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干媽”登上時裝周后,跨界周邊產品的老字號給餐飲界帶來了什么?

    當一個餐飲品牌不僅僅是繞著人的舌頭打轉時,說明它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



    1


    老干媽被做成潮牌了?別慌,常規操作


    在上個月的紐約時裝周,傳奇女神老干媽賺足了眼球:


    印著她頭像的服飾在天貓剛一上架,很快就被一搶而空。


    一個中國辣醬品牌是如何跟紐約時裝周扯上關系的?


    原來在今年紐約時裝周期間,天貓挑選了包括老干媽等6個有中國特色的品牌。


    于天貓中國日期間和美國著名買手店Opening Ceremony合作,在9月9日至9月11日推出國潮快閃店(pop-up)。


    老干媽辣醬在這家快閃店里搖身一變成了120美元的“Lao Gan Ma Hoodie”(老干媽衛衣)和40美元“Sauces Queen(調料女王)”圍裙。

    老干媽在紐約時裝周上大放光彩


    像這樣把logo印在衣服上并大受歡迎的,老干媽并非頭一個。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曾提到過沉迷于服裝產業,甚至自己開設潮牌的可口可樂;


    以及專門為品牌辦了一場時裝秀的麥當勞。(可口可樂賣服裝、肯德基賣咖啡,餐飲巨頭之間的戰爭升級了?)


    就連國內的奶茶品牌喜茶,也開設了線上小程序商城HEYTEA喜茶星球店,不買奶茶,而是售賣一些甚至與奶茶沒有啥關系的周邊產品。


    2

    為什么大牌餐飲總喜歡和“穿搭”扯上關系


    .提高品牌的討論度


    雖然吃和穿一直以來都有著微妙的聯系,但畢竟兩者不能放在同一個維度上去比較。


    不同的品牌,由于銷售渠道不同,所能覆蓋的群體也就有所不同。


    跨界營銷就是為了讓合作的品牌借助雙方的渠道資源,覆蓋到更多的目標群體。


    說白了,自己品牌的目標客戶,所用的其他品牌都有可能是自身潛在的合作對象。


    與目標用戶相似或者相同的品牌合作,一是互換資源,二則是吸引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層的用戶,突破壁壘。


    而將代表品牌形象的logo印在衣服上廣泛傳播,不僅能更加直觀地加深品牌的存在感,更能以此作為兩種行業之間碰撞的沖突,進而在輿論上引起消費者廣泛討論。


    就拿這次老干媽進紐約時裝周來說,短短半天時間,相關話題在微博上就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在社交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像這樣極具沖突性的話題,往往能夠在瞬間引發裂變傳播,幫助品牌在短時間內增長一大批潛在用戶。


    .傳達品牌價值觀


    logo的存在,既是代表著一個品牌的形象。


    比如我們一看到肯德基logo上的山德士上校,就會想到漢堡炸雞,看到必勝客的logo,就會想到披薩。


    但還有很多品牌,由于在發展過程中給消費者灌輸了許多“我們不僅僅是某個品牌,我們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概念。



    所以當看到他們的logo,消費者聯想到的可能就不再是單純的產品,而是會出發一系列感官上的回憶。


    舉個例子,當我們看到星巴克的綠色logo時,能想到的除了咖啡外還有其獨特的店內氛圍;


    看到海底撈的紅色logo,除了火鍋我們還能想到他們的“變態服務”。



    而這種在產品之外傳達理念的方式,十分合現代消費者的胃口。


    這點在“潮牌穿搭”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最近風靡全球的街頭潮流品牌Supreme又是其中最為成功的代表。


    今年8月,Supreme與《紐約郵報》達成了一次合作:


    8月13日的《紐約郵報》頭版除Supreme最經典的紅色Box Logo外,便再無其它。


    該份報紙一經上架便遭到瘋搶,當天下午便全部售罄。


    到后來,原本售價為1美元的《紐約郵報》更是價值飆升,在黃牛手中被炒到了100美元!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是因為這個1994年的服裝潮牌在發展過程中,從不局限于某一種產品,而是直接成長為了紐約街頭文化的代表。


    由此我們也不難理解,那些“有內涵”的餐飲品牌,熱衷于在穿搭上下手的原因就在于:


    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更加直觀地傳達出自己的內涵,將品牌變作符號,將符號變作一種思想和概念,以起到更高層次的傳播。


    .為了轉變自身形象


    當然,也有一些品牌希望通過這樣的跨界手段,來改變自己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從而走出目前的困境。


    最近幾年,健康飲食習慣風靡全球,碳酸飲料也因此越來越不受待見。


    數據顯示,2017年,可口可樂收入354.1億美元,同比下滑15%;


    實現毛利潤221.54億美元,同比下滑13%;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48億美元,同比下滑81%。


    面對堪稱嚴峻的生存現狀,可口可樂也在不斷做出改變。


    做潮牌服飾,正是表現了其往年輕化上發展的決心,其不斷研發健康的新型產品也佐證了這一點。


    而這次老干媽等國貨老字號與買手店合作,也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也變得“潮”起來,脫離過去“老掉牙”的形象,以期迎來新一輪發展。


    3


    我們能從大牌之間的跨界戰爭中學到什么?


    首先,餐飲是一種百搭的硬性需求,當有足夠的經濟基礎進行跨界合作時,千萬不要讓刻板印象成為你的界限。


    前段時間,大龍燚就與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的游戲賽事來了一場跨界合作。


    通過贊助了KPL職業聯賽春季賽總決賽冠軍的Hero戰隊的方式,讓戰隊利用大龍燚線下門店做宣傳,還打出了系列戰隊海報,在全國愛玩游戲、關注游戲賽事的年輕消費者面前都混了個臉熟。


    跨界營銷是不同品牌基于同一撥消費者畫像,圍繞他們的喜好、消費特征進行營銷。


    其次,對一個品牌的經營者而言,格局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星巴克之所以能成為星巴克,是因為霍華德·舒爾茨一開始并沒有把這個品牌局限在狹窄的快餐咖啡之中,他希望未來星巴克能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品牌;



    而亞馬遜在力挫Ebay、超越沃爾瑪,成了零售巨頭后,其創始人貝佐斯卻總皺著眉頭。


    在各種公開場合板著臉和大家介紹,亞馬遜是一家科技公司,不是零售公司。


    真正能走遠的企業,在一開始就有“自己會走遠”的覺悟。


    最后,為什么Nike、可口可樂被印在衣服上不會讓人產生違和感?


    正因為這些品牌的成長已經脫出了某一行業的局限,成為了一種IP和信念。



    消費者認可這種信念后,將印有品牌logo的衣服穿在身上時,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免費的廣告牌,反而會因穿在身上的“信念”,而感到自豪。


    — END ——

    編輯 | 四喜 內容 | 餐飲人必讀

    圖片|來源網絡

    來稿 | 微信:15617579106


    —— 相關閱讀推薦 ——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165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1日 22:08
    下一篇 2018年11月1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