在產品的制作環節,餐廳的各個細節都在傳遞這一態度。


     1   產品“原生態”,自帶賣點


    在小新看來,小滿家被很多顧客點贊的糖水,其最大特色是具有手工感。比如小新點的梨湯沒有用方便粉劑沖制,能看到大塊銀耳和梨肉。而紅豆沙也是如此,保有大顆紅豆的顆粒感。

    這種用真材實料并保留“原生態”的產品,能實實在在地被顧客感知到。好食材看的見,更吃得著,更容易讓顧客相信這是商家用真材實料現做的。

    另外,小滿很擅長提煉產品賣點,每款產品名稱基本是以“好食材+好賣點”的格式存在。比如招牌粉“三個番茄雪花肋條”直接點出每鍋粉都放了3個番茄以及雪花肋條。簡單粗暴又有力地告知顧客這款產品用的什么好食材。

    不過,小新想做個小吐槽。可能是手工現做的原因,不少米粉結成塊,需要手動撕開。這也許就是手工現做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


      2   特選網紅鍋具,拍照美美噠


    在這里,小新特意提下小滿家的廚具——雪平鍋,因為鍋體有工匠鍛打出的雪花圖案而成名。這種鍋導熱性能好,既能直接上火爐當鍋具,還能直接上桌當餐具。鍋=碗,減少一個菜品轉移的環節,節省了至少3秒時間。

    而且,這種餐具還自帶網紅屬性,是《南極料理人》、《深夜食堂》等熱門日劇里的常客。所以,這種網紅鍋在年輕群體的認知里往往與手工現做美食關聯。

    關鍵,拍照很好看。小新隨手找了張食客網友的美食分享,大家來看看效果。


      3   小料臺也有“自我介紹”


    門店內每一個與顧客可能產生鏈接的點,即被看到、被接觸到的地方都有特別精心的設計。

    小滿家的小料臺也有獨特設計,每種小料都有特別的木質“身份牌”。一個小料的完整介紹需是“地名+材料+動詞性步驟+功效”。

    比如常見的爆黃豆,就有這樣的一段有趣介紹:粒粒飽滿的黃豆,蒸、炸、調味一氣呵成,咯嘣酥脆,入粉或當餐前小食皆宜。

    這樣既免于服務員重復告知顧客產品信息,又普及了小知識,還能傳遞餐廳用心選材作物的態度。


      4   加自熱裝置,打造外賣“現做”場景


    為了進一步體驗這個品牌,小新第二天還點了小滿家的外賣,發現外賣也有“現做”的場景感。

    首先,外賣包裝品牌標識很清晰,外賣塑料袋、腰封、外賣盒、筷子袋上都有logo和slogan,還有品牌米粉煮制的過程。

    粉、湯分裝,原湯用塑封袋分裝,解決傳統外賣米粉場景里湯粉易糊的弊病。而粉包下有自加熱包,湯粉自加熱的過程真正實現“現做”場景感。而這一舉動也讓顧客有了動手的樂趣,增加對小滿的品牌認知,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保障了產品口感。



    在兩年內,能夠迅速在魔都崛起并快速擴張至現在的境況。小新覺得小滿背后團隊一定是做了深厚的內功,這點從門店的各個細節設計就可看出。慢的是場景,快的是背后內功的支持。這或許是快餐未來的方向。

       E N D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594.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22日 20:50
    下一篇 2019年8月22日 21:1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