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最近看到的關于咖啡行業分析的,都會引用到CBNData發布《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報告顯示:
看完這個數據分析,小編不禁打了個問號,咖啡市場從2015年的700億到2025年的一萬億,規模得增加14倍,這十年平均一年要增長一倍多,這是比13年之前的淘寶還瘋狂的市場。
然而看回去年風頭最火爆的瑞幸咖啡,一年開店2000多家,銷售額預計才8億多,對照上面的萬億規模,似乎還遙不可及。而如果增速真去到那么快,那應該誰開店都賺錢的地步,怎么又會出現連咖啡關店30%~40%的現象?
所以,還請在咖啡行業持幣觀望的創業者,跟小編一起理性地去看待咖啡市場。
1.咖啡在中國還處于培育期
《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中有另一組數據參謀更贊同:從咖啡飲用結構上看,全球范圍內現磨咖啡在咖啡總消費量中的占比超過87%,但在中國,速溶咖啡占據著84%的市場份額,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僅約16%。
雀巢在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拉開了速溶咖啡的序幕,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開啟現磨咖啡市場的培育工作,2018年瑞幸咖啡連咖啡把咖啡拓展到外賣這個場景,然而哪怕如此,咖啡對于中國老百姓還是一個調味品,而不是生活必須品,也因此咖啡在未來依然是一個增量市場,不過也遠沒有瘋狂到一年翻一番的地步。
2.互聯網基礎設施拓展咖啡消費場景
據國家信息中心在京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9)》顯示:
O2O這是中國互聯網原生的模式,既培育了消費者的外賣習慣,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外賣團隊,而這個專業的外賣團隊基本覆蓋了我國從一線大城市到五線小縣城,都能做到半小時左右的送貨上門的效率,放眼全球更是無可匹敵。這個基于互聯網業務衍生的外賣團隊,稱得上是可以媲美5g的互聯網基礎設施。
瑞幸咖啡在18年的迅速崛起,不是因為咖啡好喝,也不是因為比星巴克便宜,而是它利用好了“外賣團隊”這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拓展了外賣咖啡這個消費場景。
3.一線市場是紅海,五線市場是新大陸
小編先給大家看另一組數據,這是某國際快餐連鎖巨頭的在廣東省一線至五線市場部分門店的咖啡銷售數據:
千次率=售賣量/客流量*1000%,千次反饋的是1000個顧客會下單的是多少個。
通過這份數據,我們可以發現,該快餐品牌的咖啡銷售在這五級市場中,呈現出兩頭窄,中間寬的錐形結構。再對比下面這個數據:
數據來源于美團、瑞幸等APP顯示店鋪數
一線市場少,明顯跟一線市場的競爭激烈有關系,儼然一個紅海市場,而到五線縣城市場又呈現下跌,這應該就跟消費習慣有關,因為到了那個級別的市場,奶茶店可以看到通街都是,但是專業的咖啡店卻不見蹤影。
最有趣的是二三四線市場,一個在一線城市沒人喝的咖啡到了這幾個城市卻贏來10倍以上的增長,這樣側面反應了,這些市場的消費者有咖啡的需求,但是缺乏更好的選擇,這是有待開拓的市場。
好了,分析完市場,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2019年咖啡市場留給我們的創業空間在哪里?
1.二三四線城市將會迎來一個咖啡館熱潮
星巴克今年目標是在中國開500家店,瑞幸咖啡則更高調宣布2019年還會再開2500家店,并將在店面數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而隨著一線城市的滿載,星巴克加瑞幸這3000家店將會更多的覆蓋二三四線城市,培育更多的消費者。
而跟隨行業巨頭填補市場空缺,在蛋糕做大后,永遠都會有空間去支撐一家小型的咖啡。
2.從消費者需求點出發,找到新的咖啡形態
我們深度分析咖啡市場,可以發現,現存咖啡行業形態是由三大需求點去組合消費場景:口味、便利、附加值。
根據上表,去分析現在的幾個咖啡頭號玩家:
速溶+隨身+自我需求(提神),就是雀巢、麥斯威爾,
現磨+堂食+社交(線下),就是第三空間:星巴克,costa,漫咖啡,上島咖啡…
現磨+自提外賣+社交(線上),就是瑞幸、連咖啡
現磨+自提+自我需求,就是便利店咖啡:全家湃客咖啡,7-11咖啡等
做市場的常識,首先就是找準細分市場的定位,看星巴克,瑞幸那么強大,也不過是占據了其中一個場景而已,而連咖啡、漫咖啡,上島咖啡的關店潮,也是因為在一個場景里輸給了頭部玩家,但另一個消費場景的雀巢和便利店咖啡卻依然蓬勃發展。
同理,咖啡市場留給后來玩家的機會也許會出現以下幾個新的消費場景:
1.手工+堂食+自我需求=精品咖啡
“只賣48小時內新鮮烘培的有機咖啡豆,超過48小時未使用就必須丟棄”,這是火遍美國的blue bottle coffee對外宣傳的賣點之一。
咖啡在經歷從小眾到大眾的發展中,必然會有一部分對于咖啡口味要求更好的顧客,而“精品咖啡”也真是在這一趨勢下應運而生,2012年成立的seesaw coffee,星巴克去年新開的臻品店,都是咖啡行業投資的一個熱點。
2.現磨+自提+社交(線上)=無人咖啡機
瑞幸咖啡打的是五公里的外賣區域,但它不可能每一棟寫字樓,每一個地鐵口,每一個商城都開店,而過往的自助咖啡機,又缺少社交屬性,更多的是線下賣機器的思維在運營。
如果有一個無人咖啡機,加上互聯網玩法,再利用好現在時下熱門的AI、人臉識別技術等,這個距消費者100米范圍場景就極有可能誕生一個咖啡細分領域的巨頭。
3.現磨+自制+社交(線上)=共享咖啡
試想如有一臺咖啡機,可以免費提供給公司用,員工想喝就掃碼付費,咖啡豆用完了,會自動提示補貨。再加入互聯網社群運營的玩法,一個打進了消費者10米范圍以內的共享咖啡形態就出來了。
小 結
人生算法,是去年很火的一個概念,其實看回咖啡市場,也存在著這樣一個“咖啡算法”:什么樣的口味,出現在消費者哪里,滿足消費者的什么附加需求。
星巴克,瑞幸的成功,不過都是答對了這條咖啡算法,那么在2019年這條“咖啡算法”會產生什么樣精彩的答案,我們拭目以待吧!
餐謀長精彩案例
【點擊關鍵詞查看原創案例】
茅草屋-烤小串品牌升級丨津常聚-牛肉米粉
湘棲小館丨思美思味鮮果茶丨丸來玩趣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丨楚楚小財魚丨酸渡品牌升級
聾奶奶-無聲牛肉米粉丨街度-草原羊肉串
津是凳粉丨恰圓滴恰扁滴丨懷湘樓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餐飲界
作者:kenko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一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