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址定生死,知名餐企都在用這個靠譜的方法!

    麥當勞與支付寶合作,借助支付寶的數據羅盤來進行“門店選址”;


    肯德基內部擁有不少于100人的專業選址團隊;


    星巴克組建了一個數據分析選址團隊,依靠大數據“開疆擴土”…….


    正所謂“一步差三市”,越來越多的餐企摒棄了“靠經驗,拍腦門”的方式來選址,而是擁抱數據,綜合考量各種維度的指標。


    究竟應該考量哪些指標?


    餐飲數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大副,曾服務過大咀茶、壹杯鹵肉飯等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分享了自己選址的心得和體會。


    “跑”出來的數據,助力選址


    “多數餐廳關注餐飲市場的整體增長大數據和各類數據報告,但是卻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事,就是要先做好自己的數據。”李大副說。


    選址不同,往往可以使餐廳產生“車水馬龍”和“門可羅雀”兩種極端的狀態。李大副建議在選址之前,餐廳負責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收集前期數據:



    1、踩點。觀察這個區域內早、中、晚市情況,如果早市有一些品質店面生意比較好,則代表這個區域內有為品質消費的意愿;同理,午市可以得知區域內人流狀況;晚市燒烤品類的生意比較好,則證明區域內年輕化人群多,反之,晚市冷清則證明區域老齡化嚴重。


    2、查客流。查看這個區域內連續三天的早中晚人流,周末和節假日再做另外一個統計,為了節省時間,可以購買專業的計數器工具。


    3、 看車流。在這個區域內重要的十字路口和周圍停車證蹲點,查車流和車位情況。


    4、掃樓。這種方式適合在目標地段周圍2公里范圍內的住宅區,觀察白天有多少人家拉著窗簾或者是有晾曬衣物,到了晚上7點之后又有多少住戶亮燈。如果是寫字樓商圈,則要掃樓查看寫字樓的人流和入住率。


    5、看消費者結構,尋找差異化。調查區域內同行的消費者,可以預估區域的消費年齡、層次、質量等,再根據其同行生意不錯的業態,尋找其差異化品類去做互補。


    6、看異業。看周邊互補的業態,計算其消費能力。比如,如果區域內的金飾店、高檔美容美發店比較多,則證明消費能力還可以。


    7、看超市(商城)。通過超市內物品的售賣,預估區域屬性。如果超市內進口零食比較多,則代表消費能力強;如果是蔬菜、調味品,不用考慮,多數只是社區型滿足基本生活屬性,消費能力不會高。




    結合線上數據,綜合判斷


    除了通過線下渠道獲取數據,線上也是收集數據的重要途徑。


    李大副建議,獲取線上數據最直接的是通過美團APP和大眾點評APP。



    “但是,不能完全相信線上數據,只能當做決策的參考依據。有時候,線上數據會受某系因素的影響,比如購買廣告位、刷單等,出現偏差。


    在美團APP上,查看區域內各品牌的開店數、外賣、團購和評價等情況,然后推斷單數、營業額、客單價等。關于具體如何根據線上預估競爭對手的客單價,在莫老師的課程中有詳細講解(相關閱讀:看了這篇外賣秘籍,輕松贏過90%競爭對手!



    另外一個細節,也可以反映區域內外賣狀況。通過這個區域內騎手狀況去預估,如果區域內騎手數量多,騎手取餐匆忙,則證明區域內外賣生意不錯。反之,區域外賣狀況不太理想。


    大眾點評APP里關于競對的店面星級和評價內容,也可以成為參考依據之一。


    如果有時間,在查看完相關競對評價,還可以到店實際體驗就餐情況,考察競對的產品、單價、過客流等。通過客流和進店人數可以預估轉化率,繼而分析競爭對手的優缺點。



    入駐購物中心要再做以下考量


    購物中心曾經是餐廳夢寐以求的選址地方,甚至有“不進商場不成品牌的說法”,這背后反映的是餐飲企業都希望通過在購物中心開店,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但是如今早已告別了“購物中心被瘋搶”的時代,餐廳在購物中心的位置選擇,變得愈發講究:先看購物中心后看主力店,再看具體店址。如果購物中心條件不行,就很難養育出好的主力店;而主力店不行,則無法帶來足夠的潛在顧客,店址位置再好也無濟于事。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國85個重點城市已開業購物中心總存量達1.79億㎡(商業面積≥3萬㎡)。


    在2017年上半年,全國新開151家購物中心,新增商業面積達1437萬㎡,較2016年同期上漲20.8%。然而購物中心的瘋狂擴建,引起了產能過剩、飽和度超標以及品牌同質化等問題,進而導致入場餐廳的死亡率高。


    “在我們品牌所入駐的購物中心,基本上1年內至少發生一次品牌調整,換句話說,近四成的餐廳入駐購物中心活不過一年。”


    購物中心選址不同于街邊店,除了做好以上數據外,李大副認為更要做好以下選址考量:


    1、開發商的綜合實力


    開發商的實力不夠、專業性不強,對于餐飲品牌的后期經營會有直接影響。成熟度高的專業開發商,不僅營銷、物業、規劃能力強,對于餐飲品牌、品類數量上的嚴格把控也能讓餐廳在差異化上具備優勢。比如:對于日料店的品牌把控,一個購物中心只能進駐一家,或者最多兩家,安置在不同的樓層。


    餐廳進駐購物中心可以首選像中糧、凱德茂、華潤等這些在全國都比較出名的開發商。其次,也要考慮當地實際情況,比如上海的百聯、深圳的茂業、杭州的銀泰等開發商,它們在當地有極高的話語權和認可度。


    2、靠近餐飲品牌聚集地


    商場對于各樓層、各區間有著不同的功能劃分,餐廳應該根據具體對號入座,盡可能的將店面靠近大品牌的餐廳。比如,某品牌在商場選址選擇靠近局氣或者外婆家、綠茶這類具有一定名氣、排隊多、流量大的品牌。


    一方面可以為品牌擴大了知名度,另外有部門顧客會在等位著急的情況下選擇附近餐廳,蹭大品牌的人氣。


    3、與主力店的距離


    購物中心一般會把主力店設置在兩端,比如海底撈、眉州東坡、外婆家等人氣旺的品牌,或者電影院、超市。當兩端主力店的業態不同時,則應根據客群定位進行選擇。如果主營休閑餐飲、簡餐等適合年輕人的餐廳,就應該靠近電影院、電玩城等業態。如果是主營中式正餐等適合全家人的餐廳,就應該靠近便利店、超市等業態。




    餐廳選址越來越變成一家博弈戰,跟競爭對手博弈,跟顧客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一旦選址,再想要更換,成本太大了!



    專家介紹

    李大副,大咀茶餐廳、一杯鹵肉飯等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顧問、店小算特約顧問、餐飲數據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如有關于選址方面的疑問,可以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添加老師微信具體咨詢。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




    作者 |  張開仙

    視覺 |  李德同





    推 薦 閱 讀




    戳原文,下載店小算
    App,10萬+商戶都在使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04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6月14日 21:00
    下一篇 2018年6月14日 21:2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