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后,年輕人愿意為哪些東西花錢?丨【勺子深薦】

    點擊頂部勺子課堂關注 領取200個餐飲必備工具包

    掃碼立即報名
    來源 | 青年志Youthology
    作者 | 青年志Youthology
    最近,“報復性消費”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一方面,許多憋在家里的人叫嚷著疫情結束后第一件事就是買買買、出門旅游;而最近廣州陶陶居開業半天即爆滿閉店、上海Costco超市大排長龍的現象也讓許多人相信:“報復性消費已經開始了”。但與此同時,又有一類聲音反駁:“說要報復性消費,可是你還有錢消費嗎?
    疫情過后,究竟會不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在和年輕人聊過之后,我們認為,在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先理解疫情下年輕人的消費行為和觀念有何變化,并據此探討疫情之后人們更愿意在哪些方面花錢,對品牌有何啟示。
    疫情期間去廣州陶陶居堂食的人們
    我們發現,疫情之下,年輕人渴望通過各類消費重回正常的生活秩序,努力復刻吃火鍋、健身等日常體驗。此外,疫情帶來的“長假”也讓年輕人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他們在被疫情拽出“舒適區”之后,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以目前之力,難以抵御風險;于是,他們開始回顧和反思消費,并積極尋找養活自己和他人的解決方案。
    在此背景下,我們認為,疫情之后,人們會更加理性地對待“消費”。年輕人會花錢,但會有方向地進行消費,主要分為4類:線下消費、“剛需式”消費、“支持式”消費和“未雨綢繆式”消費。
    01
    怎樣理解疫情下人們的消費?

    1)疫情之中,人們渴望借助消費回歸正常的生活秩序:

    疫情打亂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節奏:不能自由出門購物、和朋友見面,“被迫”和家人、室友一起待在家中……當短期內恢復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成為奢望,人們通過消費等手法讓當下的生活質量努力靠近之前的水準。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也重新發現了慢節奏生活里的幸福。
    我們發現,即使生活受限,年輕人們仍然通過消費等手段尋找替代性解決方案,為生活添彩。
    李佳琦直播間新搶的貝玲妃高光

    疫情期間,年輕人都消費了些啥?

    #不能堂食,外賣來補

    @doublez:外賣的部分嘗試了一些新上線的大牌餐飲。

    @阿野:有一些好吃飯店不能外賣,必須自己去點單外提。

    @JOJO:現在奶茶都一次點四杯。

    @無憂?:最近最幸福的事可能是上周吃了一頓金拱門…

    #花式做飯

    @left:買了一口鍋,做蛋糕、做甜品。反正下廚房什么的都可以學。最近做了很多甜品,很后悔沒買烤箱,以前覺得烤箱買來絕對閑置。

    @菜葉的肉:買到了高筋面粉,嘗試第一次做面包!超幸福。

    @JOJO:車厘子,枇杷,龍蝦,都提升幸福感。還做了冰糖葫蘆。

    #云吃喝

    @JING.:看吃播,看了等于吃了。

    @JOJO:天天刷吃播。

    @阿野:自己會看《人生一串》、《沸騰的火鍋》。云吃新疆羊肉我可以吃一天。

    #線上“逛街”

    @碳酸傾鈉?:在李佳琦那里搶到新品,貝玲妃的新品高光盤,才一百多。

    @無憂?:蹲各種直播間,囤護膚品一直捯飭自己。

    #自建家中健身樂園

    @阿野:買了個劃船機。之前在室外運動,現在在室內。運動完就很舒服,否則一天都沒有收獲的感覺,要制定任務完成它。另外,每天晚上還會用xbox玩《just dance》,每天飯后跳三首老年迪斯科。

    @無憂?:因為疫情很久沒有去健身房了(之前大概是一周3、4次),自己在家反而會強迫每天都要運動、出出汗,一方面消耗體力好睡覺、另一方面也覺得踏實開心~如果不運動的話,作息嚴重紊亂。

    #自造“玩具”

    @JOJO:我們買了大疆的機器人,和男朋友兩個人在家拼,拼完了遙控它和貓咪玩。過程有一點像樂高的但是更開放。

    年輕人在家嘗試在家做面包@菜葉的肉

    重回廚房、在家健身、線上逛街……通過這些花式努力,年輕人開始重新理解過去被他們忽視的日常:在渴望“一切快點恢復正常”的同時,也逐漸適應了看似單調的生活節奏,并從中收獲了簡單的幸福。

    疫情期間,年輕人都做了什么增強自己的幸福感?

    @阿野

    和男朋友每天為了吃啥規劃一天的生活,一起做飯在柴米油鹽中周旋,看著賣相一般,但菜挺好吃的,還挺開心。

    @菜葉的肉

    (幸福的地方在于)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給家人,做了點面包戚風給志愿者,天天和媽媽呆在一起學習。做美食,開始放下腳步,去享受過程了,然后可以分享給朋友。和之前相比,不同的地方可能在于,時間慢下來了,不用快節奏的去完成一件事情。可以去樓下摘個蔥,菜市場買個肉,回來慢悠悠調個粉,沉浸在剁肉的海洋里。在烤箱里的時候,看著(面包)它一點一點長大。

    @JOJO

    天天和對象窩一起,吃吃喝喝一起做飯,一起玩手機。從來沒膩這么久過。一開始自己呆著有點難受,后來對象回來一起隔離。兩個人一個貓。窩在家玩手機看劇吃東西一起做飯拼機器人擼貓,只想天天這樣。

    @無憂?

    會更珍惜每一次“外出放風”的機會。比如再也不挑剔、不嫌棄XXX沒有好吃的店了。

    2)疫情中對生活的重新審視,讓年輕人開始反思消費,并認真思考生活布局:
    除了努力讓受限的生活過得“有生機”,年輕人也在這段難得的“超長假期”里重新審視起自己的生活。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讓年輕人普遍意識到工作和“現金流”的重要性,如何養活自己和家人成為他們焦慮的源頭。
    與此同時,宅在家中的他們重新回顧了自己的購物史:過去沖動之下購買的東西在今天派不上什么用場,“花的都是冤枉錢”;反而是那些基于真實需求購買的才是物有所值。于是,許多年輕人們開始反思“買買買”這件事,同時也認真思考如何布局自己的生活。
    年輕人據此象限規劃自己之后的計劃 ?菜葉的肉

    #不止是找一份工作,還要從儲蓄、理財投資、找兼職和愛好作為副業等方面長遠規劃自己的賺錢路徑

    @doublez

    理性規劃事業,賺錢和理財,風險控制。

    @left疫

    情結束以后,我一定要找一個正經的工作,然后擁有一份線上兼職。這樣我就不怕長期停工沒有錢。另外,我也想培養一個愛好作為自己的副業,最好是能有多幾個愛好。

    @小儀

    疫情期間真的很少花費,就沒有怎么樣消費了。就沒有怎么樣消費了,反而覺得要學會理想消費,去存錢。

    @菜葉的肉

    活在當下,這是19年的認識,這次疫情讓我正式開始:今年準備從s象限(自我雇傭)過度到b象限(生意擁有者)。

    #少花錢,不是一味斷舍離,而是在自己真正需要的地方花錢

    @left

    以前我還會斷舍離,比如之前斷舍離把口罩送人了。現在覺得,沒有瞎買就不需要斷舍離。然后向寶媽學習,打折什么的,二手群利用起來。

    @阿野

    從消費的類別看,之后會更精打細算地花錢了,不瞎買沒用的。

    #多開源、多動手,少花錢還能多快樂

    @碳酸傾鈉?

    我有一衣柜的格群制服,但我不舍得買,也不缺錢,賣了又要刀所以就留著了。我還有一個尺碼跟我差不多的姐妹,我倆有時候也換著穿穿。

    @阿野

    當你有時間的時候,diy也是一種幸福。我被朋友圈做涼皮的伙伴們折服了。

    02
    經過疫情大家愿意在哪花錢?
    真的會出現”報復性消費“嗎?我們認為,雖然消費者們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會逐漸得到釋放,但是經過疫情期間他們對消費欲望的重新審視,人們會更加理性地對待“消費”,也開始對消費相關的體驗與服務提出了與往日不同的要求。
    在此情況下,年輕人會花錢,但會有方向地進行消費:主要分為線下消費、“剛需式”消費、“未雨綢繆”式消費和“支持式”消費四種方向。

    1)線下消費

    疫情期間,年輕人無法正常出門逛街、下館子、喝奶茶,在家里尋找替代性方案。但奈何條件受限,即使努力復刻燒烤和火鍋,也還是和“記憶中的味道”差一大截;即使“云逛街”也不能比肉身與姐妹一起線下逛街開心。因此,人們期待疫情結束后,可以和親朋好友打卡實體店,在線下店中重新找回熟悉的體驗。
    近期熱映的紀錄片《沸騰吧火鍋》海報

    #吃吃吃 #和人一起吃 #堂食的溫暖

    @xy

    上周正好在外放風,去買面包可惜不允許堂食。但是看到了baker and spice提供堂食和外帶的選項,正好滿足我想要堂食的心愿!于是我進門店點好餐、測量體溫(避免與工作人員的過多接觸)就可以直接入座了。本來想要坐在大長桌,但是對座各一邊的長椅被挪開,也很貼心地照顧到了用餐者在疫情期間需要距離感的需求。雖說沒有特別感受到非常溫暖細致的服務,但是在這個時候能夠提供一些距離和空間感就是大眾所需吧。

    @小儀

    疫情結束后,我要先去大吃一頓。去喜歡的地方打打卡。

    @阿野

    自己在家做了燒烤、火鍋,但是還是感覺燒烤店和火鍋店好吃、過癮。

    @一代小王餃子

    在家一人吃火鍋只感受到了孤獨哈哈哈。

    @阿野

    和男朋友每天為了吃啥規劃一天的生活,一起做飯在柴米油鹽中周旋,看著賣相一般,但菜挺好吃的,還挺開心。

    實際上,疫情從一定程度上提醒了實體門店從業者,需要真正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思考安全、健康、衛生、安心的服務對消費者的重要性,如何結合當下的環境,靈活調整店面、產品等諸多與消費者接觸點緊密相關的細節,為他們帶來溫暖又安心的升級體驗。

    2)“剛需式”消費

    疫情的爆發讓年輕人們重新看待自己賺錢和花錢的思路,也在受限條件下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消費欲望。于是,他們開始弱化“取悅自己型”的消費內容選擇,逐漸轉向理性消費,購物上既不會追求精致與極簡,也不會任由自己非理性“剁手”,而是真正從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出發消費。
    疫情期間,曬自己買食材的年輕人?豆瓣

    #買剛需 #理性生活

    @阿野 @left @EScala

    我覺得過了疫情,我自己會更審視自己的欲望吧……會把錢花在想花和需要花的事上。我現在都是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才花錢買,以前是喜歡就買。我要理性消費,雖然我們都不可能成為絕對的理性人,但是要控制,要有意識地控制自己。

    @left

    以后不常用的不會買很多了,比如口紅、鞋子、衣服、化妝品,還有所謂的漢服小裙子,買一堆沒用,又用不完,現在有的夠穿就好了,我打算穿到壞。但是剛需的東西是沒了真的活不了。

    @doublez

    會理性生活,及時行樂。同時給自己、家人、朋友多一些相處時間,彼此陪伴,去想去的地方旅居、看演出,喝酒,及時行樂!

    面對消費,消費者已經愈發聰明和理性,品牌需要關注消費者在不同情境下的真實需求,在產品設計和傳播溝通中創造消費者在理性消費層面上的需求來打動消費者,或可提供不同的購買方案,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覺知做出合理的購買決策。
    3)“未雨綢繆”式消費
    疫情讓年輕人深刻地認識到個體在面臨風險時的弱小,因此,除了會開始培養“現金流”的意識,也會開始考慮抵抗風險型的消費選擇,為長期的人生規劃做打算。比如提前思考有哪些產品選擇可以幫助他們對抗未知的風險,或是囤貨應急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豆瓣話題#我家的應急物資儲備方案# ?豆瓣

    #保險 #應對風險 #應急物資儲備

    @無憂 @left

    我會報復性消費口罩,等口罩便宜了,我會囤一堆在家。囤口罩!!!以后家里不能少于100個!一少就想補。

    @left @JOJO

    除了會為自己開源,但也要攢錢買房子了,會更加注意爸媽的身體。這次疫情我真的怕了,我覺得我要攢錢買保險了,我會去支持保險行業和自己。真的,房子和保險成為了我的夢想,賺錢,身體要加油!

    @阿野

    會開始關注保險吧,風險來了完全沒準備。以前一聽見保險就覺得是老人家像買保健品和傳銷一樣,后來假期里研究了一下,還是有用的。主要是自己一直都是及時享樂型,現在也要一定及時享樂,但是還是要準備一下。

    由于年輕人的風險意識逐步增強,抵抗風險型的消費選擇或會優先走進年輕消費者的視線,例如醫藥、保健品、保險和理財。與此同時,年輕人對自我人生規劃的目光也放得更加長遠了,他們開始考慮房產、汽車等非消耗型的消費選擇,也會關注教育、運動等行業能為他們的長期規劃做充分的準備。更有許多年輕人在疫情期間認識到“靠別人不如靠自己”,于是品牌在溝通層面如何為消費者多想一步,在“想你所想”之外,也“想你所未想”,也許能為消費者帶來驚喜。

    4)“支持式”消費

    危機之下,年輕人不止看到了個體難以應對風險,也逐步意識到疫情帶給行業和經濟都帶來了打擊,他們也希望為自己有好感的小店、企業助以一臂之力。疫情期間,表現出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與社會責任擔當的行為已經走進了年輕人的視線,他們或會成為年輕人希望支持的品牌,這種想法也可能進而轉化為疫情后的消費。
    聯合年輕人支持線下小店的“小店復興計劃” ?Z:OTEL

    #溫暖回饋 #愛心旅游 #消費助農

    @left

    福州有個以前做尿布的(企業)改做口罩了,然后很多媽媽很有好感,尿布買了一堆。泉州、福州、廈門的一些企業都有改的,泉州的叫做恒安,福州的是爹地。

    @阿野 @doublez

    淘寶吃貨助或者買花助農。這次就在淘寶,買了十個菠和,一箱子芭。除了自己能吃到新鮮水果之外,還能和大家一起幫助農民度過疫情的難過,彼此都能收獲雙倍的快樂!

    @xy

    實這次疫情,我重新認識了日本和日本人民呢。他們自愿支援口罩,在藥妝店面立起“武漢加油”的牌子。春節期間我正好在日本旅游,他們也會及時在藥妝店補給疫情期間的應急物品。當地人會只購買少量口罩,而將大部分貨留給了中國游客。這讓對他們產生了從前未有的好感,之后想會多支持日本旅游業。

    @xy @阿野

    我覺得我會更加支持書店,我覺得他們好難。比如我就支持了1200書店和單向空間發出的請求支援,還準備上淘寶買點單向的東西。

    @doublez @left

    實體行業需要支持呢,太慘了。疫情過后,我出門放飛自我的同時,也會多多在實體店消費吧。實體行業經營實在不易呢。

    @EScala

    我那天看鵝組有人討論,疫情之后會多支持國貨。

    年輕人普遍表現出會愿意花更多錢購買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為更衛生的環境和服務付更高的價錢,或是更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品牌如何發揮所具備的資源與優勢,在推出自己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也關注到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有機地擔當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能更加長效地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感。疫情之下,年輕人互幫互助的意識和行動也相信會給實體行業的恢復帶來信心。
    勺子課堂近期推出了《外賣業績突圍提升營特別版直播課,幫助大家在疫情時期保住營業額!

    ?掃碼立即報名!

    掃碼立即報名

    應對寒冬!
    你不孤單!
    勺子陪你到春天!

    ?安裝勺子課堂APP,系列課程免費學習!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02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29日 00:00
    下一篇 2020年2月29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