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利潤跟刀鋒一樣薄,為什么還有些人活的很滋潤?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外賣平臺在經歷大幅度補貼之后,消費者開始習慣使用外賣,同時幾輪燒錢之后,外賣平臺開始減少燒錢。


    平臺從之前野蠻生長,往盈虧平衡方向發展。減少了補貼,增加了提成。餐飲商家開始不賺錢了,未來外賣何去何從,商家又改如何是好?


    我家門前有條商業街,里面餐飲種類繁多。最愛其中一家漢堡店,它家環境在周邊算中等。只是有時外賣多了,店里各種打包盒和外賣騎手擁堵略顯凌亂。


    因為在家門口, 所以我很少叫外賣。

    直到有一天下雨,我嘗試找它家的外賣。結果嚇了我一跳,門店17塊錢的套餐,在外賣平臺上標價30元。

    看著謎一樣的套餐價格……

    我默默地點開了另一家店的外賣。


    事后聊起此事,該漢堡老板大吐苦水:說自己把價格定這么高迫于無奈,同樣的套餐,在外賣上加價12塊,去掉配送費和平臺扣點還有廣告費,自己的利潤就1-2塊錢。遠不如堂吃的客人。


    外賣是否真的如此無奈?外賣行業未來有哪些趨勢及應對措施


    1

    加了22%扣點的外賣有點辣


    一家中式快餐店,生意一般般,后來有了外賣,本想靠外賣做些副業。慢慢地外賣生意越來越好,幾乎占據了總體收入的一半。


    因為外賣生意好,一到吃飯點店里全是來排隊等餐的快遞員,堂吃客人反應門店亂哄哄的。


    最近兩年,眼看著外賣平臺一步步取消補貼,選擇平臺配送收取的配送費已經漲到了22%!這還不包括廣告費、活動補貼、還有客情維護等。



    也曾嘗試不做促銷,只是促銷一停,訂單數量呈斷崖式下降。嚇得自己不得不重新把促銷做回去。現在進退兩難,感覺不做外賣沒生意,做外賣利潤率低。


    粗略算算,假設現在做活動滿35-13元。

    顧客實際付款:35-13+5(消費者自付配送費)=27元

    外賣平臺收款:(35-13)x22%(實際交易額抽點)+5(消費者自付配送費)=9.84元

    商家實際收款:35-13-(35-13)x22%=17.16元

    算算實際折扣:4.9折!

    這里還不包括競價排名等其它費用。試問哪家餐廳能扛住天天4.9折?

    算下來,一單毛利不僅少了,攤上房租人員成本,甚至還是虧的。


    外賣不做活動沒人氣,做活動沒利潤


    2

    外賣已成習慣,平臺開始盈虧平衡.


    2010年百團大戰,人們學會并習慣了團購,并借此誕生了一大批團購網站。


    最終只剩3家團購網站: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


    現在餐廳做團購也就不像過去那么火爆,品牌強硬的餐廳甚至都沒有團購。比如海底撈、西貝等。


    餐飲團購未來何去何從?


    一言以蔽之:團購平臺開始進入利潤收割期,之前不合理的商業模式趨于正規,平臺開始扣點,令不少商家頭疼。


    兩巨頭合并,團購全面扣點


    外賣平臺亦是如此,在經歷大幅度補貼之后,消費者開始習慣使用外賣,同時幾輪燒錢之后,外賣平臺開始減少燒錢。


    外賣已成為人們的一種就餐方式。


    人們既然已經養成了叫外賣的習慣,競爭對手又幾乎所剩無幾,外賣新用戶的增量逐步放緩。平臺從之前野蠻生長,往盈虧平衡方向發展,也是符合邏輯的。


    目前市面上外賣平臺以“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為主。分布到國內其他城市里,在二三線甚至更低一些城市,外賣有時候是當地銷售代理公司在運營。


    在平臺扣點上,總公司鞭長莫及,就出現了每單高達30%的扣點,甚至更高的情況。


    現在外賣難做主要是平臺自身到了要轉型的時間點——平臺由野蠻生長轉型到盈虧平衡。創業者不是慈善家,前期給你的補貼,最后是要賺回來的。


    3

    內憂外患,外餐門檻不再低.


    1、餐廳數量增多,同行競爭大。


    實力強勁的大企業入駐外賣、更多的餐廳入駐外賣,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外賣平臺的本質還是在賣流量,流量是有限的,僧多了粥就少了,那么粥的客單價也就高了。


    2、優質創業者越來越多


    外賣從2013年左右開始爆發,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其中不乏許多優質創業者,他們有的善于營銷,有的從外界帶來了新東西。對于原本從業者來說,競爭難度更大。



    3、外賣安全問題上升到兩會提議。


    2017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提出

    ——盡快出臺“外賣”安全監管辦法。


    餐飲是創業門檻較低的一個行業,而外賣又是餐飲行業門檻最低的一個領域。

    一旦政策完善,外賣這個風口下的紅利,幾乎嘗不到了。


    4

    當下餐飲如何做外賣?


    淘寶的出現革了中小實體店的命;而外賣的興起,對沙縣小吃們的沖擊最大。


    過去家門口一排小吃店共7家,我可以每天輪換著吃。現在打開外賣平臺,附近3公里有70家店在可配送范圍之內,選擇性更廣了,門口這幾家小吃店堂食的銷量被稀釋了。


    外賣未來趨勢預測


    1、外賣餐廳洗牌,行業回歸理性


    外賣的增量是有天花板的。以餓了么為例,它開拓全天外賣、增加夜宵、設立鮮果等品類,就可以看出,餓了么之前傳統的外賣增量是看到了天花板。


    這也就意味著,外賣平臺里的商家是要有數量限制的。


    之前平臺為了存活,于是野蠻生長,接二連三的融資,貼補用戶,吸引商家入駐。用戶量暴增之后,原本那些流量就不夠了。


    1、物以稀為貴,廣告競價點擊價格蹭蹭上漲;

    2、口碑不佳,回頭客少,不懂運營的小餐館要餓死;

    3、資質不全衛生情況堪憂的“家庭廚房”被踢出局;

    4、活下來的餐廳優化自己產品,促銷活動慎重對待;


    按照正常商業邏輯來說,同樣一份飯。外賣的價格就是應該比堂吃的貴!只有當普遍外賣價格比堂吃略高一點的時候,外賣行業才能趨于理性。


    2、外賣正餐化,正餐外賣化


    外賣行業大環境趨于穩定,競爭日益激烈。

    正餐行業大環境競爭同樣激烈。


    外賣可以跟堂吃互動


    利潤,是商人永遠的追逐點。外賣風口褪去,餐飲經營者們最終還是要想怎么提高自己的利潤。


    屆時,堂食將被重新拎出來。同樣,隨著外賣逐步完善,原本只側重堂吃的餐廳,將逐步打造自己的外賣體系。


    而專為快餐而生的“網絡餐廳”將在政策約束下,更加規范化;同時網絡餐廳的激烈競爭將促使其不得不開設堂食的功能。


    3、外賣進化,食品貨物化開渠道


    所有的體驗都是凝聚在這一份盒飯里。想讓消費者獲得一個好的就餐體驗,最主要在產品上做文章。


    越來越好吃的外賣,越來越好看的外賣,越來越好玩的外賣,將會在2017年里興起。


    不僅在產品上,而且在外賣平臺的詳情頁上、圖片上、都有新的突破,更多想不到的營銷活動等都在這里進行展示。


    5

    餐飲主該如何應對外賣?


    目前來說,外賣對沙縣小吃、桂林米粉、重慶麻辣燙、蘭州牛肉面這樣的單個社區店,小飯館的沖擊比較大。暫時來看,還沒有涉及到人均較高的餐廳。


    人們去人均較高的餐廳通常是因為某一件事而引發的聚會。比如:


    約會:男女之間約會。

    聚會:閨蜜聚會、朋友聚會、同事聚會、同學聚會。

    聚餐:商務聚餐。

    宴請:婚禮、滿月酒、生日會、謝師宴等。


    目前,外賣暫時還沒有觸動到這些場景化消費的蛋糕。

    但是,未來發展怎么樣誰也說不準。

    例如,小組所有成員約定在某個地方,叫上一頓豐盛的火鍋外賣,似乎并不受年輕人排斥。


    已經知名成型的大餐飲品牌,可以嘗試設立一個子品牌切這塊外賣蛋糕。不建議直接拿自己母品牌上去做。


    1、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做外賣


    外賣和堂食一樣又不一樣。

    一樣的是以食物為載體,

    不一樣的是以不同媒介傳播出去。


    你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做外賣,外賣大概要占據我營業額的多少是我的極限?想清楚之后,在一點一點把準備工作做好。


    比如:收取扣點、滿減活動、特價活動、競價排名、主頁優化裝飾、產品包裝等等。有能力的自己做,沒能力的花錢找人做。外賣量一旦做起來,需不需要額外招人,這些都要提前考慮到。


    打開門做生意,為的就是賺錢。當下外賣這么火,對于餐飲個體戶來說,在陌生的城市,一無背景、二無積蓄、三無技能,自己不努力只有被淘汰的份。


    盡管外賣做起來利潤薄人也很辛苦,但一天多掙點,一年下來也不少。


    2、外賣通道和堂食通道分開


    當你決定外賣堂食一起做的時候,一定要把兩者分別安頓好。


    外賣時間點比較集中,尤其是中午出單比較急,訂單量比較大。


    這時候,顧客在店里吃飯,快遞員來來往往取快遞,對顧客的就餐體驗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而且人一窩蜂圍在餐廳,把本來想進來吃飯的客人都擠走了。


    更為致命的是,外賣有時間限制,商家有時候秉著外賣優先的政策。讓先來堂食的客人后吃上飯,這等于是變相把客人往外趕。


    ——條件允許的餐廳可以設置專門的外賣出菜口,讓外賣和堂食分開。


    3、此菜只為外賣而炒


    隨著電商的進展越來越快,許多品牌入駐電商的時候前期也出現了很多磨合。有些品牌甚至為了這一渠道,設立了專門的產品,例如:“電商款”、“奧特萊斯款”。


    餐飲外賣可以借鑒這個方法,譬如這道“宮保雞丁”僅限外賣;同樣,也可以設置這道“魚香肉絲”僅限堂吃,通過菜品來把外賣和堂吃區分開。


    引導消費者點套餐


    對于,麻辣燙、冒菜、火鍋一類沒有這種便宜的話,建議嘗試套餐。

    通過搭配套餐,不僅可以控制客單價,還能控制外賣的利潤率。

    麻辣燙、冒菜、火鍋一類在外賣上,主推套餐,引導消費者點套餐。通過組合產品把外賣和堂吃區別開,有目的引導消費者堂吃或者外賣。


    4、小餐館升級大食堂


    有意識的去寫字樓密集的地方,和大型公司的談判,是否可以承辦該公司的食堂。靠量降低自己成本取勝,以安全、衛生、準時打動對方。


    5、修煉內功,這一碟好菜


    說一千道一萬,回歸到本質上來,還是要修煉自己的內功。營銷和廣告打出去,是要靠產品來承接。


    簡單點說,決定消費者第一次吃你的外賣,可能是因為你的店鋪裝修、商品詳情頁、以及促銷活動。第二次決定他回來的,基本上是沖著你產品。


    ——外賣平臺對一塊兩塊敏感度很高,細微差別決定你在第一頁還是第二頁。但是消費者對于一兩塊的敏感度不高,產品的好壞決定它選你還是其他。



    花9塊9買的鮑魚,可能是姓鮑的廚師炒咸魚。

    一家餐廳25張4人桌,最多只能同時接納100人。

    北京全聚德烤鴨特價促銷,上海人也不會打飛的去吃。

    ——外賣要回歸行業理性。


    外賣餐廳不同于淘寶店。


    淘寶店的貨品面向的是全國,通過線上銷售可以打掉中間的經銷商,產品的價格就是出廠價,從商業設計角度來說,砍掉渠道商的價格高于運費,對消費者是有實惠可言的。


    外賣餐廳則不同,外賣餐廳的客戶基本上就是在其周圍3公里左右,餐廳和消費者之間是沒有渠道商的。


    通過外賣,其實是增加了一個快遞的動作,成本是增加的,通過第三方平臺外面,又增加了一個管理費。


    從商業設計角度來說外賣應該比堂食更貴。

    但目前市面上看到的外賣比堂食便宜。

    基本是以下兩種情況:


    1、外賣餐廳地址選擇在偏僻的角落,房租便宜人工成本低廉。


    起初,同樣一道菜,外賣餐廳和有門面餐廳的毛利是差不多的,差就差在凈利潤上。后期依靠走量壓價供應商,再提高自己的毛利。


    這種情況下馬太效應將愈加明顯,做的好有錢砸廣告繼續大賣,做的差沒錢投廣告繼續賣不動產品。


    ——這是理論上可持續的便宜。


    2、新入駐外賣平臺的餐廳,為了博人氣拼命參加活動,時間打折,滿100減50,滿50減20。這種暫時性促銷,加劇外賣行業泡沫和虛假繁榮。


    – END –


    編輯 餐飲O2O—小貝



    本文由餐飲O2O專欄作者原創并授權發布




    玥老板&胡茵煐,上海眾郝創意咨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中國首批餐飲O2O理論實踐者,專注餐飲全案營銷,數十年餐飲線上線下營銷經驗,曾服務西貝莜面村、新加坡同樂餐飲集團、三人行餐飲集團、耶里夏麗餐飲集團、陳記順和、潮牛海記、伊佳林開心夢工場等品牌。(微信公眾號<眾郝創意咨詢:ichonghowe>)


    * 如有文章方面的探討,請聯系作者,微信號:yuelaoban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星巴克 | 美味不用等 | 匠心故事會 | 選址 | 創新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63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3月14日 22:25
    下一篇 2017年3月14日 23: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