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外賣頭條
從已有的數據看出,中國餐飲行業早在2018年底突破4萬億的大關!外賣,則從預測的2400億元突破4415億規模,增速翻翻。
有人曾這樣感嘆,是多變的互聯網市場,造就了現今的外賣經濟體,使得外賣經濟成了既承載互聯網思維,又兼具傳統餐飲模式的“混血兒”。
怎么做好外賣?怎么做好盈利模型?怎么做好行業預判?
從整個餐飲大數據中發現規律,尋找方法論,或許能幫我們解答一些困惑!
1
餐飲行業大數據
日前,艾媒咨詢發布《2019中國餐飲行業大數據監測與商業新模式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餐飲行業收入較2017年增長18.2%,突破4萬億元;外賣行業發展為餐飲提供了新的市場,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達4.06億,保持較高增速。
從細分品類看,正餐為主要最主要業態(57.0%),50強的正餐集團營業額合計超過1100億元。正餐消費人次比2017年提高12.9%,追求品質和多樣化成為主流之選;
火鍋行業繼續保持高增速,川式火鍋占據市場主流地位;燒烤行業中26-35歲年齡段成為主力消費群體;小吃門店數量穩居第一,品質升級趨勢明顯;新式茶飲增速迅猛,門店數量已達41萬家。
2
總量:中國餐飲行業正式進入4萬億元新時代
2018年中國餐飲收入42716億元,同比增長9.5%,收入同比增速(9.5%)高于同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0%) 。
2019年,受到中美貿易戰等壓力,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猶存,餐飲消費將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預計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將超過4.6萬億元。
3
收入:山東超越廣東,成為餐飲收入最高省份
從2018年中國各省市區餐飲收入規模來看,山東省以3995億元超越傳統餐飲大省廣東省躍居第一;其次是江蘇、河北、河南。
相比之下,廣東省餐飲收入增速有較大降幅。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七成省份的同比增速都超過10%,這表明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動力強勁。
4
營銷:抖音成餐飲營銷新陣地
2018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應用已經成功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KOL等大V推薦甚至成為用戶購買產品的風向標。
觀看短視頻不僅成為消遣娛樂的方式,也成為用戶尋求社會經驗、選購產品的新途徑。
5
品類:2018年中國餐飲業態類型分布以中餐為主
中國烹飪協會調查數據顯示,中餐仍是國人在餐飲消費中的首選,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次為休閑簡餐和快餐。
火鍋:市場品類細分趨勢明顯
按照火鍋的地域、工藝、口感,火鍋可被分為六大派系。川式火鍋占比突出,達整個火鍋行業的64.2%,說明川渝口味仍是大眾喜愛的主流。
即“麻辣”著稱的川渝火鍋,以“涮羊肉”為特色的北派火鍋,以牛肉、海鮮為代表的粵系火鍋,快捷小鍋化的臺式火鍋、口感酸辣的云貴火鍋,以及其他特色火鍋。
6
融資:2018年餐飲行業投融資熱點事件
艾媒數據顯示,2018 年,餐飲領域的競爭進一步呈現高度的白熱化,行業披露投資案例數 401起,總披露投資金額超過700億元。
回顧投資熱點事件,能夠實現標準化、體系化的快餐和茶飲企業更受投資者歡迎。此外,餐飲產業鏈及服務商企業也成為投資者關注對象。
品類細分:餐飲供應鏈與服務商仍然是投資重點
2015年以后,中國餐飲服務與供應商領域已披露案例數明顯下降,此后基本呈現出穩步下降趨勢。從投資金額來看,2016年投資金額超過470億元,為歷年之最。
整體上看,投資熱度不斷降低,但考慮到未來中國餐飲業朝著標準化,體系化方向發展,餐飲供應鏈和服務商將仍然是投資的重點領域。
2019中國主要餐飲上市公司市值差距懸殊
在當前已經上市的餐飲企業,從市值上看港股總體上市值要高于A股,其中海底撈市值超過1500億港幣,是呷哺呷哺市值的14.3倍,餐飲業龍頭地位顯著。
同樣也應看到,上市企業間的市值差距過于懸殊,行業平均市值不高,表明當前市場潛力有待進一步開發。
7
結語
《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報告2019》指出,中國餐飲規模40年將增長近780倍,且有望成為排名靠前的世界級規模。
但外賣君認為,餐飲整體數據的呈現代表了一種方向。聚焦外賣行業來說,從中發現規律并借鑒調整,才能在領域中發揮最大優勢。
關于餐飲業呈現的數據或現象,你有什么想表達的?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END——
圖片|來源 艾媒咨詢
來稿|微信:13253552411
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往期精彩 ——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