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餐飲行業給人的錯覺是發展越來越迅猛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想踏入餐飲行業來試一試身手,但正如我經常給朋友們所說的一樣,與以往的傳統餐飲相比,現在的餐飲不是越來越好做了,而是相反,變得越來越難做,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論呢?是我的主觀臆斷?還是有可觀依據?
拿我作為例子,最能說明問題,2009年我創建豪蝦傳時,只花了一萬多塊錢的成本,撫琴這個鋪面因為是老年活動中心,白天周圍的大爺大媽喝蓋碗茶,打小麻將,六點以后全力離開后我就拿來賣龍蝦,房租成本每個月只有2000元,我一次性繳納三個月房租也在6000元而已。
當時的服務員,在包吃住的情況下,每個月只需要600~800元的工資,就能找到很多愿意來干活的小女孩,即便是到2010~2011年,服務員的月工資也才1200元左右,而租一套兩室一廳的員工宿舍,也只需要450元的月租金,因此,在我們創業初期,每個月的固定成本才1萬元左右。
這給我們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2012年我們在餐飲市場爆發以前的這幾年,即便是夏天龍蝦高峰期還出現營業額為零的情況,但我們還是堅強的挺了過來,雖然我口口聲聲說這是二哥的功勞,當年是二哥在店里堅守,但這些堅守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并不存在虧損。
而之所以沒有虧損,就是因為前面所說的成本太低,當我們每個月的固定開銷只有1萬元左右時,意味著我們一個月只需要賣2萬元就能不虧,而平攤到每一天,也就每天只需要700元的營業額,再攤到龍蝦上面,當時我們按份賣,折算成斤兩計算,相當于30元一斤,每天只需要賣出20斤龍蝦就可以保本!(還有酒水)
因此,二哥之所以在成都能把豪蝦傳堅守下來,度過最困難的2011年,除了他內心抱有希望,相信我們鹵煮龍蝦的味道會被成都接受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每個月都并不需要再往里面貼錢進去,也就是二哥心里雖苦,但無非只是賺多與賺少的差別,而不是虧錢的境況。
這是豪蝦傳在2012年之前,得以生存下來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成功以后都喜歡去講自己當年多么牛逼,多么有高瞻遠矚,但實際上呢?很多都名不副實,在豪蝦傳身上,當年沒有什么牛逼的預見,我們能堅持到2012年贏得新媒體的這個機會,根源性原因就是成本足夠低。
我曾經也跟很多人說過,如果把豪蝦傳當年的經歷放在現在,豪蝦傳早就倒閉了,為什么呢?因為現在創業的成本實在是太恐怖了,我身邊餐飲創業的朋友非常非常多,關注我的網友里,也有超過1000名餐飲老板,非常遺憾的是其中絕大多數都在虧損,或者說都曾經遭遇虧損,我相信他們對我的話最能感同身受。
首先看房租成本,現在要想在成都找到一個滿意的鋪面,光是轉讓費就會讓人汗流浹背,接下來是高昂的房租成本,我們就不要目前成都最熱的東大街這個商圈,就拿成都三環路附近那些二等商圈來說,位置稍微好一點的鋪面,每平方米的房租成本也已經超過100塊錢,按照我們撫琴店300多個平方計算的話,當年2000元的租金,到現在就需要接近4萬一個月,成本相當于增加了20倍。
再看人工成本,當年我們請三個服務員和一個龍蝦師傅,服務員每個月只需要800元的工資,師傅只需要3500元工資,四個人的工資加起來都才6000元,再加上給他們租一套住房500元,所有這些成本加在一起,每個月的人工成本都不足7000元,而現在呢?
光是請一個專業的龍蝦大師傅都要8000以上,再加上最少配一個廚房小工,工資最少3500元,請三個服務員,每個人拿到手需要達到2500元以上,再加上為他們租一套租房大概在1600元左右,這些成本加起來超過21000元,與以前相比,這塊成本又增加了3倍。
最后看營銷成本,當年我在成都做龍蝦,幾乎沒有花一分錢的營銷費用,當然,這也可能是我當時生意一直做不起來的重要原因,當年唯一做的營銷,就是我每天在天涯論壇寫創業日志,回復那些留言的消費者的意見,所以幾乎沒有任何營銷費用,這塊成本為零。
但是現在呢?新開一家餐廳,你如果完全不做營銷,很可能除了開門前兩天身邊親戚朋友過來捧場之外,其他幾乎沒有陌生客人進場,即便是學其他人一樣,搞個什么開業超低折扣的活動,但是活動一結束,很可能客人又立即消失,因此必須要做營銷,但是現在做營銷,成本可遠遠高于以往。
據一個朋友統計,要想讓自己的開店信息在全成都全面曝光一次,最低大概需要10萬元的營銷費用,而且這還不一定能保證效果,也就是僅僅能讓你曝光,但是否能把客人吸引到店里來,還是未知數,選擇這個方式去宣傳的,需要做好即便是做了推廣也可能沒效果的這個心理準備。
因此,基于上述三方面的成本問題,現在開一個餐廳,別說一年不賺錢,只要開業三個月后無法盈利,這個店所帶來的壓力將向一塊石頭一樣,壓在創業老板的身上,讓老板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慌,開業前所設想的各種方案和方法,可能全都因為對后市的擔憂而不敢實施。
當然,絕大多數創業的新手,都會在這個階段因為承受不了那種一開門就虧錢的壓力,最終選擇了倉皇出逃,希望趕緊擺脫那種恐慌和難受的日子,而即便是一些朋友選擇堅持,但在巨大的成本壓力下,也只有那些資金實力相對比較雄厚的創業者,才具有這個底氣和勇氣,絕大多數普通創業者都難以承受那壓力。
由此可見,現在選擇餐飲創業,難度與以往相比是更大,更困難了,當然,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難度還會加大,因為在目前國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跨界進入餐飲的人并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其中不乏很多資金雄厚的大佬,在他們眼里餐飲創業那幾十百八萬完全不放在心上。
比如今天源池就在車上指著一個品牌告訴我,說這個品牌是做有機食材的餐廳,在上海有十多家店,每個店都在虧損,每個月都要虧損幾十萬,一年下來要損失幾百萬,但是老板不在意,因為他是做地鐵外包業務的,身價上億,每年收入幾千萬,就覺得健康的有機食品是方向,所以虧損也要堅持做下去……
像這樣即便是虧損也無所謂的老板,普通的創業者怎么去跟他們競爭呢?別說每個月虧幾十萬,作為普通人,每個月就是虧幾萬都受不了,但現實就是這么慚愧,對于很多跨界進入餐飲的其他行業大佬來說,幾十萬對他們來說就真的是無所謂的小錢,這變相的再進一步提高餐飲的創業成本,因為他們愿意花高價租好鋪面,愿意花高價請員工,這會催生整個行業的成本往上漲。
這還不包括餐飲的發展本身在兩極分化:品牌影響力大,實力強的品牌,越來越到處擴張,繼續擴大規模,他們同樣是為了優質鋪面和優秀人才,不惜重金去拿下;而新手創業者,因為資金上的捉襟見肘,以及對未來的不可預知,也就不敢大手筆投入,只能緊巴巴的憑自己努力去經營。
所有這些情況,最終帶來的結果,就是現在餐飲創業成本越來越高,新品牌創建的難度越來越大,像2012~2013年這種品牌瘋狂崛起的機會,在可預見的未來,暫時看不到了,每每想到這里,我都會暗自慶幸,我們豪蝦傳多虧當年每個月不到一萬塊錢的經營成本,讓我們熬到了2012年新媒體時代的到來。
否則,成都餐飲就沒我們豪蝦傳什么事了!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