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晚上七點半,坪洲站C出口,人群涌動著瀉了出來,像是剛從海水里拉到舢板上的魚群,從網里挾裹著傾瀉而出。
    ?
    天色已暗,店鋪、商場、攤位亮著各色的光,“10塊錢”、“哈密瓜”、“清貨啦”、“29.9任意選”……混著噼里啪啦的油炸聲、汽車的鳴笛聲和忽遠忽近的爭吵聲沖擊著耳膜。油煙味、煎餅味、體味混雜在空氣里,男男女女蠕動在攤位的縫隙里。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01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擺攤的,比路人還多”

    阿強叉著腰站著,和旁邊的阿麗阿慧扯著閑天,三個人時不時爆出一陣狂笑。
    ?
    對面,一個夜市街的管理人員走過,對著他們遠遠舉起手機。“拍我們記得開美顏!”阿慧嘴里大聲調侃著,一邊伸手把臉捂了個嚴嚴實實。
    ?
    “這對很好看啊,我幫你調一下”。28歲的楠楠語速很快,把手伸向攤位前的年輕女孩的耳垂。女孩對著鏡子端詳了一會,楠楠盯著女孩的表情,繼續著她的推銷“這對可以搭v領的衣服,很適合你,很有特點。”女孩沒有應聲,摘下了耳環,放回桌面上,轉身離開了。
    ?
    不遠處,奶茶店門口排起了一溜長隊——那幾乎是坪洲夜市攤人氣最旺的地方。一家掛著全場9.9牌子的耳環攤就擺在奶茶店對面。兩個職業擺攤的女孩熱情招呼著過路的人。看到我舉起的相機,攤主收起了笑容,“你是干嘛的,不要亂拍”。
    ?
    楠楠是個全職媽媽,擺攤之前,在家帶了一年多的娃,沒能出去工作,也很少接觸朋友。兩個月前,她決定通過擺攤重新“與社會接軌”。
    ?
    “這兩個月,感覺擺攤的人比路過的人還要多。我們在這擺攤,聽的身邊攤友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做了,要清貨了,明天不來了。”楠楠說。
    ?
    擺攤的競爭,比她想象中激烈。近兩個月,坪洲的攤位數量由充裕變的緊俏。就算去的很早,能在地鐵口占到好位置,沒有吸引人的產品,還是賣不出去多少。年輕人的地攤越擺越少,楠楠補了幾次貨,逐漸疲倦了。
    ?
    “現在是有政策,沒準也以后又會嚴了。”她準備賣掉最后一批貨,就撤出地攤,著手復習十月底的健康管理師資格證。相比于流動的市場,一份穩定的工作,踏實得多。
    ?
    楊芷低頭站著,眼睛盯著手里的毛線針,黃色的毛線在手指間漸漸成型。亂哄哄的市場里,周圍的嘈雜似乎被絕緣了。她安靜的像是站在了龍卷風的風眼里。
    一眼看過去,楊芷的攤位精致得與周圍格格不入,綠絲絨桌布、星星串燈,色彩明艷的針織手袋……
    ?
    沒有生意的時候,她就一直專注著自己的針織,或與旁邊的攤友閑聊幾句。楊芷幾乎不會主動招呼行人“買我東西的是小眾人群,大多數人都是覺得你的攤位好看,過來看一眼。”
    ?
    ?
    擺攤兩個月,她學會了通過觀察路人的年齡、關系特征,判斷對方會不會購買。“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女孩”。
    ?
    有男伴的女生,想在她的攤位前多看幾眼,一般都會被身邊的男人死死拉走,“可有可無的東西”,男人們丟下這句評價。也有些上了年紀的女人,拿著她的針織包一個一個打量一遍,知道價格后嘀咕著“太貴了”,搖搖頭離去。
    ?
    楊芷通常不會爭辯,“我看到她們就知道做不成,不想浪費口舌。”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挨著擺了幾天攤后,楠楠和楊芷成了“盟友關系”,?經常一起出攤、輪流占位。
    ?
    楠楠羨慕楊芷的針織攤?“夠特別,能做網上的爆款,生意穩定”。
    ?
    楊芷則認為楠楠的生意?“成本低、利潤高,又會推銷,一個晚上總共能賺五六百塊錢,月入過萬”,?有次,看到一個女孩在楠楠那里買個十幾對耳環,著實讓她羨慕了一陣兒。
    ?
    不過,楊芷有正式工作,擺攤只是個副業,她不愿投入太多心力。上班累、擺疲了或者下雨了,她都不會出攤兒,“我們跟職業擺攤的比不了,人家時間充足,經驗也多“。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02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10年,還是沒掏出擺地攤的命

    阿麗在樹下坐下了。她開始埋怨,最近來擺攤的年輕人混亂了這個市場。“他們就是來體驗一下生活,不想干的時候就把貨全部低價清掉。都是一樣的貨,10塊錢3雙的襪子,你清貨賣10塊錢5雙,那我們還怎么賣?”
    ?
    阿麗有三個攤子——兩塊布上分別放著包和耳環,一個不銹鋼晾衣架上掛滿了女款衣服。遠遠看到有人在這些攤位前停留片刻,她松垮的神情開始收緊,立馬從地上站了起來,扯著嗓門湊近對方,?“靚女看看啊,有沒有喜歡的!”
    ?
    “今天倒霉了,一件衣服都沒賣出去。”顧客走了,阿麗悻悻地坐了下去。
    ?
    “你過來看看,哪件好看,我擺在前面,剩下處理掉算了。”她招呼我過去,幫她選幾件展示款。撥開那滿滿一排的短袖和裙子,大logo、大笑臉、濃艷的配色,土味的款式…… 我看了半天,實在選不出一件更好看的。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
    阿麗盼著地攤管制能更嚴一點,這起碼能幫她逼退一部分競爭者。?“情愿讓他們管,我們就不用這么早出來占位置。”阿麗說。
    ?
    她幾乎每天早上六、七點出攤,擔心用來占攤位的架子被別人拿走,有時候要從早守到晚。說著,阿麗擼起袖子,展示她兩截色號大相徑庭的手臂“連本帶利一天賺個七十塊,還曬的跟黑鬼一樣,有什么意思。”
    ?
    “主要是在這擺,利潤空間不大”。阿麗自言自語地說。“擺到天虹去,這邊賣19.9的衣服,我起碼要賣35塊。那里人有錢。”
    ?
    “那我賣40。”坐在隔壁的阿強接話。如果說在糟糕的生意之外,還有什么慰藉,就是這些一起擺攤的老伙計了。他們七八年前便認識,都住在坪洲。幫忙占攤,扯扯閑篇兒、出了事,隨時都有個照應。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
    在他們攤位的不遠處,有一個賣衣服的大姐,每天晚上都堅持做網絡直播賣貨。在阿強眼里,這種直播的意義就是“沒有生意,解解悶。”
    ?
    “有什么用,總共你就這么多貨,在這里都賣不出去,在網上賣,銷量肯定也不會有變化,賣到天花板上都賣不動。”
    ?
    生意從五六年前就開始變差了。“就是那些淘寶、拼多多,把我們做死了。”
    ?
    互聯網電商興起,讓攢了一筆錢、租下一間檔口的阿強,又一次回到了地攤。“擺了十多年地攤,還是沒逃出跑城管的命。”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03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地攤,是他們的活路

    ?
    前幾年,城管抓的很嚴。阿慧記得那個時候,攤販們遠遠看到“鬼”出動,就“三五秒收拾好,開始打游擊戰”。大家擠搡著往地下室跑,城管在后面追,邊追邊罵著“你們這些不要臉的。”
    ?
    “不要臉,罵的就是我們這些生意再差,也要天天出來擺攤的老手。”阿慧有兩家攤位,其中的耳環攤,還沒有開市。“年輕人可以覺得生意不好、累,就不擺了,我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有什么辦法。”即使有時候,一天都賺不到幾十塊錢,但只要房租、生活費懸在頭頂,擺攤就是阿慧他們在深圳的活路。
    ?
    除了擺攤,阿慧沒有想過找其他工作。一來自己沒什么文化,稍微有些門檻的工作都不夠格,進工廠都年齡大了;二來她要帶小孩,給別人看店,不如擺地攤自由,至少小孩還可以帶到身邊照顧。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
    旁邊,阿慧的女兒跑過來,拿著一杯奶茶。?“八塊錢一杯,天天就知道要錢買,下次我就把你送給城管”,?阿慧隨即罵了起來。
    ?
    說罷,阿慧對著阿麗、阿強開始吐槽,吐槽自己、孩子、家庭。空氣悶熱,像是一口隨時都要炸開的鍋。
    ?
    坪洲地鐵站警衛室門口,另一個飾品攤位的直播正在進行。這場是一場沒有聲音的直播。小女孩打著手語,跟直播間同是聾啞人的粉絲們互動。
    ?
    經營飾品攤的是一個青年男子和兩個中年女人,也是聾啞人。紙筆、手機屏幕,是他們與顧客的主要交流工具,有時也會用手輔助。有不明情況的人,拿起一個小風扇,張口就問,看著他們忙著拿紙筆、打手勢,不耐煩地轉身走了。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不遠處,還有同樣寂靜的燒烤攤。聾啞人師傅專注的翻動烤串、撒上調料,身后,是嘈雜的人群,馬路上有貨車駛過,發出轟雷震耳的聲響。他將烤好的烤串遞給顧客,然后雙手合十,表示感謝。
    ?
    青年一筆一劃地寫下“我們是一個團隊,一起來坪洲學習開店的。”盡管現在的生意“不是很理想”,他們還是堅持下午四點出攤,晚上十二點再收攤回去。
    ?
    “以后想租一個店面,開一家飾品店。”他拿起手機,展示自己收藏的“開店筆記”。每一個字都標注著拼音,那是他能讀懂,卻沒辦法發出的符號。
    ?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十一點多,阿強收攤了。成捆的蟑螂藥、洗發水,大大小小的包,塞進三個大麻袋。一個袋子橫放在電動車前面,兩個放后面,阿強勉強可以擠在中間。
    “看到沒有,我每天就是這么走的。”
    ?
    夜色下,阿強抬起右腿跨上了電動車,在麻袋的縫隙間把身體擺正。
    車子在機動車道上狂飆猛進,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燈火通明、大廈林立的街巷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作者|?楊小希er
    深圳微時光(ID:szdays)原創
    您是如何看待“地攤經濟”的發展?歡迎留言評論!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推薦閱讀

    月入過萬“假象”背后,地攤江湖里的殘酷與心酸

    ?問題咨詢合作轉載:13331083197??

    圖片選自網絡,侵刪請聯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029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9月8日 16:06
    下一篇 2020年9月8日 18: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