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主義就一招,就是砍砍砍,砍菜單,砍多余品牌,砍利潤!”提到巴奴倡導的“產品主義”,不少人都有類似的解讀。而作為一套事關品牌戰略的超強系統,外界對它的解讀難免“盲人摸象”。杜中兵的答案是“產品主義,根在產品,重在主義”,它不僅僅是好產品那么簡單,而是以產品為中心,重構產品與服務、產品與裝修設計、產品與店面體驗等各個運營環節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附加更多的價值和情懷,上升為企業的戰略、團隊的信念,進而形成以產品為根本,統領整個餐飲經營鏈條的生態系統。產品與服務是什么關系?沒有產品哪有服務?大家進入飯店肯定是沖著吃來的,既然沖著吃,那么如何讓消費者吃好就變成了員工的職責和工作任務,這才有了服務。因此,“產品主義”的服務要緊緊圍繞產品展開。只有服務于自己的專業和靈魂,才無須取悅顧客,并能最終打動自己,感動顧客。像梅蘭芳這樣的戲劇大師會在臺上會問觀眾想聽什么嗎?那必定是戲劇大師唱什么,觀眾就聽什么。服務也是一樣,員工要拿出專家的姿態與顧客平等互動,用專家的專業與自信去跟顧客講產品。巴奴員工個個都是毛肚火鍋專家,員工先會吃,吃明白了,會講了,再去服務。品牌的溢價權就來自你的專業。如果你能給顧客提供專家式的服務,即便是不小心踩著了顧客的腳都沒關系,照樣不會有損你專家的身份。老板應該做的就是為員工減輕心理負擔,你自己都不愿意做的事有什么資格讓員工天天做?在巴奴就是,我能干啥員工就干啥,我干不了的員工就可以不干。取悅顧客式的服務一定沒有未來。現在的 90 后一出生就活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的“上三層”,是為自己的精神而生,注重的是相互的尊重、平等與自我價值的實現。當 90 后主宰這個世界的時候,來你的店里吃飯,他還需要員工為他擦鞋嗎,還需要員工為他修指甲嗎?02
產品主義的裝修設計
產品與裝修是什么關系?為什么要裝修?如果顧客不來店里吃飯,那么裝修有用嗎?實際上,裝修的背后還是一個核心,就是要讓顧客完美地體驗產品,這才有了裝修,不然環境設計得再酷炫,也始終少了魂。2014 年以來,高格調裝修在餐飲業流行,但不難發現多數餐廳是胡亂“穿衣打扮”的,要么把自己搞得讓顧客不認識了,要么和別人“撞衫”,市面上流行什么穿什么,最終千店一面,毫無個性。一旦脫離了產品,再好的裝修設計也不能襯托出品牌的魂。餐飲老板一定不要被設計師綁架,自己才是品牌的導演。做店面裝修設計,就是要圍繞產品打造專屬、獨特的符號印記。如果一家店是賣羊肉湯的,卻非要設計成肯德基的樣子,人家還敢來喝湯嗎?品牌屬性在哪里?有人誤認為那叫洋氣,但當實際問問 90 后什么叫洋氣時,他們喜歡的可能恰恰是回歸。我們不能一味模仿西方,只知道學別人的東西,打造的品牌是無力的,假如有一天進入國際市場,又怎么能競爭得過人家呢?裝修設計一定要圍繞產品來進行,是中國的產品,就要用中國的元素,中國有很多傳統元素來表達流行、潮流,與世界品牌競爭就要用民族、本土的文化,打造品牌專屬的個性符號。 03
產品主義的體驗
餐飲行業,體驗為王。只要能把出品的各個環節向消費者展示出來,就是很好的體驗內容也就是“形式就是內容,內容就是形式”。比如一家店是做包子的,那么能不能把和面、拌餡兒、搟皮兒、捏褶子、上籠等做包子的所有環節全程透明地展示出來呢?試想,當顧客親眼看著包子籠揭開,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再咬上一口,在湯汁兒順著包子皮淌下來的一剎那,該是何等的享受?產品與互聯網又是什么關系?今天,大家都在談互聯網思維,未來再談互聯網思維的話就是笑話。為什么?就好比從前習慣騎驢,突然有了公路,想要不走公路都由不得自己,因為已經不可能再設置一條“驢道”。互聯網將會是常態化的存在,成為所有傳統行業的基礎設施,不管我們是否想上網,都會接觸網絡。對于餐飲行業來說,不能拒絕互聯網,必須積極去擁抱。互聯網其實特別簡單,無非就是兩個功能:打通、連接。《產品主義: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真實還原了巴奴的發展路徑,深刻解讀了其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重新詮釋了“以產品為本”這個樸素的道理。
限時團購價只需32.0元/本,快來搶購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勺子課堂,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