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行業是一個極度分散的市場,火鍋餐廳市場前五名品牌市場占有率僅為5.5%,其中海底撈占2.2%,呷哺呷哺僅占0.8%。另外,海底撈也是中國和全球中式餐飲市場份額第一,分別為0.3%和0.2%。
那么,海底撈到底有多賺錢呢?
8月20日,海底撈披露了2019年半年報。
報告顯示,海底撈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6.95億元,同比增長59.32%;實現凈利潤9.11億元,去年同期為6.46億元,同比增長40.92%。
對比海底撈去年同期的業績數據發現,其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增幅與去年基本持平,凈利潤增幅略有下滑,從去年的60%下降了近20個百分點,但仍然保持在可觀范圍,遠高于行業水平。
01
01
門店擴張,下沉成效幾何?
從門店數量上看,海底撈的開店速度可謂是“高歌猛進”。報告顯示,海底撈去年新開200家餐廳,關店7家。今年上半年新開130家餐廳,關店3家,新開店的速度明顯快于去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底撈發布半年報之前,國金證券曾對其提出質疑,并表示1000多家門店是其“天花板”。7月16日,國金證券將海底撈評級從增持下調至減持,稱市場對海底撈的預期過高,短期估值與實際的業績預期無法匹配。
國金證券認為,首先,今年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門店數量在加速增長,但是新開門店數的面積較小;其次,海底撈的一線城市由于新開門店的邊際效益,翻臺率有下降跡象。
此次海底撈發布的半年報并未披露其大小店的比例,同時,翻臺率也確實呈現出小幅度下滑。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平均翻臺率為每天4.8次,這一數值在去年是每天5次。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一二線城市競爭持續激烈,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海底撈下沉至三線及以下城市是必然選擇,由此,小店比例會不斷增加。再加上,因新店處于拓展期翻臺率還不高,單店營收貢獻下滑也是可預見的較為合理的現象。
不過,海底撈上半年外賣業務收入也同步大幅增長,上半年外賣營業收入達18.7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0.9%,主要由于外賣訂單數量增加。
火鍋品類的消費場景雖說大多數時候是堂食,但隨著技術的精進,外賣市場的進一步擴大,或許將成為又一增長點,來抹平翻臺率降低帶來的營收損失。
除此上述之外,半年報還透露了海底撈另一大“隱憂”:人力成本偏高。
02
02
人工昂貴,
智能服務或成出路
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底撈的員工數量已達到88378名,其中內地約有8.4萬名。員工成本共計36.52億元。與同期相比,增幅達65.8%,就所占收入百分比而言,從去年同期的30%增長至31.2%。
海底撈的員工薪資及福利一貫都遠遠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同時得益于成熟的員工激勵機制,海底撈內部員工的忠誠度極高,流失率較低。
對于人力成本偏高的問題,海底撈企圖通過機器人及人工智能進行解決。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共有三家門店推廣了智慧機械臂,三家門店推廣應用了智慧配鍋機,179家門店應用了智慧傳菜機器人。
海底撈方面表示,用餐高峰時段,傳菜機器人能代替三至四個傳菜員,每月成本只需3000元左右,這只有一名員工成本的一半。而后廚使用機械臂配菜、出菜,可以完全替代人工,降低成本。
據悉,智慧餐廳人員減少20%。
盡管普及無人餐廳并不現實,但融入機器人元素的智慧餐廳,讓海底撈看到了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的希望。
03
多維度發展,
頤海底料增長迅速
– END – 來源 | 海底撈財報、網絡收集整理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