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天財經
周天財經 原創出品
對所有餐飲人來說,2020 是難捱的一年。
原本打算在春節期間大有作為,卻因為不期而至的疫情被按下暫停,餐飲業成為了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而在全國逐步復工復產,人們逐漸恢復線下消費的時候,六月份,餐飲賽道中近幾年增長最迅速的日料,卻又遭遇到了一次「精準打擊」。
過了一個多月,北京的日料商家們,怎么樣了?他們又是如何在寒冬中艱難求生的?
01 來自三文魚的「精準打擊」
6 月 12 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相關部門在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
伴隨著確診病例的流調結果披露,顯示新發地有很大概率是此次疫情傳播的重要場所,仿佛在一夜時間,進口三文魚成為了病毒傳播的「始作俑者」。
「完了」,鄭凱回想起他在當晚得知消息時的心情,「真的,就是過了一個晚上,就給你打回到比二月份還差。」
鄭凱是 Hatsune 隱泉日本料理(嘉里中心店)的運營負責人,后者是成立于 2001 年的日料品牌,主打中高端日料消費,大眾點評數據顯示隱泉嘉里店的綜合評分為 4.75 分,人均消費在 200 元以上。
鄭凱向周天財經表示,本來在第一波疫情之后,隨著北京逐步解禁,五月份和六月初的生意正處在「恢復最好的時間段」,特別是在六月初,營業額已經超過了去年同期。許多客人因為太久沒外出消費就餐,來到店里時都會點比平時更多的菜。
而在三文魚的消息擴散后,「全店都是空的,落差特別大」。許多客人在門口一看里面沒什么人,就轉去其他餐廳了。
「前兩天還能賣個五六萬(日營業額),有時候能達到 7 萬,就一夜之間,第二天你就賣了幾千塊錢,兩三千塊錢也有,三四千也有,一下子回到最低點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即便是在疫情形勢更嚴重的一二月份,嘉里店一般也能達到近一萬的營業額。
日料中最為代表性的三文魚刺身
一夜冰封的情況幾乎在北京所有日料店同步發生,因為三文魚的刺身以及壽司,是日本料理在中國消費者認知中最具代表性的品類,甚至可以說就是日料的象征,而當矛頭指向三文魚,對日料消費的影響無疑也極為巨大。
「接近一周的時間,我們各門店幾乎沒有收入」,昱匠日本料理的運營負責人耿莎莎向周天財經表示,和隱泉的經營情況類似,昱匠在五月底六月初也一度達到業績高峰,其中一家門店更是取得了開業兩年多以來的最佳業績。
耿莎莎表示,以昱匠金融街店為例,疫情發生后的日均營業額只有五六千元左右,而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在 4.5~5 萬之間,相當于只有預期的一成多。
「特別無力」,六月中旬,因為生意太冷清,耿莎莎也提前下了班,「大概五點多鐘吧,我走在長安街上就在想,做了這么多年的餐飲人,現在頂著大太陽,我下班回家了,什么感受啊?」
伴隨著消費升級和赴日旅游人群增多,日料在最近幾年是餐飲大盤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品類。據美團《中國餐飲報告 2019》顯示,雖然二線及以上城市仍然是日料門店的主要市場,但是三線及以下城市日料門店數量增長速度正不斷上升。日料發展正進入到爆發期。
據第一財經報道,日本駐華大使館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料理店近些年在中國的數量迅速增加,從 2013 年的 1 萬家增加到了 2019 年的 6.5 萬家。
在 2019 年的一次日本料理推廣活動上,日本駐華大使橫井裕表示,「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日本餐飲店數量最多的國家。」
或許日料仍然能夠向前發展,但對于身在局中的商家們來說,這個六月實在有些太過殘酷。
「五月底到六月中旬的時候,我們認為今年的計劃還可以再撿起來,結果到第二次(疫情)的時候,我們發現今年的小目標首先是要先活著。」耿莎莎說道。
02 寒冬中的艱難自救
餐飲業的成本結構主要受到食材、人工以及場地租金三大板塊的影響,而對于日料店來說,疫情帶來的沖擊還要更嚴重一些。
一方面,許多主打中高端的日料在食材采購上就要付出更高的成本,不光是海鮮魚生,還有許多調味料也都要從進口渠道購買;人工上也是如此,熟練日料廚師的月薪普遍破萬,如果是從日本聘請廚師則要更貴。
而且因為需要面對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客群,在選址上,日料店也會側重在人均消費比較高的商圈——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房租成本,并且在裝修上也普遍開銷不菲。

Hatsune 隱泉日本料理店內裝修
整體而言,許多因素共同推高了日料餐廳的經營成本,而與此同時,整體賽道的「精品化」也推高了日料的議價能力,因此盡管成本高企,相較于其他品類餐飲,一家客源穩定的日料店往往有著更可觀的毛利。
但是當疫情使得客源冰封,高成本帶來的競爭優勢就完全變成了「短板」,日料餐廳需要想盡辦法搓熱身體,不讓體溫過低。
鄭凱十分注重外賣帶來的增量,他分析,因為隱泉嘉里店的主要客群主要是集中在中午,許多白領會進店餐,因此更具性價比的商務套餐也是他在外賣 SKU 設計上的主要側重。
鄭凱介紹,在堂食的商務套餐是只有中午才能點到,而在美團外賣上則是周一到周日的中午和晚上都可以下單。
一方面,一份套餐中會同時涵蓋主菜、沙拉、米飯以及像是雞蛋卷這樣的配菜,滿足白領的一人食場景,不同品類的套餐價格都控制在 80 元上下,相較于堂食單點菜品更加友好,并且將套餐 SKU 在外賣菜單中安排在首頁。
另一方面,出于對交付品質穩定性的考慮,隱泉嘉里店也在外賣菜單中減少了一部分不適合打包的菜品,比如魚生以及和牛。
依靠商務套餐的高單量,每天外賣能夠貢獻全店近 10% 的交易額,十分可觀。

耿莎莎也認為,現在的餐飲經營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線上的經營和消費者的導流必須要靠互聯網平臺來進行。
為了吸引到更多客源,昱匠在上半年做出了很多調整,比如推出一人食的套餐,以及在線上推出一折的折扣菜,還有像半加工菜品的零售化嘗試等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而在六月份出現二次疫情之后,美團外賣主動聯系到昱匠,提供了外賣返傭、配送補貼以及線上流量支持等一系列幫扶舉措,對于餐廳紓困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耿莎莎記得最難的那段時間,有幾天可能一天從早到晚都幾乎沒有堂食客人,「有外賣單進來會覺得很高興,是一種鼓勵」。
實際上,像美團外賣這樣的互聯網平臺不但成為了為餐廳導流,制造增量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和整條產業鏈形成了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比如日前,美團聯合北京烹飪協會啟動了「春風行動北京版」,針對 6 月以來受到疫情影響的北京外賣商戶提供支持,對經營情況受影響較大的商戶,提供 3%-6% 的比例的傭金返還。
同時,美團也為北京地區餐飲商戶開通了核酸檢測證明上傳入口。商戶可將核酸檢測情況展示給消費者,在 App 中會顯示「已核酸檢測」的標簽。
03 熬過最難的時候,堅持就是勝利
隨著北京第二波疫情得到控制,消費者的信心恢復,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已經熬過至暗時刻的耿莎莎相信,「最難的時候我們都過來了,咬牙堅持下去,情況會越來越好的」。
對于疫情期間人們選擇在家做飯,是否會給餐飲業以及日料的增長帶來結構性地改變,耿莎莎認為,目前一線城市的消費者普遍還是工作節奏很快,人們也傾向于去餐廳就餐或者靠點外賣來節省時間和精力,仍然看好未來的發展。
鄭凱表示,盡管和周邊其他品類的餐飲商家相比,疫情造成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退,但目前在工作日午市的營業額已經恢復了七八成。
公司長期以來堅持的精品策略和老客戶的信任給了鄭凱信心,他向周天財經表示,嘉里店曾經遷過址,有一位客戶仍然愿意在中午多走十多分鐘,來隱泉就餐兩到三次,而像這樣信賴隱泉的老客戶還有許多。
「等到疫情完全過去,我們肯定又要開始跟以前一樣,每天要忙著像要‘打仗’的那種感覺。」鄭凱說道。
- END -
往期文章: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人點在看,財神爺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