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3》大年初一開播,這股風餐飲人跟還是不跟?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舌尖中出現過很多的傳統美食,比如血腸、火腿、魚頭泡餅、黃饃饃、西湖醋魚、白切雞、蘿卜飯、煎餅卷大蔥等等,鏡頭中出現的餐館也因此而被改寫了命運。


    當別人都在請人花錢做營銷時,有的餐廳僅靠《舌尖》幾秒的鏡頭就一夜走紅。




    《舌尖》第三季定檔狗年春節,從初一至初八每天一集,邊看紀錄片邊流口水的日子又到來了。不僅僅是廣大消費者的福利,更是餐飲人應該格外關注的,畢竟又將帶動一波風口。


    故事性的情節,加上美食特寫鏡頭的刻畫,撩撥了不少吃貨的心,看了節目的食客們紛紛前去拔草,此節目也帶火了很多餐廳,這是總導演陳曉卿都未曾想到的效果。

     

    舌尖美食的誘惑


    但是,萬眾矚目的第三季卻迎來了大換血,由女導演劉鴻彥執導,配音以及團隊也已換新。頂著豆瓣第一季9.3分、第二季8.4分的強壓,導演配音均換人的第三季是否能夠扛起大旗我們拭目以待。


    我們不妨總結一下之前《舌尖》帶來的影響,為以后自身的發展方向做好準備。


    01

    《舌尖》給餐飲業帶來的影響


    舌尖中出現過很多的傳統美食,比如血腸、火腿、魚頭泡餅、黃饃饃、西湖醋魚、白切雞、蘿卜飯、煎餅卷大蔥等等,鏡頭中出現的餐館也因此而被改寫了命運。


    有的餐廳因此大火,而有些卻未能抓住機遇長遠發展下去。


    1、因《舌尖》而大火的品牌


    一個這么火的節目能被導演組青睞,那就比其他餐飲多了一個迅速發酵的臺階。當別人都在請人花錢做營銷時,有的餐廳僅靠《舌尖》幾秒的鏡頭就一夜走紅。


    狂開連鎖——曉宇火鍋


    曉宇火鍋的鏡頭


    在成都一帶小有名氣的曉宇火鍋被《舌尖2》導演看中,并有1分58秒的鏡頭,雖然沒有門頭、沒有品牌露出,仍很快就被人扒了出來。食客、加盟商們絡繹不絕。


    雖說后來因加盟店過多,沒有品牌保護意識、供應鏈跟不上、不懂管理等因素遇到種種困難,但后來經過一系列調整,以每年開店40家的速度,不僅提升了開店存活率,還成功進軍火鍋品牌前茅。

     

    管理是品牌發展壯大的根基


    魚頭賣爆——旺順閣


    原本生意就不錯的旺順閣,在《舌尖》播出之后,招牌菜魚頭泡餅成為食客們趨之若鶩的美食。


    創始人以自己為代言人,擲重金在電視、新媒體等渠道上做廣告,生意火爆程度連普遍處于低迷期的高端餐飲都羨慕不已。


    借勢《舌尖》高調營銷


    被《舌尖》帶火的不只這兩家,甚至一個品類都火了起來,比如在淘寶銷量不錯的陜西吳堡張家山空心掛面、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諾鄧火腿等,上過節目就成了營銷的噱頭,也成為餐飲人可挖掘的先機。


    2、未能長久火下去的品牌


    死于規范性——王老漢臭豆腐


    并不見得上了節目就一定會成功,經歷大起又大落的餐飲人比比皆是。能上節目是被命運選中的幸運兒,起到的是一種助推催化的作用,后續結果如何還要靠餐飲人自己。


    曾因上過《舌尖》而名聲大噪的越香王老漢臭豆腐不僅成了紹興美食之一,還成了游客必去的景點。


    名氣頗大


    然而,誰都未曾想到的是,供給門店的臭豆腐加工點卻因無照無證經營被相關部門查處。不僅要沒收8.7萬元“違法所得”,還“擬罰款43萬元”。


    死于正常的街邊店——均安蒸豬


    被《舌尖》帶火的品類


    均安蒸豬在《舌尖》亮相長達9分鐘,搖身一變成為餐桌上的知名美食,廚師也因此一躍成名開了一家火到爆的餐廳。但僅經營了4年就因門口修高架、交通不便生意下跌而倒閉。


    這是街邊餐飲的弊端,或許并不是自己經營的原因,因此餐飲人在選址時要綜合考量,盡量規避客觀因素。

     

    能被《舌尖》選中并成功上鏡,這是餐飲人的機遇,是死是活還是靠自己后續的經營。只要是好品牌、好產品就不會被埋沒。


    在《舌尖》鏡頭上出現的美食數不勝數,節目效力就在那里,成也好、敗也好,都是餐飲人自己的事。


    02

    《舌尖》給餐飲人的啟示


    1、懂得借勢


    業內說西貝是一個會投機取巧的企業,賈國龍也并沒有否認。不管是簽約《舌尖1》黃老漢,還是《舌尖2》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面,都把自己的品牌與《舌尖》緊密連接,甚至比直接在節目中的鏡頭露出效果更好。


    西貝的兩次簽約


    就連與《舌尖》并沒有什么關系的都借機火了一把,還成了微博熱門。


    “差點兒”話題火了


    2、餐飲依然要立足于產品


    前任導演陳曉卿透漏,他們挑選餐館的原則是美食,那么美味自然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能不能透過美食折射出地域人群的性質。


    首先是挑選美食的品類,其次是挑選能代表該美食的餐廳。


    那么只有產品做得好,才有可能成為代表餐廳被選中。吃講究的不僅僅是生理需求,更多的是舌尖上的滿足。


    好產品不分品類大小


    只有產品好吃才能帶來各個豐富的舌尖體驗,并被食客青睞。畢竟節目組也是靠舌尖體驗來評判的,而不僅僅是一時的噱頭。

     

    3、加強餐飲經營的規范性


    不管有沒有上節目,餐飲都需要注重自身的經營管理,否則一旦名氣上升,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其實,有沒有上《舌尖》自己事先肯定知道,取景拍攝等都是在店內。那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健康證、經營許可證(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工商證)、稅務登記證(稅務證)等等系列必備證件都應提前辦齊。


    證件不全,得不償失


    畢竟樹大招風,防的不一定是消費者,而是同行的競爭對手,見你生意好免不了會挑你的毛病,可能就看到你的證件不全而舉報你,這樣豈不虧大了?


    4、品牌要學會講故事


    觀眾們之所以喜歡看《舌尖》,不僅僅是鏡頭下的美食帶給人的食欲,更因細微之處的生活小故事帶給人們的共鳴。通過故事的講述,賦予美食以靈魂,更能吸引人。


    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故事,餐飲品牌也是一樣,品牌的發展需要故事來延續與傳承。沒有故事的品牌就像沒有靈魂的行尸,難以觸及到消費者的心靈。


    他們都擅長講故事


    挖掘出自己的品牌故事能增加消費者的記憶點和傳播,美食只是傳遞故事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才不會使品牌顯得單調。


    不管是講情懷的錘子手機,還是成功年輕化的百雀羚,都成功俘獲了消費者,餐飲經營也需要這樣的品牌故事。講靈感的喜茶、毒雞湯的喪茶、逗比的太二……他們或多或少都借助故事來擴大品牌的影響力與知名度,這是餐飲人可借鑒的。


    美食也需要故事


    不僅使品牌與《舌尖》掛鉤,還成功挖掘了黃老漢和張爺爺自身的故事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


    因《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集《自然的饋贈》而火起來的不僅僅是云南地區稀缺的松茸,還有出境的三位婦女。


    有酒店專門邀請他們在店內制作松茸,成為酒店對外宣傳日常經營的招牌。


    借《舌尖》之手做營銷


    03

    總結


    《舌尖》選擇美食拍攝的原則與米其林和黑珍珠指南評選餐廳等級不同,《舌尖》更注重民間帶有傳統、傳承色彩的美食,有一種傳遞中國文化的意味。


    即便前任陳導演說他是一部商業紀錄片,但片中也只是推薦美食,從未推薦過餐館。


    中國美食繁多,只有真正想把美食做好的餐飲才更有機會。在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獨特性的《舌尖3》,又會帶火某個草根品牌或品類我們尚且無法下定論。


    但身為餐飲人,應該要懂得能《舌尖》中學到什么,走好自己的路。


    – END –


    作者 | 玥老板&胡茵煐,個人微信號:yuelaoban。如有餐飲和文章方面探討,可以加微信號私下討論。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預售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定位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燈光:石客照明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41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13日 23:40
    下一篇 2018年2月14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