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家門店,不到200平米日流水可達3萬到五家店的時候卻虧損1000萬,果斷聚焦蛙類單品,到如今全國36個城市56家店,這個叫蛙來噠的品牌是如何從0.1到1再到N的?
蛙來噠創始人羅清在餐飲O2O行知研習社,進行了《從1到N這些年天天向上的蛙來噠》的主題分享。
首先非常感謝行知研習社組織這樣的交流學習,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在創業時也是通過向前輩學習才成長起來的,只可惜當時沒有這樣的學習渠道,現在我也毫無保留地分享我的創業經歷。
1
蛙來噠的0.1
即使小店也要做標準化
作為跨界而來的創業者,羅清兄妹相對傳統餐飲人有著不一樣的眼界。他們認為餐飲企業要做大就一定要有標準化,即使只有一家小店都要建設標準化。
創業是從0到1的過程,當時夢想是做一個全國連鎖的餐飲品牌,但1還沒有做到的時候,蛙來噠做了很多的0.1,0.1就是標準化。
當時開的第一家街邊店就是蛙拉噠,從第一家就開始標準化。沒有找大咖,而是通過學習培訓一步步走過來,在培訓課中看到一個從前廳到后廚所有環節清單列表,如獲至寶。
蛙來噠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了優化,當時300平米上下兩層30多個員工。標準中餐有40多個工作站,我們挑了最重要的20多個環節做SOP,做成了蛙來噠標準化1.0版本。
如今,蛙來噠的標準化已經做得相當成熟,據第三方排隊平臺統計,2016年500萬桌排隊,而且,口味做到了驚人的一致。
蛙來噠的標準化包含以下方面:
1、產品標準化
作為以蛙為主的餐廳,在牛蛙的選擇上慎之又慎,鮮活是起碼的要求,5到8兩的牛蛙肉質最為優良,而從宰殺到烹飪從來不超過兩個小時,最大限度的保證口感和營養不會受到破壞。
而在供應鏈源頭上,已與山泉水養殖牛蛙的大戶建立深度合作,水質清徹見底,養足5個月才捕撈,給消費者安全放心的高品質消費體驗。
不僅如此,蛙來噠在不同季節對蛙的選取也有要求,冬天只選母蛙,夏天只選公蛙。
2、流程標準化
在蛙來噠,對產品的考核并不是以口味為考核標準,而是以時間為標準。比如:一鍋蛙從開始到完成,必須是5分鐘,過或者不及都算是不合格。
3、運營標準化
在蛙來噠,門店只有一種,那就是標準店,沒有形象店,因此在裝修上實現了高度標準化。不論是在長沙還是深圳,都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
并且在門店中,燈光和音樂也實現了高度的標準化,桌面上方是暖黃光燈,距離桌面的距離也有限定。店內音樂的音調節奏都是一樣的,不會有任何起伏。
2
探求連鎖發展的那個1
超性價比模式+單品類聚焦
在苦練標準化0.1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做了幾個方向模式,主要模式是在超性價比模式和單品類聚焦模式。
2013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品牌,外波家和綠茶給餐飲人很大啟示,快時尚的模式出現之前,整個餐飲行業沒有什么特別和不一樣的品牌出現,更多的只是菜系的變化。
:
外婆家出現,一個大眾消費可以做出消費水準不高,但環境體驗,服務體驗都能做出很高的水準,這就是現在常說的極致性價比。
當時外婆家人均30到40元,他們做的是杭幫菜,那我們就用這個模式做我們長沙菜。
在模式探索階段,我們總共做了四個品牌,09年到14年做了五種不一樣餐廳,分兩大類,一類是面積很大2000多平米的長沙炒菜酒樓,還有一種是400平的單品牛蛙,烤魚,魚火鍋,到了14年的時候還有4個餐廳,只有一個類型一直在賺錢,就是蛙拉噠。
14我們面臨做一次選擇,一個是自主考慮,一個也是被迫考慮,因為整體累計虧損1000萬,四個品牌只有一個在盈利,經營狀況非常不好。
所以我們就走出去看看,到了臺灣和日本,最大發現都在做單品,和我們之前做品類是不一樣的,更聚焦,我們原來招牌菜只占銷售30%,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單品。
回來以后我們馬上動手來干,VI設計,菜品設計,空間設計,最最重要的是產品結構進行調整,菜品決定了如何聚焦?怎么定位?
3
聚焦牛蛙,產品做減法,口味做加法!
1、精簡品類,單品爆款
A、找單品爆款的邏輯:隱形+冠軍
這個邏輯是源于羅清參加中歐創業營導師劉德(小米創始人之一)的方法論:你要找到隱形冠軍,而不是隨便找一個產品,隱形和冠軍要兩個加起來才行,因為隱形就意味著之前沒有巨頭關注,冠軍就意味著市場容量足夠大。
比如插座,就是一個隱形冠軍的產品,家家戶戶都要用它,但沒有一個絕對老大,結果小米以創新產品一上來就搶到了很大的一塊市場。
這個方法論在餐飲行業也稱之為“有品類無品牌”,就是這個品類的群眾基礎廣,但是沒有品牌,那我們就正好有機會把它做成一個品牌。但是這種品類首先要考慮的是什么?需要創造性地挖掘。
所以,我們選擇了牛蛙單品。
第一、在長沙大大小小的館子都有這道菜,不用去教育市場;
第二、牛蛙屬于重口味的川湘菜,味型適合全國人民,品類容量足夠大。“選擇牛蛙這個垂直品類,就是因為賽道夠寬闊,可以全國復制擴張。”羅清如是說。
B、不相關產品做減法
我們關閉之前的5個測試店,聚焦在炭燒牛蛙單品,并精簡品類砍掉與牛蛙不相關的產品,SKU從100種減少到30種,簡單才能專業。
其實,在2.0店開業前一天,我與哥哥羅浩還在糾結要不要砍菜單上的產品,占到營業額20%烤魚要不要保留,最后忍痛割愛,全部砍掉,只有專注聚焦才能做到極致。
C、相關產品做加法
以“辣上癮,Hi起來”為其核心理念,開創了全新炭烤牛蛙品類。
蛙來噠確定以蛙類做為其主打產品,同時又突破同類餐廳大排檔口味單一的做法,開辟餐飲全新品類。開始牛蛙只有兩種口味,香辣和泡椒。通過在國內外市場進行深入考察,并對口味醬料進行自主研發。
為了適應全國擴張,把口味增加到12種,包括蔥香、黑胡椒等不辣的口味,還原創出紫蘇、苗家酸湯、雞汁菌菇、黑椒耗油等新口味。
據了解,光是醬汁、菜品的研發定制,蛙來噠研發團隊就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在確定好口味之后,蛙來噠便逐步走向量化、標準化。
2015年1月在長沙推出第一家標準店,我們沒有定義旗艦店,我們都是標準店,包括服務,文化都是統一的標準。
我們做了一個很大改變,凡是我們認為不夠聚焦,包括烤魚都放掉了,當時烤魚也有20%只和牛蛙差10%,當時我們心里也是沒有底的,但我們是做了很大的決心的。
4
蛙拉噠的從1到N
企業文化建設
找到了屬于自己的1之后,蛙來噠便開始向著連鎖餐飲企業前行,創造了24個月在全36個城市開了50家店的輝煌成績,如今蛙來噠已有56家店。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退路可走,只能是全力以赴,沒有回頭路,哪怕留了一點點回頭路我們都不可能走到現在。現在有56家,今年目標開到一百家,
1、做實力網紅品牌
實力:味道 服裝 環境(內涵)
網紅:視覺 體驗 故事(顏值)
很多人都說我們是一家網紅店,包括同行和消費者,可能是我們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活動和營銷,消費者覺得我們會鬧,有創新所以把我們定義成網紅店。
但我們希望做一個有實力的網紅,想讓其看到是我們的出品,衛生和服務都有嚴格的標準,他們去到我們全國店都有標準,我們的實力就是標準。
營銷只能吸引第一批客人,比如檸檬網他們每天都會推,但效果也就在三天左右,三天以后基本沒人看了。
后面怎么辦,就是客戶到店體驗好了,會發朋友圈形成二次傳播。
但廣告一直不會停,就像西貝,麥當勞為什么那么好了還在做廣告,就是不斷增加勢能,我們要自帶流量,營造自己故事。
我們開業請了很多喜歡跳舞的人過來,舞動全城的活動,還有時裝走秀,包括服裝都是贊助,很多人都玩的很開心,我們請了專業攝影公司,及時上傳云空間,方便下載
,轉發次數達到4千多人次。
2、企業文化建設:相信相信的力量
企業文化是品牌的精氣神
企業愿景:成為有創新精神,有人文關懷的餐飲的企業
企業使命:終生學習,不斷創新
企業文化:平等尊重,真誠信任,說到做到
這么多年能讓我團隊熬過哪些艱苦的歲月,我們工資在行業并不算高情況下,從我們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就在想我們要做什么樣的企業。
我們要做一個愿景的企業,一個有愿景的企業就要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使命,一個人五官健全,但沒有思想就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做企業也是一樣。
最后附上行知研習社餐訪考察活動圖片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