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80后“愣頭青”韓桐誤打誤撞地走進了餐飲行業;
多年打拼后,韓桐的餐飲版圖初具規模:8號苑、四世同堂和局氣三個餐飲品牌在京城均小有名氣。
出身旅游行業的韓桐,是如何在餐飲江湖打拼過來的呢?
七年前,“愣頭青”似的韓桐帶著他的第一家餐廳——8號苑誤打誤撞的進入了餐飲行業,為的只是想干點實體買賣。
韓桐選了一個人流量不到二百的胡同深處,成為他事業的出發點,在同行“有多少錢得賠多少錢”的預判下,韓桐卻獲得意外成功:
多年的打拼之后,韓桐的餐飲版圖已經初具規模,8號苑、四世同堂和局氣三個餐飲品牌在京城均小有名氣。
韓桐在接受紅餐網( 微信號:ygcywzz)記者采訪時稱,當初第一家店能夠做起來,表面有歪打正著的意味,但其實還是暗合了一些商業模式和邏輯。在他看來,一個新的草創品牌創立,必須要具有強大的拉客能力。
而發展到后期,必須回歸餐飲本身。
●●●
01
從0到1,一切源自情懷
魯迅曾說,“無限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
也許用此來界定情懷最適合不過。而放之于小眾之間,情懷就顯得簡單得多。對韓桐來說,他最大的情懷就聚焦在兩個詞上:“80后”和“北京”,這也是他天生所帶的標簽。
“不管是8號苑、局氣還是四世同堂,一開始完全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一些情懷。就像做局氣,就是想做一個接地氣的北京菜,正宗一點,能抒發我的北京情懷,讓大家能感覺到濃濃的北京氛圍。”韓桐如是說。
因此,8號苑和局氣最開始的選址都在胡同深處,青磚紅門的裝修透露著濃濃的北京味。
對于餐廳環境設置有執念的韓桐說,“現在的餐飲是體驗式的,需要全感官的配合才能完成一次消費,我們要做的就是怎么讓大家體驗得舒服。”
在局氣餐廳里,從庭院處的鳥籠、八仙桌、前廳等位區的四合院上方格局,到大廳的殘垣斷壁古城墻,胡同巷子老北京門牌號,再到唱戲班的臺子和文房烤鴨的掛架,甚至到餐桌上需要翻牌子的點菜牌,精致的餐巾紙木盒,隨處可見的北京特色藝術品,都盡顯老北京各種風韻。
“局氣剛開始的時候,還找了十幾個北京的叔叔阿姨做菜,絕對的地道北京味。這在當時是顛覆性的,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無疑,這就是對韓桐的歪打正著卻又暗合某些商業邏輯的最好詮釋。
情懷是很小眾又較主觀化的東西,拿到商業行為上,總會得到或多或少的不同理解。
不少人稱,情懷營銷、粉絲經濟,其本質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熱錢行為”。情懷為大的韓桐也遭遇了同樣的質疑。
“以前很多人說局氣造的只是噱頭,我并不反感這樣說。由于地理位置的問題,局氣必須要有合適的傳播點,在那個時候,能制造噱頭和話題,使之傳播出去,這是我們的能力,也是我們的責任。”
互聯網時代,韓桐深諳市場突圍之道。
●●●
02
戰略升級,從造景點到建公園
“一個新的草創品牌,必須要具有強大的拉客能力。要做到讓客人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能有目的性的來到你的店里,這樣才能規避到地理位置不好的弱勢。
如果第一家店都沒有這樣的能力,那后邊的空間也是有限的。”通過第一家店的成功,韓桐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出身旅游業的韓桐,三個品牌的第一家店都采用了造景點的方式,按他的話說,景點存在的意義就是因為具有唯一性,如果餐廳能打造并傳播成一個消費者想去的地方,這就能突破地域選擇法則上的限制。
但韓桐也明白,單憑情懷,想要形成規模幾乎是不可能的。
“情懷和文化能引起大家的共鳴,這也是我們在最初階段的一個核心競爭力,不過這同樣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那就是復制困難,現在就只能通過轉型來再發展。”
經過對市場的全面分析,沉淀了半年之后,韓桐最終確定了連鎖餐企的未來發展方向。在他看來,過了草創階段以后,要更多的回歸餐廳的本質,增加消費頻率。
“我們現階段在做的是完成景點到公園的轉變,景點一輩子可能就去一兩回,但是公園是一個可以天天都去且承載多重功能的場地。”
就這樣,韓桐開始了局氣在裝修和選址上的改變。
在裝修上,有意的減少和淡化了老北京比較壓抑感的灰墻土瓦的比例,讓就餐氛圍變得更加輕松。選址方面,根據目標用戶群體的分析,開始進駐商超和星級酒店。
“這些只是為了讓其作為一個餐廳本質更突出。并不是說不要情懷,只是適當降低比重。”
同時,在精選菜品、精細服務流程、完善內部管理以及品牌塑造幾個環節上,韓桐都面面俱到。他向紅餐網(微信號:ygcywzz)記者透露,目前已經在考察上海深圳等外地市場,未來希望發展成全國性的連鎖品牌。
但他也坦言,外阜開店的難度是超乎想象的,暫時先深耕北京市場,等自己足夠強大了,再向全國范圍內推進。
“一個品牌發展成什么樣,跟創始人本人的調性有很大的關系,北京菜能不能做得好,主要看自己愛不愛北京。”
骨子里,韓桐還是那個80后的北京人。
●●●
03
未來學會順勢抓痛點
受互聯網的沖擊,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紛紛跨界加入餐飲這一看似門檻較低的行業,在韓桐看來,這正是一種好的發展態勢。
“不同維度的人聚合在一起,同時提供良好的競爭機制,在這種狀態之下,有很多產品和營銷上各式各樣的打法和玩法,大家都能相互借鑒,從中找出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東西。”
但韓桐也坦言,行業門檻會越來越高,要求餐飲人必須是個全才,對產品、營銷、渠道、推廣等所有環節都能掌控好。他認為,未來中國有機會出現一個到幾個大的國際餐飲連鎖品牌,但同時,一些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會被擠壓。
“現在是亂象叢生,但也是最好的時代,所以我覺得一定要順勢而為,抓住市場需求的痛點,這里面一定是大有可為的。”
對韓桐而言,他已蓄勢待發。
記者 | 紅餐網_鐘姿
視頻 | 紅餐網_王偉
編輯 | 紅餐網_咸余
| |
|
| |
| |
| |
|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