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很少喝奶茶的小白領想獎勵自己一杯奶茶嘗嘗。
“您好,奶茶需要無糖、半糖還是全糖?”
“半糖吧。”
結果喝完后他卻不想再來了。
為什么?有可能是奶茶真的不好喝。但更有可能,是因為他對奶茶不了解。
通常來說
全糖的奶茶更好喝,偶爾喝奶茶的人完全可以點一杯全糖品嘗一下,而他點半糖的原因,只是因為旁邊怕變胖的小姑娘也點的是半糖。
其實,他更需要的是一杯全糖奶茶。
許多人在與消費者打交道的時候,過于浮躁地想把產品快速地推給消費者,卻忽略了顧客的真正的需求。
如何洞察消費者真正的需求?
如果客戶能夠明確地提出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那么就簡單了,我們只需要熱情地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即可。
然而,并不是每個客戶都能直截了當地說出自己的需求,或者說,有些客戶甚至都不知自己真正的需求,這就需要我們通過交流和觀察發現他們的潛在的需求。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更需要對品牌再定位,而再定位包括:定位、對位、卡位,然后才是營銷。
01
定位有心
舉個例子,露露杏仁露準備去做一個新的產品叫植物蛋白,不叫露露用新的品牌。當他起心動念地講要去在植物蛋白上面做到一個什么高度的時候,需要善意的提醒客戶啊,用戶心理是沒有“植物蛋白”這個概念的,用戶有“椰奶”、“椰汁”、“杏仁露”,他其實是不懂什么叫做植物蛋白的。
再舉個例子,紅牛在美國買了一個品牌叫“維它可可”,但是他們定位定成椰子水,其實如果從營養的角度,從“長在樹上的水”的角度去看,也許是合理的。
但是因為長期的教育中,中國過去的消費者心智中就不會有“椰子水”,會有“椰汁”、“椰奶”,他不會覺得椰子水值錢。那么當你這一罐水賣的很貴的時候,他就會形成心理障礙。
所以“定位有心”這個部分呢,就要去把心智這個事明確下來。
02
對位有感
所以,第二塊叫“對位有感”。
你針對什么樣的人,就是你不能指望所有產品賣給所有人,今天所有產品在規劃的時候,你務必要考慮兩個字“小眾”,其實在中國區,你只要把任何一個“小眾”打透了,你都是“大眾”。
但是你在開始規劃這個產品策略的時候,是務必要考慮“小眾”,這樣會有更聚焦更純粹更極致的價值。
所以,當你聚焦在50年代,或者把年齡段聚焦的很窄,這樣就更鮮活地對你說話,而不是對你們說話。
這樣就更加的有感,就好像現在我說一些雞湯的話啊安慰的佛系的話啊,往往是對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的人,產生“感”,就好像我現在對你說“這世界上有兩種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我們努力的模樣。”
那奮斗的小白領就覺得,這說的就是我嘛!而我要對另外的人群說:“人生不過六件事,第一知事,就是懂事嘛,第二叫定性,把性格定下來,第三叫追夢,第四叫遇人,第五叫擇城,選擇城市,第六叫終老。
你仔細想,人生不夠就這六件事。像這種呢,往往就是40歲左右的人越來越有感觸,因為20歲有夢想,30歲是理想,而40歲呢才會真正是思想。
所以就是“對位有感”。
03
卡位有感
定位對位完了以后,就是卡位。第三塊就是“卡位有知”。
卡位主要是在競爭結構中找尋最有利于你的機會和說辭,也就是消費理由。
我們先說今麥郎的桶裝面,面對加班的人群,或者火車站的人群,出的產品叫一桶半。因為這些人群一桶往往不夠吃,兩桶又嫌多。這樣的話,你出個一桶半的時候,他們就能感覺的到實惠。
04
場景營銷
其實,中國的營銷都是舊知識的拓展,所有的創新都是舊元素的重新組合。
場景營銷,也是需要過程與感受的,每個過程與細節中間都帶著感知的密碼的,就是說用戶不會更相信你說什么,他會更相信他自己感知到什么。
美食越來越開始加大比例的是對視覺的刺激,而不是對味覺的刺激。現在點個餐,如果它品相、擺設很好,你就會拍照發朋友圈嘛。
人性中是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炫耀自己的機會的,所以他就會在菜品里加干冰啊,讓它云山霧罩啊,就在視覺的部分加分,所以這就是過程與感受。先讓你的嗅覺視覺被感知到。
然后所有的產品中,一定要結合生活場景,才會有趣味。像這種小年糕,都會做成麻將的樣子,就會有趣。
然后呢,在成都,一定是會很火的,因為成都麻將成風嘛,這就要結合當地的場景,讓產品越來越傳情達意,就起到了產品的說話效果。
空間和服務要有說話能力,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個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
很多餐廳包括楊記興臭鱖魚有一個沙漏,如果上菜晚于半小時,這菜就免單。假如沒有這個小沙漏,你就會總催他,菜來了沒有啊?因為做魚需要時間,你就會總催,就會越來越不耐煩。
當有了這個小沙漏,你點完餐開始計時,你心里巴不得它慢點來,晚一點我這道菜就不收錢了,它其實是用游戲的形式把你的耐心拉長了。
這就是服務本身有說話能力的,你就要把這些部分變成有趣的互動,服務不只是海底撈給你擦鞋啊做指甲啊下棋啊,它是讓你能夠玩起來。
一切商業在互聯網化,一切品牌在人格化,一切消費會娛樂化,你得讓他有娛樂的精神,所以今天做營銷啊,你得讓他有敏感的靈魂和大條的神經,要有深沉的想法還要有世俗的趣味。
-end-
餐飲O2O“重振2020”專題文章
— 分析與報告 —
— 餐飲O2O幫扶對接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