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總結,一杯喜茶的正確打開方式:
1)排隊數小時買茶
2)買完單拍照
3)照片上傳社交平臺
4)品嘗
喜茶確實讓無數消費者,手捧茶杯,心甘情愿地拍照發朋友圈,這種自發傳播的口碑效應,遠比花重金做廣告來得更有效果。
今天和你分享,喜茶制造社交貨幣,引爆口碑分享的4個關鍵。
1
關鍵點一
高顏值,更愛拍照
決定用戶是否分享朋友圈的因素有很多,高顏值一直都是最有效的因素。
因為高顏值能直接提升用戶的優越感,分享之后獲得關注也最多。
抓住這一點因素,喜茶持續從各方面提升產品與門店顏值,使喜茶在朋友圈的傳播效益越來越大。
▲ 先看幾張喜茶的照片
可以說,只從喜茶茶杯上,就能發現多個為“拍照”而考慮的細節:
1、和咖啡杯相比,喜茶茶杯更加細高,不僅單獨擺放拍照符合當今的審美品味,手握拍照更容易讓女性用戶雙手變得漂亮。
2、茶杯透明,可直接看到飲品層次感和品質感,激發消費者的飲用欲。
3、茶杯蓋上的心形??杯塞,可愛又溫暖。
可以說,喜茶的設計細節非常豐富,也最大程度迎合了不同的拍照環境。
除了包裝設計,喜茶的店面裝修,也完全符合時尚定位,雖然布局風格類似星巴克,但各方面設計,都比星巴克更適合上鏡拍照。
此外,從黑金店、PINK 店、LAB 概念店,到卡通 logo、Emoji、小黃鴨,總能讓消費者找到符合自己品味的高顏值視覺元素。
總之,很容易就想到拍照朋友圈。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品牌,被更多消費者分享到朋友圈,那一定要從設計之初就靜心策劃。比如:
1、包裝什么顏色,怎么拍都好看?
2、什么消費場景,用戶最想拍照?
3、哪個設計細節,最容易被拍照?
還有很多具體問題值得思考,總之,你一定要從設計之初就反復思考,如何能讓用戶更想拍照,而不是成品之后再強制運營。
2
關鍵點二
周邊產品,跨界合作
在品牌體系化打造上,喜茶已逐漸向生活方式類品牌靠攏。
推出了很多帶有強烈品牌標記和美學風格的日常物品,包括手機殼、雨傘、T恤等。
這不僅可以幫助喜茶與消費者加強情感聯系,還能深度占領消費者心智。
我從“喜茶靈感鋪”小程序上,整理了幾張喜茶周邊產品的圖片,看看這些產品的設計風格與調性。
如果你對如何運營周邊產品感興趣,也可以去喜茶小程序上看看他們的大概做法。
此外,喜茶還與昆士蘭旅游局、貝玲妃都多個品牌實現跨界合作,在愚人節進行emoji主題活動,進一步強化對年輕人消費者的心智影響。
3
關鍵點三
經營生活態度和儀式感
喜茶是芝士奶蓋茶的首創者。
在喜茶官網上,專門有這樣一段介紹:
“芝士奶蓋茶有別于市面上制作粗糙、茶湯廉價的傳統奶茶茶飲,喜茶專注于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茶香,讓茶飲這一古老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這段介紹非常有力量,值得一直反復思考。
喜茶是如何讓古老文化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即使并不是喜茶的消費者,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喜茶這個品牌的敬佩。
一位90后創始人,帶著一個年輕的團隊,生生把幾十年來,一直不溫不火的茶飲市場,帶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喜茶和普通珍珠奶茶的區別,很重要的一點,還在于喜茶重視“茶”,而傳統奶茶,本質上更依賴于“奶”。
喜茶以“古老的茶”為根基,創新地搭配“時尚的芝士”,很好地把傳統和現代結合起來。
很多年人追喜茶,也絕不僅僅因為喜茶顏值高,更因為喜茶激發了一種生活的態度和力量。
所以,喜茶到底在賣飲品,還是在賣一種年輕人越來越需要的情緒?
在定價方面,喜茶高于普通奶茶,但略低于星巴克,屬于一種大多數年輕人消費得起的“奢侈與時尚”。
這一定價策略,既區隔了普通大眾,又獨立于高端經典飲品,給年輕中產劃分了飲品界的一個時尚階層。
定價的本質不是賺多賺少,而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消費者選擇,是品牌定位的具體體現。
在喝法上,喜茶建議在喝奶蓋茶時不要攪動,不必使用吸管,可以從杯口一口一口啜飲。
這種要求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喝喜茶的儀式感。
對于年輕人來說,“怎么喝”“在哪喝”有時甚至比“喝什么”更重要。
4
關鍵點四
持續收集反饋,產品少而精
一個新品牌想要成功,只比別人好喝一點點,是遠遠不夠的。
如何做到持續好喝,持續新鮮,持續的消費者熱愛,是經營大眾消費品牌的真正命題。
否則,潮流來則成,潮流去則敗。
從創辦至今,喜茶保持每天收集消費者反饋、不斷改善產品的習慣。
創始人聶云宸帶領團隊不斷優化細節,2017年喜茶研發了幾十款產品,但上市的只有10款,菜單上始終只保留20多款產品。
所以,重視用戶反饋的最佳方式,就是持續提升用戶體驗。
而且,很多消費者給品牌做反饋,并非有什么復雜的原因,他們只是喜歡你這個品牌,他們希望這個品牌好,他們希望這個品牌,可以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點小榮耀。
以上,就是喜茶經營口碑的4個核心策略:
1、高顏值,更愛拍照
2、周邊產品,跨界合作
3、經營生活態度和儀式感
4、持續收集反饋,產品少而精
– END –
作者 | 孫爽
來源 | 插座學院(id:chazuomba)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