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選址 | 出走商業體,為什么這些大企業都涌向社區?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做餐飲的,向來都有向餐飲大佬學習的勁。比如,茶飲品牌對標星巴克,餐廳效仿西貝、海底撈。他們稍有風吹草動,就惹得眾多餐飲品牌效仿學習。


    前段時間,賈國龍宣布西貝已經在嘗試社區店,集合外帶和零售的50平米的精品店。消息一出,餐飲圈就炸開了鍋,效仿者們也在紛紛思考未來門店的布局。


    那么社區店真的會是下一個選址風口么?還是會成為下一個“麥香村之殤”呢?


    01

    餐飲社區店:下一個餐飲戰場


     這幾年,商場成為餐飲鑄造品牌的道場,兵家必爭之地。但商場開多了,客流分散了,品牌勢能因同質化下降了。說實話,都往商場擠,這碗“飯”端得穩嗎?


    商場開多了,消費人群被稀釋


    麥當勞早早提出社區店戰略;

    2017年8月31日,星巴克中國首家社區體驗店開業;

    2017年3月12日,呷哺呷哺描繪了“未來的湊湊”版圖,就是大力開社區店;

    九毛九10億選址的經驗告訴你,社區店是塊“油田”。


    說起社區店都會認為與街邊店相同,但其實不然,其實換種說法應該稱為新型社區店。

     

    周邊聚集大量居民,

    以年輕人與小家庭為主,

    白天辦公者數量不少 

     

    一般社區店的選址會在社區與工作交叉區域,填補工作到家的距離空檔,中間設立門店相比于商場店,獲利更高。

     

    縮短送餐距離


    餐飲品牌出走“扒皮式抽租”的商場,轉戰社區店,餐飲品牌紛紛向社區店伸去橄欖枝,透露著什么信息呢?

     

    02

    餐飲社區店優勢

     

    如果進商場能夠造就品牌的話,那選擇社區店又有什么優勢呢?

     

    1、外賣優勢——縮短餐廳到家的送餐距離

     

    外賣市場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消費便捷性,似乎讓大家看到了外賣市場的前景,當這個市場已經紅海一片,外賣平臺增加扣點,餐飲從外賣中獲取利益越來越少。

     

    從商場到家,外賣人員需要先到商場內的餐廳取貨,其次是送餐,過程中接受送餐時間大概為20分鐘左右,超時體驗感下降。

     

    外送時間超時,外賣小哥痛哭流涕


    那么外賣從商場到消費者家里,中間的空檔就是社區店,在這段空檔建立餐廳,縮短外送時間與成本壓力,轉戰新型“外賣專門店”是否可行?

     

    餐飲是能在夾縫中生存的行業,當大家都在唱衰街邊、社區店時,其實大品牌已經有了搶灘社區店的計劃。

     

    2、社區店“現象”空間巨大

     

    餐飲每逢節假日、生日宴之事都需要酒樓或是范圍較大的餐廳宴請,那么商超餐飲就不具備這個條件,社區店就占據絕大的優勢。

     

    社區店的優勢在于店面可大可小,大可延伸成酒樓宴請,小到外賣配送中心,加之社區店更接近消費人群,那么餐飲社區演繹空間巨大。

     

    社區店演繹空間巨大


    比如,商場不允許餐廳零售氣味過大的食物,但在社區店不存在限制。湘菜餐廳就可以開辟臭豆腐零售檔口,川菜餐廳可零售“棒棒雞”,吸引小孩或滿足小餓的需求。


    設置小吃檔口,發展零售


    其次還可以發展成外賣專營店,門店面積不大,設置外賣窗口,方便取餐與配送,減少配送時間,增加外賣體驗感。

     

    社區店獨特的優勢,可以發展多維度生意。


    時間自由的,早餐、夜宵等發展維度是非常廣的。早上做不了生意,可以做中午的生意;中餐沒有人,可以做晚上的生意。


    03

    開社區店,這里有四個思考


    曾與業內人士聊起shopping mall這幾年成為餐飲 “品牌制造工廠”,但不是所有商場都能夠為品牌源源不斷的輸入新客源。

     

    據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新增商業體504個,開創近4年來的新高。


    商場開多了,消費者分流


    業內曾有“一線商場變三線,三線商場變兒童樂園”的戲言,商場面臨的問題是新客少了,而社區店需要解決的是復購問題。

     

    1、  社區店周圍人群分析——先“討好”常住人口

     

    餐飲社區店需要解決復購的問題,考慮的就是周邊居民的穩定性。


    就比如,弄堂里選址要求周邊1.5公里有10萬居住人口,其實不只單單研究周邊人口數量,更應該分析的是這個10萬人口里有多少人是常住居民,首先去討好這部分“長久生意”,

     

    討好這部分“長久生意”


    流動人口與常住居民的差別就是后者穩定性更強,哥老官火鍋火爆的原因之一,是它迎合上海人的口味,做了產品線設計。來自五湖四海的流動人口,口味不夠集中,那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流動人口不穩定性高


    但不能否定外來人口對餐飲的貢獻,本身社區店的演繹空間比較大,這個產品設計可以滿足這類人群的消費需求。


    比如增加口味上的選擇,與茶飲市場中增加糖分選擇的效果相似,可以增加菜品的自選性。

     

    2、社區店地段分析——老小區的人群消費能力不容小覷

     

    很多人都會覺得住新小區的人消費能力更強,其實不然,現在能夠在一二線城市買的起房的,大多是通過貸款,那么前幾年的消費者狀態相對節制,而老小區居民沒有供房的壓力,消費相對自由。

     

    老小區的人群消費能力更強


    那么餐飲社區店選址可以觀察門店周邊小區,配套設施齊全、商業規劃合理、學校配比齊全的老小區人群消費能力比較強。其次,靠近寫字樓與工作區域,這樣利于品牌發展外賣。

     

    3、社區店客群分析——年輕人和小家庭是消費大軍

     

    餐飲走進社區店,需要選擇大體量人口且消費能力強的區域,并分析這片區域的消費畫像。結論就是,30歲左右的年輕群體和小家庭是社區店消費主力。

     

    小家庭收支已經趨于穩定,而現在的家庭選擇在外就餐的比重在逐步增加。其次,年輕消費者養家壓力尚小,尤其是單身群體,在飲食上更注重質量。社區店是否應該迎合這部分消費人群呢?

     

    雖說大家都在盯著年輕群,但其實老年市場也是一塊“蛋糕”。退休后的老年人,時間資金充裕,針對這部分人群,社區店或許比商場店更占優勢。

     

    老年人消費市場大有可為


    3、  社區店場景分析——演繹空間巨大

     

    社區店營業時間長、成本低、模式自由、場景的演繹空間巨大,讓一些商場限制的品類有了可演繹的空間,比如燒烤夜宵、大排檔、小龍蝦,換種說法來說,只要城市還在,夜宵就會存在。

     

    城市還在,夜宵就屹立不倒


    其次建立外賣專營店,門店不用多大,10幾張桌子就滿足堂食,主要發展周圍的線上外賣,門店投資少,回報快。

     

    結語:

     

    其實說了這么多的思考,意義在于希望餐飲人產生這樣的思考,社區店該如何選址,如何找到適合的品類發展。


    只要社區不倒,路不被封,社區店的發展前景就一直存在,現在眾多餐飲品牌選址時開啟社區店的搶灘計劃,肯定有其意義所在。


    – END –


    作者 | 玥老板&胡茵煐,個人微信號:yuelaoban。如有餐飲和文章方面探討,可以加微信號私下討論。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燈光:石客照明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32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27日 22:28
    下一篇 2018年3月27日 22:4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