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9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鵬城連鎖餐飲峰會,堪稱餐飲業的“兩會”,眾多餐飲大佬現身深圳,為餐飲業指明了發展方向。
2016年西貝年銷超過30億,榮獲中國餐飲業員工最喜歡公司,董事副總裁李展春分享了西貝在食品安全上的措施:裁判制、紅冰箱工作法、成立西貝大學…
中國從來不缺規則,但是缺的是執行規則的決心和行動,決心很重要,但是決心看不到。
只有行動才能看到你的決心!這幾年對于西貝來說,要解決的就是做好食品安全的決心,下決心去采取行動。
1
搭建賽場,裁判制
西貝首先做的就是搭建了賽場,賽場里面要有運動員,誰是運動員?門店的員工、管理者就是運動員,那么誰是裁判呢?
西貝現在200家店,每個季度都會選取100名人員,從廚師長到檔口組長再到高級師傅,把他們訓練成裁判。
而這些來自門店的裁判是專職的,騰出來只做這件事,而不去做炒菜,也不去做培訓。
而且這些裁判是不通知式到其他區域進行互查的,比如北京的廚師會安排一個季度到上海,上海到深圳,深圳到廣州,以此進行互查。
每個季度都會對每家門店進行PK排名,有實踐也有理論考試。公布排名的同時,把最大的問題點羅列出來,解決方案告訴大家,然后再到門店針對性地進行培訓。
前10%做得好的門店管理者以及每位員工,西貝再拿出月薪50%作為獎勵;前50%的門店獎勵25%,最后排名10%的扣工資。
每個季度500到600名的參會人員,最后10%的也就是15到20個門店的店長會上臺述職這一季度為什么做得差,到底差在哪里?
這個方法代表我們的決心,但是這個決心是要有費用支出的,我們認為這個費用和支出是投資,讓我們的顧客更放心。只有顧客更放心,餐飲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我們覺得不管是每個季度都會選擇出來的100個裁判,還是門店的管理者、甚至門店的員工,以及總部的教練,都是在比賽當中去練習的,在實戰當中練習和管理門店。
西貝2016年年初搭建了賽場,到現在已經第五個季度了,花在賽場上的費用,2016年大概花了3000萬。
西貝200家店,后廚有100個裁判,前廳有100個裁判,共200個裁判,廚師長的工資15萬,店長的工資10萬,算上工資就是更高的費用。
當你把這個費用作為投資,你就不會覺得高,因為在未來的幾年、甚至十幾年、甚至上百年,能夠為你帶來更大的回報。
2
西貝大學,新人培訓
2015年8月份成立西貝大學,西貝大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就是新人培訓。
每一個進店一到兩周的新員工,必定到西貝大學為期四天的培訓。四天很難培訓一個新人,所以這四天我們做的是什么?淘汰、篩選。
西貝會淘汰掉至少15%到20%的新員工,在門店的兩周已經淘汰掉一批了,在西貝大學還會再淘汰15%到20%。
我們定下來5個針對新人訓練的標準,其實也就是淘汰的標準。如果你不夠勤快、不夠認真、不夠踏實、不夠干凈、不夠喜悅,你就沒有辦法加入西貝。
2016年西貝輪訓了1萬名西貝員工,包括西貝的老人甚至每個廚師,都會進入西貝大學一年輪訓一次。
西貝對食品安全有一個獨特的理念:100-1=0。
就像足球比賽,前鋒100次機會,抓住了一次,可能成為英雄。但是守門員你守住了99個必進的球,最后一球沒守住,這場比賽就有可能因為你的行為而導致最終的失敗。
所以對于食品安全來說,西貝一直認為,要給食品安全打一個分數,滿分是0分,最高分就是0分,做到好、做到沒有任何事件發生,你只能得0分。
但是只要有隱患、只要有問題、只要有事故發生,那就是負分。所以我們傳達一個理念,以防為主,構建食品安全的屏障。
其實是從員工的思想上面、管理層的思想上面,來給員工套一個緊箍咒。
菜品的制作你可以天馬行空,但是食品安全必須要有規范,而且必須要執行,這是紅線、這是高壓線。
所以對于新加入的或者是篩選員工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去看人,要讓員工理解,有賽場,做不好你就會被淘汰掉。
最后3%的門店店長、服務經理、廚師將會淘汰,降職,離開他的門店,離開他的管理崗位。
有了思維上的緊箍咒,接下來看一下在行動上怎么給員工進行培訓?
食品安全和每一個員工都有關系,一萬個員工對食品安全認知非常有挑戰。尤其對底層的員工來說,學歷不高能力有限。
只能是花時間來培訓,但是怎么培訓?一定要用那些接地氣,寓教于學的方法培訓。
西貝以網絡視頻教學的方法給員工進行培訓,主要有兩類視頻:一類是常識警示介紹,一類在上面找問題。
這樣日積月累積累很多東西,同時讓經驗不足、能力不高的員工的學習方法變得相對簡單容易。
在套上緊箍咒的時候,還給了你一根比較好使的金箍棒:配PPT給員工進行培訓,再進行考核。
3
紅冰箱法,發現問題
航空業上有一個叫“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的航空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我覺得和我們的食品安全非常像,每一個食品安全的重大事故,背后一定也是無數個輕微的事故,以及碰巧沒有發生的先兆,還有一些隱患點,一定會有這么多。
如果你不把這些排除掉,在日常當中、在每一餐當中、在每一個細節當中,不把這些排除掉,其實管理食品安全是一句空話。
所以我們覺得事故的發生是量的累積,從量變到質變。而且再好的技術、再完美的規章制度,在實際操作層面也無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質和責任心。
每一位到西貝用過餐的伙伴,仔細觀察會看到在西貝相對比較顯眼的地方有一個紅冰箱。
這個紅冰箱寫著是“消滅不良品,道道都好吃”。西貝有一個考核標準,退菜率必須要在1%以內,100道菜只能退1道。
紅冰箱還有更重要的一層含義,就是紅冰箱的工作法:問題導向。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問題即機會。
找到了問題,還會有一個和紅冰箱相結合的紅冰箱A4報告。
這個A4報告也就是從暴露問題,再明確這個問題,以及設定目標,到最后真因是什么,其實真因出來的時候,你的行動方案就出來了,以及你的后續步驟是什么樣的。
因此對于食品安全來說,西貝用紅冰箱工作法來暴露出在工作當中食品安全的問題。
我們會找到這個問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原料出了問題,那是為什么,是因為接貨的時候員工沒有經過培訓?還是因為在餐廳檢查的時候廚師長沒有仔細做檢查?
背后一定有原因,但是如果你只是暴露了問題,而沒有找到背后的原因,這個行動只是短期的或者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行動。
所以當你找到了爭議以后,你要去改善,而且這個改善其實又是一個循環,又會恢復到暴露問題、尋找真因、再去改善,只有達到這個工作方法才能達到培養人的目的。
在只有40家店的時候,也就是2012年的10月份,西貝和最好的食品安全服務企業簽訂了昂貴合約。
紅冰箱法是賈總帶我們到豐田公司考察,每條生產線有一個紅色的燈,當生產線上發現有次品或問題就會拉這個燈,生產線就會停下來,為什么要停下來?
因為要找到這個生產線上導致原件產生問題背后的原因,改善以后才會再投入生產,而且在生產線旁邊有一個紅色的盒子。
我們也是學習了豐田的工作法,演化成西貝的工作法,暴露問題找到解決方法。
西貝200家店,有1萬條顧客點評,每一條點評我們是通過人工檢索來評定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到底是哪道菜的問題。
比如說是羊肉串的問題,顧客投訴是冷了還是口味原因,全都會羅列出來。
每一周我們基本上在大眾點評上會搜到2起頭發的投訴,非常精確。
西貝有一個對會員推送的平臺,只要你是會員,吃完飯馬上收到信息進行評價,評價完以后還會返5到10元的餐券。
每一周在這個平臺上面,會有9起顧客反饋頭發的問題,從2到9漲了4.5倍。
紅冰箱工作法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不能懲罰暴露問題的門店和員工,鼓勵主動暴露問題。所以總部才能夠收集到這些信息,這個數字是多少?90起。
從2到9到90,差距還是非常大。所以千萬千萬別小看在大眾點評只有2起頭發或者說只有1起食品安全的事故,但是在門店現場、在每個顧客用餐的過程當中,可能會有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隱患存在。
如同多米諾骨牌,最小的1.5毫米高、1毫米寬,最大的1米高、45公斤重。只有13塊,最小的還是推倒了1米高、45公斤重的多米諾骨牌,所以說再小的隱患都能夠把帝國大廈推倒。
– END –
分享 | 李展春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社員火熱招募中
▼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