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九死一生,創業13年的他如何“斷臂求生”?

    新丨餐丨飲丨洞丨察


    作者 ·  陳 雪 嬌

    轉 載&商務  VX · 18137395180


      亮  點  


    1. 生意滑坡期,面對下一個高毛利和增量市場,如何抓住機會?

    2. 舍與得,如何依據數據做決策?

    3. 激烈競爭下,他為何放棄臺灶反而轉向產量思維?



    生意滑坡,如何自救?



    “有家川菜”創始人楊躍軍咬牙決定斷臂求生,關掉手上的第3家店鋪。焦慮感肆意折磨著他。


    時光回到2006年,餐飲品牌“有家川菜”成立。趕上了川菜熱的潮流,該品牌在上海連開8店,每家店面在700-1000平方米左右。


    但自2010年10月上海世博會結束后,“有家川菜”的生意便開始滑坡。一家曾與“有家川菜”平起平坐的餐廳則從上海一夜間消失……


     

    2013年伊始,楊躍軍隱隱感覺到移動互聯網的風口。無論是淘寶,還是京東這樣的平臺,用戶只要在手機下首單,就能獲得10元優惠。


    2014年10月,朋友聯合另一位互聯網游戲出身的合伙人做餐飲外賣,讓楊躍軍支招。楊躍軍問:做外賣的話,一天能有多少單?在他的意識里,超過10單就可以試試。


    “生產要標準化,量小就做家庭; 要租鋪面就租一樓,這樣最省錢;如果需要,就一個區域做一個廚房。”楊躍軍頻頻出招。


    回去后,楊躍軍在想:連外行都想嘗試的外賣,我一個做餐飲的為何不嘗試呢?思忖良久,他決定往這個方向試探。



    初試外賣,“瘦身”菜品驗證模式



    楊躍軍組織團隊開始研究外賣市場。起初,他和助理、營運負責人到外賣做得好的餐廳四處打聽,然后自己嘗試。


    起初外賣一天能接十幾單,不過堂食一忙起來,店長就無暇顧及外賣。


    如何挑選適合外賣的菜?如果做外賣就意味著現有廚房要改造,人的思維方式要改造。“這么一折騰,如果不成功的話,不足一年我就會死掉。”楊躍軍遲遲不敢下這個決心。


    于是他找到餐桌網(當時的多品牌共建廚房平臺)合作,“它們提供廚房,我們出人”,逐漸嘗試做起來。


    與此同時,楊躍軍要對“有家川菜”原有的80-90種熱菜和40多種涼菜進行精簡。


    通過顧客點單數據,楊躍軍把銷量不好的菜品依次減掉,同質化菜品合并同類項,最終將涼菜和熱菜減到40多種。


    然后,他又從菜品口味、賣相、溫度到包裝設計全部進行了改良。


    當時的廚房有4人,外賣活動力度差不多在5、6折,主打區域市場。楊躍軍發現:4個人、3臺灶,1個人打包,一天下來能賣10000元以上。



    依據數據,輔助經營



     

    2015年,楊躍軍將“有家川菜”更名為上海兜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推出新品牌“兜約”,主推“下飯菜”,并將“有家川菜”模式逐步轉為“兜約”模式。目前,兜約門店總數為20家,有家川菜12家。


    兜約的每道菜都來自八大菜系的經典菜,但又與傳統經典菜有所不同,除了用大數據追蹤分析人們的口感、喜好的變化,還會邀請名廚大師進行用料配方和烹飪手法的創新。


    不用傳統的大鍋炒菜,兜約堅持小灶現炒,鍋氣入味三分。在研究當年度的餐飲報告后,楊躍軍發現:在各地受歡迎菜系中,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酸菜魚這類下飯菜在全國銷售最佳;而糖醋里脊、糖醋排骨等酸甜口的菜系,上海人又特別喜歡。


    基于這些研究,楊躍軍把各地銷售前10名的菜品與上海本地人群口味結合,選出30多個熱菜作為主打菜,包括酸菜魚、白斬雞、醬爆豬肝、小炒肉、毛血旺等。


    在移動支付時代,企業的經營情況本身就已經成為數據:一家店每天賣出多少份菜,有多少回頭客,其實線上支付系統很清楚。


    因此,兜約鼓勵顧客自動掃碼點餐、付款,享受會員優惠價格。目前該品牌門店的掃碼點餐率在95%以上,堂食與外賣占比約為1:1,單店平均日流水15000元上下。



    利潤下滑,嘗試團餐



     

    一直以來,兜約力推高客單價的白領工作餐,目前線上平臺平均客單為85-90元,遠高于平臺平均客單價。


    然而,隨著行業形勢下滑、平臺抽傭提高,2018年兜約雖然在外賣單量上有所提高,然而整體利潤卻也開始下滑。


    為此,楊躍軍今年除了加大投入堂食以外,還將發力團餐。


    通常來說,堂食競爭為方圓500米,外賣競爭為周邊2公里到2.5公里,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楊躍軍放棄臺灶思維,用產量思維取而代之。


    目前,兜約的所有原材料都會從線上預定,工廠滿負荷生產多少,就根據數據預定多少。比如小炒肉會一次性定購50噸,然后運送到各個地方加工。


     

    早在2010年,楊躍軍就開始自建中央廚房,為連鎖店鋪供應研發和菜品,采用凈菜,對肉類提前加工。例如水煮魚,毛血旺是現燒,然后冷藏;小炒肉肉片提前切好,2公斤一包,配送至各門店。


    有了前期中央廚房的經驗,對于哪些加工成本要花費多少,哪些效率高,怎么儲存,楊躍軍十分清楚。


    2017年,兜約和有家川菜正開始去除自建中央廚房的方式,專注于客戶服務與體驗,成立市場品牌部打造品牌,后廚的原材料切配與供應轉給了更專業的原食材供應鏈企業。


     “如果沒有中央廚房的經驗,缺乏供應鏈是很難做的。產品不穩定,顧客不滿意……問題時時存在,要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邊試錯、一邊調整。”楊躍軍告訴小新。



    如今,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3個月就是1年,5年就是1個時代。你可以抓住機會找到風口迅速崛起,也會因為抗壓能力弱被吞并或者直接淘汰。


    餐飲這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也在這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革。新模式層出不窮,新玩法讓人眼花繚亂。在這個過程中,有人快速適應變化,繼續攻城拔寨;也有人故步自封,逐漸在市場的洪流中淡出。怎么選擇,都在你的一念之間!



       END   

    視 覺 · 德 同

    責 編 · 雪 嬌




    點擊“在,成為更優秀的餐飲老板~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74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4月11日 20:30
    下一篇 2019年4月11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