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餐飲老板,沒有一個不是焦急的,今年一開年已經一個季度過去了,每天睜開眼,房租,工資,社保,稅收等成本或多或少該交的還要交,庫存積壓的食材一天天的變質過期損耗……
活下去,成為了今年很多餐飲老板的共同目標。
熬過凜冬等春來
抬眼望去,餐飲業抗“疫”已經47天了,這是餐飲企業改革開放以來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有人說現在餐飲業“復工就死,不開等死”,真的是這樣嗎?
進入3月份開始,各地餐飲復工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有相關數據顯示,全國餐飲商戶復工率已經超過了55%。
世界中餐業聯合會會長楊柳在人民日報采訪中表示:
“飲食是人們的最基本需求,是人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非典、2013年以來餐飲的快速增長,都已經得到充分證明這一點。
疫情過后,我們預計,中國的餐飲消費可能會出現一輪報復性增長,中國餐飲業會繼續快速發展。”
疫情沒完全結束之前,外賣成為很多餐企當下看重的發力點。
餐飲的自救路開始集體向外賣看齊
西貝的賈國龍曾表示,“外賣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但此后外賣業績要比預想的好,目前其近200家門店逐步運營,外賣業績也在提升。
木屋燒烤外賣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0%。負責人表示“外賣是目前唯一的輸血通道,未來一段時間外賣占比會繼續增加,返工潮期間預計能占到70%以上。”
最讓我們注意到的是,這次疫情,讓“火鍋外賣”意外跑紅。
此前,重慶火鍋的35家“零接觸”火鍋外賣,短短幾天時間里,35個火鍋品牌共72家門店外賣火鍋總量就超過了1萬多單,銷售額超過300萬元。
大龍燚面對元宵節爆單,創始人柳鷙表示:單量太大了,上午就爆單了。從董事會到一線員工,有車的都自己開車去送外賣了。
“火鍋一哥”的海底撈也開啟了“安心送”,支持“無接觸配送”。
八合里海記董事長林海平:“靠著外賣維持店里的運轉、堂食逐漸恢復,林海平拍著胸脯說,“(八合里)活下去肯定是沒問題的!”
九毛九品牌太二也上線美團外賣,出乎意料的是太二外賣上線3小時脫銷。
今天的外賣市場基底已經非常成熟。從2019年的各項數據來看,我們已經感覺到“外賣的火山口”還在向外爆發。
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
非常時期,新天力作為食品包裝容器頭部企業,為餐企外賣外送業務保駕護航,自然當仁不讓。
新天力合作伙伴(部分)
新天力是一家定位為“高端食品容器專家”,堅持走差異化產品路線,并一直先人一步引領行業潮流的企業。
1990年,創始人何麟君籌措資金在浙江臺州建立了新天地塑料廠,這是新天力的工廠前身,成為日后集團在全國開疆辟土、摧城拔寨的嶄新起點。
2008年,注資6518萬元的浙江新天力容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新天力走出浙江,在成都成立新天力食品容器有限公司。
而今,新天力集團廣東江門工廠也正式投產。
至此,新天力旗下6大基地、總生產占地面積超26萬平米、年銷近10億的超大型生產基地定型,布點京津冀、華東、華南、西南、輻射中國的“新天力版圖”全面落成。
西貝、豐收日、蜜雪冰城、如意餛飩、COCO都可、大鼓米線、鄉村基、云海肴、望湘園、西部馬華、吉野家、正新、香飄飄、楊國福、真功夫、伊利、蒙牛……許多耳熟能詳的品牌,用的都是他家的產品。
2013年前后餐飲外賣在中國興起之時,新天力跟緊風向,牢牢抓住機遇,全面增開外賣包裝盒業務。
新天力經過大面積的市場調研,發現外賣打包盒存在幾大痛點,包括難蓋難開、密封性差、易碎、易混入碎屑、產品千篇一律等。
針對幾大痛點,新天力根據中國餐飲高溫、多油、多湯等特性,提出全面解決方案,推出“密扣”品牌,讓外賣盒兼具易掀、蓋,密封不灑漏,同時又不易碎裂和外觀精美。
餐時段從上午10點半延續到下午1點半,高度集中。由此興起了一個新名詞,叫“餐企外賣打包員”。外賣最直接的效率提升方式,就是縮短外賣打包所需要的時間。
新天力的產品可以將外賣打包的時間節約15%,且具有防灑漏功能。新天力的產品采用內扣設計,一只手輕輕一壓就扣合完成。
外賣配送小哥穿梭在高密度的寫字樓,快速完成外賣配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些外賣的食品安全如何保障上?
新天力外賣打包盒生產于十萬級無塵凈化車間,高于食品安全等級,接近醫藥等級。使用材料符合國家安全標準。
對于餐企來說,還有三個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提升產品,
二是解決后期物流,
三是做好內部配送方面的物流。
這樣環環緊扣,才能做得更大更強。
30年專注的食品容器專家
新天力抓住風口,乘著實業商海浪潮起伏浮沉,并一干就是30年。
30年的堅守匠心,不僅讓新天力成為了領域內擲地有聲的品牌,還讓創始人何麟君和他的團隊熬走了90年代初期的很多競爭者、拿下了國內食品容器一次性包裝市場的半壁江山。
什么才是好的包裝?這大概是每個餐企、食品工業人和供應商們思考過無數遍的問題。
在新天力營銷總監、打包碗項目“密扣”品牌負責人李晴文看來,“顏值“固然重要,但真正“好的”包裝,應該除了能幫助企業節省人工、節省成本,還能解決食客端使用層面的很多問題,這才是相對合理的標準。
創始人何麟君也認為,“好包裝”應該是可以同時兼顧顧客與品牌,在體驗和效率之間找最佳平衡點。
為此,新天力在近30年的時間里布局了塑杯、打包碗、紙杯和形象杯四大主系列產品。它們像一張網,牢牢圈住了餐飲、食品工業、商超百貨等日常領域的生產生活需求。
同時為了保障產品質量,新天力先后投入德國ILLIG、日本淺野等了國際頂尖熱成型設備,配備20余條生產線,從片材、成型到產品入袋各個環節均通過無菌車間連線作業。穩定、高產能,為食品安全高效護航。
有心人一定不難發現,受多重因素影響,現在市面上大部分商家在使用的、尤其外賣包裝,要么質次價廉品貌堪憂,要么“千人一面”毫無特色。
而“差異化”,一直是新天力秉承的研發原則。
“2010年流行95口徑塑杯的時候,我們開發了89口徑杯。2016年開發香飄飄高阻隔奶茶杯,實現杯裝液態飲品貨架銷售,是國內最早實現技術突破的生產廠家”。
“基于市場對高挺度奶茶杯的需求,我們17年就已經開始開發厚克重奶茶杯。這種杯子的在成型、均勻性和光滑透明度等工藝上的難度特別大,目前已經正式上市,推出市場了。”
“還有我們的打包碗品類,近四年一直在做改進,也是針對性定向開發,打包碗,不僅從外觀及功能性上進行升級,還著重考慮外觀展示美觀度,為客戶更好地呈現菜品效果!”
企業如何做到避免“同質化”,敏銳洞察、差異研發,何麟君認為這兩點最為關鍵。
現下市場,選擇過多部分地區供大于求并不鮮見,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了產品過硬的底氣之后,如保持續達成與更多大客戶、大品牌間的合作,成為擺在新天力營銷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但是大家沒有退縮,卯足了勁頭往前沖”!
“比如我們銷售部的同事,之前洽談上海豐收日的合作。豐收日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企業,當地有70幾家店,非常有名氣。這樣一個客戶,我們的的同事從零開始攻堅,探訪門店、拜訪店長、至與采購取得聯系、嘗試合作、成為重點客戶,一步步走下來非常艱難,非常執著”。
“公司營銷團隊的伙伴,對公司的壯大,尤其打包碗這個新品類短短時間銷額占到餐飲事業部一半的比重,他們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智慧,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李晴文如是評價。
除了一對一服務好客戶,新天力近來在線下營銷方面,也動作頻頻。獨立運作打包碗品牌“密扣”、協辦智慧餐飲創新峰會、聯合智能設備公司發力新零售……
“新零售注定是餐飲業高速發展的催化劑,多元化業態輻射必也將是酒店及餐飲業的未來。”李晴文向今日新餐飲介紹,“加強以咖啡機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合作,為酒店打造無人新零售場景,‘拿了就走’,這與我們一直專注的便捷、高端、安全的產品理念是吻合的”。
一家創建于上世紀末期的實體制造企業,堅守本行近30年,逐步強大、引領行業。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和操守?
小編認為,答案可以是“心無旁騖”。因為匠心產生的能效和力量,往往是驚人的。
君不見,30年多的時間里,新天力注冊資本已達3.2億,生產基地占地總面積超過26萬平方米,前后有5.6億基地建設與設備資金投入,布局于浙江、廣州、成都、天津、等4地的生產基地。集團現擁有員工2000多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近10%。
“還是要歸功于新天力團隊,得益于我們四大事業部牢牢地擰成了一股繩,合力推進品牌建設”。根據新天力方面的介紹,這支年銷近10億元的團隊,主要分為四大事業部。
商超事業部、餐飲事業部、食品工業事業部、國際貿易事業部,各部門重點關注與服務的地區、客戶類型互不重疊、環環緊扣,相輔相成。“我們是一個集團軍在作戰”,談及團隊協作,何麟君臉上有難掩的自豪。
小結
隨著這場戰“疫”好消息不斷,企業單位也陸續復工,工作餐怎么吃是現在大家比較頭疼的問題!
企業單位也會考慮員工用餐問題,所以,當下集體用餐需求大,為了盡量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團餐成為解決大家顧慮的最佳方案;
盒飯、便當從最早泡沫盒發展至今,餐盒已發展到成千上萬種規格、款式,但始終千篇一律,無差異化價值。值此疫情特殊時期,大眾對安全健康更為敏感之際,食品容器專家新天力會是你更值得信賴的選擇。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