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和微博上很多人都在哀嚎:
想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海底撈……
想喝星巴克一點點喜茶奈雪Coco……
然而,大部分餐飲店和小吃店現在都是暫停營業的狀態,比如大家心心念念的海底撈。
還有西貝,200多家店都處于歇業狀態。
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有一些餐飲店在“頑強”開業。
比如麥當勞,截至 1 月 31 日,除了湖北地區、部分景區和交通樞紐餐廳,仍有近 3000 家餐廳在持續為大家服務。
不僅如此,麥當勞還繼續提供外送服務,實在想吃麥當勞又不敢出門的話,完全可以點外賣!
比如星巴克,全國超 4200 家門店中,有超過半數的門店暫停營業,但仍有 2000 左右家在營業。
同是餐飲店,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憑什么能不關門?
這其實與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的特性有關。
麥當勞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肯賓斯基表示,中國大約3300家麥當勞餐廳中,有數百家已經關閉。中國仍有約3000家麥當勞餐廳維持運營狀態。他表示,如果疫情能得到控制,對公司利潤的總體影響將“相當小”。
但考慮到 “即便是敢開店,也不一定有人敢去”的情況,麥當勞又哪來的勇氣繼續營業呢?
1、體系成熟建立了一整套應對措施
2003年,非典肆虐的時期,麥當勞當時也堅持營業,并且增加了很多應對防護措施。
比如規定員工洗手需使用殺菌洗手液搓揉20秒以上、不同的區域使用不同顏色的抹布、后廚人員需戴不同顏色的手套處理不同食材…
因此,這也讓麥當勞在這種非常時期,仍然能夠獲得大家的信任。
而在這次的疫情期間,麥當勞同樣規定所有員工提高洗手消毒頻次,每次送餐前后,都要及時洗手消毒。
食品工人必須在以下情況洗手:
before starting work 開始工作之前
before handling cooked or ready-to-eat food 在處理熟食或即食食品之前
after handling or preparing raw food 在處理或準備生食之后
after handling waste 處理廢棄物后
after cleaning duties 做完清潔后
after using the toilet 上完廁所后
after blowing nose, sneezing or coughing 擤鼻涕、打噴嚏或咳嗽之后
after handling money 接觸錢后
外送箱送回餐廳也要立刻消毒,而外送窗口則更是每小時就消毒一次。
2、“死磕標準”的品牌個性讓品牌行為更有說服力
麥當勞一向以“標準化生產”著稱,號稱“全世界的麥當勞都是同一種風味,同一種口感”,每一道生產工序都被嚴格把控。
通過統一標準、操作量化把過程復制并落實到每一個執行崗位上,可以說這是麥當勞一向擅長的技能。麥當勞的內部管理向大眾展示了“死磕標準”的一面,這也讓麥當勞在疫情蔓延的非常時期,讓大眾更容易相信它會把“嚴謹”的品牌個性應用到衛生清潔方面。
3.咖啡、漢堡等本身就是方便外帶的食物。
在生活中,你一定有這樣的體驗,除非是去星巴克談事情或者工作、學習,不然都會選擇外帶,而非堂食。
而且,去年 5 月,星巴克上線的“啡快”,可以說是“無接觸配送”的“鼻祖”。
用戶只需要在小程序下單,然后到店里的“啡快”貨架拿貨就可以了,這樣的流程本來就能減少人員接觸。
當然,這種操作并非星巴克首創,像麥當勞、肯德基都有提供手機自助點餐的服務。
當然,開門是讓大家有地方用餐,閉店是為了安全著想,都是為了社會責任!
– END –
應對疫情,餐飲O2O聯合專家推出應對免費公益課,共克時艱!
(上面微信如果加不了,也可加O2O君對接:o2ocanyin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