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時健走了。 原云南紅塔集團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云南冰糖橙品牌“褚橙”創始人褚時健,2019年3月5日于云南玉溪市病逝,享年91歲。
褚老,作為幾代創業者的一生偶像,馬云、王石等眾多商業大佬均曾稱以褚老為榜樣,甘做褚老學生。
一直以來,覆蓋在褚時健身上的標簽有很多:傳奇、糖王、煙王、爆款之王、階下囚、哀牢山、褚橙、75歲再創業……
他是曾經的喪父少年,晚年喪女的失意老人;是曾經的中共地下黨員,在最好的年齡打入右派,在國企工作17年后淪為階下囚。
但是,他也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煙草企業“紅塔山”的管理者,75歲再創業的勇敢企業家,褚橙商業神話的締造者。
褚時健效力紅塔的18年中,為國家創造的利稅高達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他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他創立冰糖橙品牌“褚橙”,也被外界譽為“中國橙王”。
他的一生數度起落,跌宕起伏。
在時代與命運中的顛沛流離與鋌而走險,讓褚老這一段已經落幕的人生成為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無人忽視的部分。
成長:少年喪父、輟學,糖廠逆襲
1928年1月,褚時健出生在云南玉溪一個小鄉村,從此,他的生活軌跡幾乎就沒有越出過這個小地方。
1943年,15歲的褚時健喪父。輟學、烤酒、種地,和母親撐起了共6個孩子的家庭。
1946年,18歲的褚時健求學卻遭遇戰爭,扛過槍打過仗。
1958年,30歲的褚時健經歷人生第一次跌谷,被打成右派開始農場改造生活。
改造期間,條件異常艱苦,和他同去的縣長、干部不少抑郁成疾,甚至病倒。而褚時健只有一個禮拜的過渡期。他不用那些高深的理論來引導自己,而是用最樸素的道理,他想:我還要生活呢,我要往下活的呀,我不想了。
1963年,35歲的褚時健實現人生第一次巔峰。他接下瀕臨倒閉的戛灑糖廠的重任。當時廠里100多名員工,作為新平縣數一數二的國企,虧得一塌糊涂。
事實證明,褚時健骨子里就是一名企業家。他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注重事情的本質,“我們要掙錢,要生產。怎么掙錢?改造設備,降低成本,怎么樣讓這個甘蔗的含糖率更高”。
那么多任廠長,沒一個人看出來甘蔗是沒有榨透的,只有他發現了。當時熬糖以后有一個老鍋,有很多垢,這個鍋垢這么厚,耗費多少燃料?所以褚時健上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叫大家趕緊把所有的鍋垢砸掉。
在他過去以后,僅一年,糖廠總共盈利28萬元,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糖廠一時名聲大噪,整個新平縣為之歡呼。
“不是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而是我善于學習,從小就這樣。我一直有一種意識,那就是人活著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
——褚時健
煙王:“紅塔帝國”的巔峰與折戟
這些糖廠積累的經驗,在日后幫褚時健成就了“一代中國煙王”的傳奇。
1979年,52歲的褚時健被調職到玉溪卷煙廠(紅塔集團前身)出任廠長一職。這一變動,也徹底改變了褚時健個人和整個家庭的命運。
當時的玉溪卷煙廠表面風光,背后卻是隱憂重重。從財務數字看,玉溪卷煙廠1978年年產量27.5萬箱,利潤9000萬元。但褚時健對它的總結是:員工懶散,原材料缺失,到處漏水。
禇時健重新整頓工廠,落實了責任制,為保證原料品質,直接從煙農手上進貨。到1986年,玉溪卷煙廠推行了“三合一制度”——將煙廠和煙草專賣局、煙草公司合為一體,實現了整個產業鏈的打通。
在不到20年的時間,褚時健達到人生的第二次巔峰,使一個瀕臨倒閉的小卷煙廠成長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現代化煙草企業。
1987年,他領導的玉溪卷煙廠成為中國同行業第一。
1988年,“紅塔山”成為玉溪卷煙廠第一品牌。
1990年,他獲得了全國優秀企業家的稱號。
1994年,褚時健被評為中國十大改革風云人物。
褚時健領導玉溪卷煙廠為國家創造利稅991億,加上紅塔山的品牌價值400多億(其他品牌價值沒有評估),為國家貢獻的利稅至少有1400億。
多年后,在《褚時健傳》的新書發布會上,以“褚時健的粉絲”自居的王石曾談到:褚時健在搞玉溪煙廠的時候在全國是赫赫有名的,國產的云煙在當時價格已經超過了萬寶路等洋煙的價格,當時能做到這一點,還是很揚眉吐氣的。
“我這一生就是要做事,只有做事,日子過得才有一點意義,一旦閑下來,我就更容易得病。”
——褚時健
獲罪:被判無期徒刑
將云南小卷煙廠打造成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煙草帝國的褚時健,人生在1995年迎來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崩塌——源于一封來自河南三門峽對褚時健的貪污舉報信,1996年褚時健的女兒褚映群和老伴馬靜芬已經被關在洛陽監獄。也是這一年,褚映群在獄中自殺。
一代煙草大王,就此謝幕。
1999年1月9日,71歲的褚時健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對于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來說,幾乎已經一眼看到了生命的盡頭。
多年以后,柳傳志在談到此事時表示,褚時健將一個很爛的企業做大做強,非常了不起,后期確實犯了錯誤,但“褚先生就是一個下金蛋的母雞,難道國家不該反思嗎?”
2002年,74歲的褚時健因為嚴重糖尿病,被批準保外就醫。這位當年煙農們心中的財神沒有重返紅塔山,也拒絕了所有國內外煙商的邀請,前往哀牢山隱居。
但他沒有被所有罪名與女兒的離開而擊垮,褚時健仍然在尋找著東山再起的機會。
“一個人,別人非要打倒你,你控制不了,但你自己可以做到不把自己打倒。人活著,打擊是正常的,你自己心里要有譜氣。”
——褚時健
東山再起:“煙王”變“橙王”
“出來”的褚時健與弟弟褚時佐共同開始承包山林種植橙子。在《中國企業家》2005年發表的一篇《尋找褚時健》一文中,褚時健說自己不信命,“我從來不信那個東西。原來我想能活到九十歲,出了那個事(昏迷)就難說了。
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中曾提及《中國企業家》報道的傳聞——在褚時健保外就醫后,“政府給褚時健立了一個賬戶,里面存了幾十萬元錢,作為他看病的費用。沒過多長時間,賬戶里的錢變成了幾百萬,都不知道是誰存進去的。”
2002年,在哀牢山上,75歲高齡的褚時健驚人再創業。辟荒山、種果園,夜以繼日,殫精竭慮,每月下地十幾天,開始種橙子,研究橙子。力求把全憑農家經驗的一門產業改造成工業化發展模式。
那時他身無分文,是新加坡的華人華僑資助了他。
他與妻子一起回到云南玉溪,在玉溪縣的哀牢山承包了900畝山地,開始種植冰糖橙。
2008年,一個叫“褚橙”的橙子品牌開始在云南上市,雖然價格比其它同類冰糖橙最多高出10%,但線上線下經常出現缺貨狀態。
種植褚橙并非褚時健的突發奇想。他的二次創業也經歷了長久的前期調查:市面上的橙子他都買回來品嘗過,無論是美國的“新奇士”橙還是湖南、廣西產的本土橙,都沒有哀牢山的冰糖橙好吃。
人們都知道褚橙的走紅與褚時健本人的光環密不可分,也有人質疑,沒了褚時健的褚橙還能否受到如此追捧?去年新一季褚橙的銷售啟動儀式上,交棒后的褚時健仍然出現在了大會上——盡管他行走已需要人攙扶,還是從頭坐到了尾。
在褚橙銷售啟動儀式上,褚時健直接拋出了一個問題:褚橙賣得好,到底是褚時健的名氣高,還是果子好?
褚時健的妻子、當年86歲的馬靜芬替褚時健回答了問題。“沒有褚時健的名字開始時不會賣得那么快,但是品質不好的話,最多騙3年,第4年就不會有人來買了,”馬靜芬說。
但褚時健的身體狀況一直受到糖尿病的困擾。他最后一次在公開場合出現是2018年9月26日,出席“玉溪”品牌創牌45周年的活動。當時身體已經顯得消瘦不已。
而這一次,這段傳奇人生真的落幕了。
“做一件事,力氣花了,要是馬馬虎虎地做,那力氣也就白花了。認認真真地去做,更劃算。”
——褚時健
傳奇人生落幕
總有人好奇,想知道褚時健做事的原動力。有時,他說是為了不辜負委托者的信任,有時,他說是受不了得過且過的生活,有時,他說自己有一種強人的態度,求勝的心理。
歸根結底,這是對生命的一種熱情。
1943年,父親離開時,褚時健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死亡。也許從那時起,他就通過死亡的大門,窺探到了人生的意義:
“死意味著永遠離開,意味著你本來正在做、應該做的事,以后再也沒辦法做。父親的死讓我第一次感到死的可怕,也覺得活著真的很重要。活著的每一天,把每一件事情做好,盡好自己的責任,就不白白過這一生。”
專注于每件事,全力以赴把事做好,是一個人活過的最美的痕跡。比爾·蓋茨非常贊同教育學家威尼弗雷德·加拉格爾說過的一句話:“我將活出專注的人生,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每個不愿虛度此生的人,都該有的態度。
原創文章,作者:今日新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7857.html